老話常說,患難見真情。
這句話不僅用於愛情婚姻當中,也同樣用於友情當中。
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難免遭遇挫折和坎坷,每個人都沒有辦法獨自生活,總有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
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朋友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我們肯定希望她們過的好,過的幸福。
但人性卻不是非黑即白的,在經歷人生重大變故和失敗的時候,人的想法、思維方式和情緒都會跟著發生難以預測的變化,一點微小的不如意和分歧,可能都會導致友情的破裂。
你所付出的熱情和善意,並不一定收穫對等的感激和回報。
因此,永遠不要幫助一個已經落難的朋友。原因有3個:
你的幫助可能會傷害到朋友的自尊心
《歡樂頌》中,安迪聽說了同在22樓做鄰居的樊勝美家裡出了事,經濟上暫時有困難,心生同情之心,認為自己不能袖手旁觀,決定幫助她。
於是,安迪拿著一沓信封裝上的鈔票,徑直到夜場找到樊勝美,真誠地說:
“我剛聽說你家裡的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但讓安迪意外的是,樊勝美不僅不領情,反而紅著眼睛,氣憤地說:“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我用不著你們管我!”
就像安迪的男友奇點說的:“人在惱羞成怒的時候,總是喜歡遷怒於看破玄機,甚至給她們提供幫助的人。”
心理學上講,人們都會維持自己外在的良好形象,而把內心的不安和悲傷藏起來,都在乎一個“面子”;
人在脆弱、無助、受挫的時候,內心會很敏感,其他人的言辭和舉動,容易被他們“放大”,拿到“顯微鏡”下去解讀,你的誠懇和好心,可能會被誤解,認為你是在“施捨”。
你不忍心朋友落難和受苦,主動提供幫助,卻不知道對方想不想要你的幫助;
你的好意,相當於撕破了對方努力維持的“光鮮”的形象,弄巧成拙,甚至反目成仇。
朋友不希望過多的暴露自己
心理上學講,人們在歸因時,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歸因於自身的問題,一種是歸因於外界環境。
無論是哪種,落難的朋友通常不願意“見人”,因為歸於自身原因會讓他失去信心或者自責;
歸於外界的原因會讓他覺得社會不公平,自己很倒黴。
一個人落難,本身就是一件讓他羞愧、憤怒、懊惱的事,容易產生抑鬱情緒。
這個時候,人的心理是希望能待在一座孤島上,去迴避人群的關注。
任何人遭遇壞事,都必然要經歷很長的創傷復原、重新恢復能量的過程。
也許時間很長,如果你這時幫助朋友,陪她渡過漫長的“站起來”的過程,相當於見證了她所有的狼狽和不堪,脆弱和彷徨,暴躁和頑固。
除非她自己願意,否則你就是在給自己養一個“潛在的敵人”。
因為人在風光和順利的時候喜歡交際和聯絡,覺得“有話可說”。在落魄的時候才希望“藏”好自己,獨自去消化負面情緒。
即便當朋友最後走出了困境,但當她面對你時,就會覺得你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她曾經的“負面形象”,對你甚至會有羞愧和恨意。
她可以去和外人“美化”自己從挫敗到成功的過程,但對你,卻隱瞞不了。
你的幫助不一定起到朋友想要的效果
有時候,我們基於善心給予朋友的幫助,不一定能達到朋友滿意的效果。
比如,我的同學小麗,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她的朋友小吳推薦她到某大型房企做營銷主管;
小麗認真準備後,果斷奔赴新的城市面試,得到了理想的工作崗位。
但“天有不測風雲”,這家房企的某區域營銷總突然換人;
新上任的領導,非要重新面試一下自己的下屬,事態失控,小麗被意外地淘汰了。
新的工作沒了,原來的城市已經離開了,小麗一腔怨氣,對小吳的幫助頗有微詞。
有時候,我們的確付出了誠意和幫助,但如果我們不能百分百確保讓朋友滿意、或者說不能控制事態的結果時,最好還是不要幫助有困難的朋友。
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自己白搭了功夫、受了委屈、傷了和氣、朋友也漸行漸遠了。
寫在最後:
說了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不要貿然去幫助一個已經落難的朋友,而不是對朋友的問題置之不理。
在幫助朋友之前,最好想明白3個問題:
1.這個朋友是你的“一般朋友”還是“真朋友、好朋友”?
2.這個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能理解你對他的幫助嗎?
3.你能幫助這個朋友什麼?能保證真的幫到他,而不會把事情弄糟嗎?
我們在幫人的時候,要看清別人,也要看清自己,量力而行。
總之,人生實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