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體式這一項較難的瑜伽體式有很多好處:讓你從頭上到腳下產生一種巧妙的探索感覺,讓你的生活充滿樂趣與力量;振奮精神和恢復活力,促進迴圈,讓能量流回關鍵器官中;緩解身體對脊柱產生的壓力,減輕雙腳、雙腿和盆骨的腫脹感。
這類體式能對身體的主要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淋巴系統和神經系統產生積極影響。
倒立體式雖好但也充滿挑戰,練習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去做。今天就給大家推薦7個倒立式動作,堅持練習,讓你的身體充滿力量,一直保持活力。
頭倒立式
● 跪姿,前臂撐地平放在墊面上。雙手放在對側的肱三頭肌上,讓兩側手肘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
● 十指交叉,手掌根相互抵在一起。在進入頭倒立式之前,必須讓雙臂之間建立起合適的距離,從而為根基建立一個等邊三角形。身體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手臂上。
● 頭頂觸碰墊面,後腦壓在交叉的雙手上。眼睛看向膝蓋,確保視線與瑜伽墊平行。
● 伸直雙腿,來到改良的下犬式。
● 雙腳向手臂方向移動,直到臀部位於肩膀的正上方。
● 暫停一會兒,讓你的核心找到靜止點。
● 深呼吸,產生流(當你在進入倒立體式時,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暫停點和建立意識的時間點)。
● 膝蓋抵住胸部,腳跟向臀部方向收緊。
● 手臂向下壓。當你感覺準備好時,伸直膝蓋,讓整個身體形成一條垂直的線。
● 產生倒立式的能量。保持10~20次呼吸。
● 慢慢下來,按照步驟倒退回去或者以髖部為軸,讓雙腿落下。進入嬰兒式放鬆。
三點頭倒立式
● 來到桌子式,將頭頂放在雙手前的墊面上,讓頭和雙手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手臂彎曲90度。這時候你應該能看到自己的手指甲。如果看不到,說明你的根基距離過短,應該移動雙手向膝蓋靠近。
● 腳趾抵住墊面,提起髖部,來到下犬式的變式。
● 雙腳朝瑜伽墊前端移動,直到髖部停在肩膀的正上方。在這裡暫停一下,專注於你的呼吸,讓身體的重量在雙手和頭上均勻分佈。(你可能會發現這裡是你的極限,因此需要暫停一下。)
● 將雙膝置於腋窩旁邊,手臂就像是個架子一樣支撐著身體。在這個緊湊的三腳架根基上,雙腳腳跟向臀部方向收緊,將你的力量聚集到中心。(這個姿勢非常適合暫停以保持,因為它能產生力量。)
● 雙腿併攏,膝蓋保持彎曲,將膝蓋向上移至髖部上方,腳跟仍向臀部方向收緊。
● 雙腳向天花板方向延伸。
● 結束體式時,將以上步驟反過來進行即可。然後進入嬰兒室並保持幾次呼吸。
海 豚 式
● 從斜板式開始,降低身體到前臂平板式。雙腳移動至瑜伽墊前端,形成以前臂作為支撐的海豚式。
● 前臂用力下壓瑜伽墊。
● 眼睛看向雙手之間。
孔雀起舞式
● 在離牆30釐米的地方,以前臂作為支撐來到海豚式。
● 眼睛看向雙手中間。雙腳慢慢移動至瑜伽墊前端,直到你的髖部懸在肩部正上方。
● 右腿抬起,來到單腿下犬式變式。(如果到達了極限,在這裡暫停一下,保持這個體式並配合呼吸。
● 呼氣,雙腳抬起。如果你離牆很近,可以把右腳腳跟靠在牆上,左腿抬起緊貼著右腿。
● 雙腳足弓靠近,讓雙腿成為一個整體,腳趾張開。
● 前臂向下壓,腳跟向上延伸。
● 當你覺得身體處於穩定狀態時,慢慢地抬離一隻腳的腳後跟,使其離開牆面,然後另一隻腳接著離開。
● 放下時一次先放下一條腿。然後換另一側重複。
手倒立式
● 雙腳向瑜伽墊前方移動一半的距離,來到窄下犬式。
● 眼睛看向雙手之間,移動肩膀來到手腕正上方,然後將右腿抬高。
● 站立的左腿稍彎曲,徹底地呼氣,以便利用核心的力量使雙腳向上跳。
● 可以將雙腳腳跟都靠在牆上,也可以沒有倚靠地懸在空中。
● 換另一側重複。祝你玩得開心!
蛙 跳 式
● 雙腳向瑜伽墊前端移動一半的距離,來到窄下犬式。
● 雙腳併攏,足弓相接,提起腳跟,膝蓋分開,呈青蛙腿形。
● 雙腳始終保持接觸,啟用從腳到核心的能量線,你在跳躍過程中要用核心力量,並讓身體整合為一個整體。
● 抬高臀部,眼睛看向前方越過手指的位置。
● 呼氣,臀部躍起至肩膀正上方。
● 落下時立刻再次跳起,重複10次。
肩倒立式
● 仰臥,手臂放在身側。
● 呼氣,手臂下壓,膝蓋捲起來到胸前,滾動下半身,肩部撐在墊面上,抬起髖部。兩側肩胛骨慢慢靠近收攏,手放在中背部以幫助支撐髖部。
● 等你感覺準備好以後,將一條腿或者兩條腿伸向天花板。
● 兩條腿都抬起後,雙腿併攏。勾起腳尖,提升腳跟,腳趾張開。
● 眼睛看向上方,頸部保持穩定、靜止以保護頸部。確保腳跟向上提,以避免給頸部帶來太大壓力。
● 結束該體式時,雙臂沿著瑜伽墊兩側平行,為脊柱形成一條通道。可以來到犁式,也可以將膝蓋朝胸部方向彎曲。核心發力,慢慢地降低速度回到瑜伽墊上椎骨逐節下落。結束後保持幾次呼吸,注意倒立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