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最盛大的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即將拉開序幕,作為賽前準備,工作人員正在馬不停蹄地造雪中。
沒錯,北京地區冬季雖然也會下雪,但那麼大的賽事,僅憑自然降雪很難支撐整個比賽正常進行。
放眼全球,只有北歐、我國東北等少數天寒地凍的地區,才會有自然環境造就的天然滑雪場,而其他絕大多數地區的雪場(目前我國有700多座滑雪場,連廣東省都有3座)都需要“自力更生”——靠人工造雪維持滑雪場的正常運營。
滑雪場對雪的需求量可不低,以一座5S級別的商用滑雪場為例,至少需要1.8萬立方米的雪,才能堆滿一條1千米的初級滑雪道。單純依靠北京的自然降雪,顯然難以滿足比賽用雪的需求。
既然要人工造雪,那麼先得搞明白天然的雪是怎麼來的。
雪的形成
雪花的形成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成核”。空氣中存在很多細小的顆粒,如細菌、塵埃等,它們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形成液滴,當溫度達到一定低點時,這些液滴便會結成冰粒,這個冰粒就是雪花的“晶核”。
“晶核”形成後,進入第二步——“生長”,晶核中的每個水分子會和其餘水分子透過氫鍵相連形成晶格結構,當空氣中水汽達到過度飽和,晶體開始生長,形成我們熟悉的雪花。
由於每一片雪花的晶核來源都不同,生長環境也有細微的差異,所以自然條件下,我們很難遇到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自然形成的雪花有著美麗的稜角,對滑雪板來說太過粗糙,會減緩運動員的速度,人造雪更類似雪珠,同時人造雪的密度更大。
因此在相同條件下,同體積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慢。因此即使在一些降雪條件好的地區,有時也會使用人造雪。
冬奧會的雪源
瞭解了自然條件下雪花的形成過程,下面我們就可以想辦法造雪了。想要製造出高質量、大面積的雪花,必須要藉助一種重要的工具——造雪機。
1950年3月,美國人韋恩·皮爾斯(Wayne Pierce)利用一個油漆噴霧壓縮機,噴嘴和一些用來給花木澆水的軟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造雪機,第一片人造雪誕生。
他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嘴或噴槍,在那裡接觸到高壓空氣,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並噴入寒冷的外部空氣中,在落到地面以前這些小水滴凝結成冰晶,這也是槍式(炮筒式)造雪機的祖先。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是也是這種“壓縮空氣型造雪機”,讓過冷水和壓縮空氣混合後噴出,水霧會化成無數小水滴,形成天然的“晶核”。
這個過程,空氣膨脹還會進一步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加速雪花形成的速度。
這種造雪機對溫度的依賴程度較低,但需要空氣足夠乾燥,只要空氣含水量低,即使環境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也可以造雪。
不同的造雪機和造雪環境能夠產出具備不同雪溫、黏度、摩擦力的雪晶,也能造出和天然新雪觸感相同的粉雪,這種雪蓬鬆有彈性,走在上面還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即使運動員不小心摔倒,也不會很疼,自然更不容易受傷。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粉雪對運動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由於雪質太軟,支撐作用較弱,一般人很難在粉雪上滑起來。而且,粉雪喜歡低溫,當滑雪的人過多時,摩擦帶來的熱量會讓粉雪很快融化。
為了讓滑雪愛好者有更好的體驗,也為了雪場的雪不至於消耗太快,大多數滑雪場在造雪之後會都會用壓雪機把雪壓實,這樣滑起來更加“絲滑”,雪也不會融化太快。
1980年2月,第13屆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財大氣粗的美國人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採用了人工造雪機來造雪,冬奧會“靠天吃飯”的困惑得到了根本緩解,人工造雪機也從此進入了冬奧會中。
公平與專業
通常,我們接觸的滑雪場都是供普通滑雪愛好者休閒娛樂的初級雪道,雪的密度在450千克/立方米左右,大約是新雪的三倍,相比之下,用於專業比賽的雪道雪的密度會更高。
國際雪聯要求高山滑雪的雪道表面必須接近於冰面結晶狀態,這是為了保證不同出場順序的運動員都能在相同的雪質下公平競爭,不會受到賽道變化的影響。
為達到這一要求,需要專業人員對賽道的雪進行反覆壓實,還需要每天進行必要維護。
滑雪是一項風險極高的體育運動,運動員在高速俯衝的過程中,時速可達130公里,這個速度在高速上都屬於超速了,可想而知這項運動的難度和風險有多高。
非專業選手在滑雪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防護工作也要做到位,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嘛。
比賽在即,讓我們一起期待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吧。
來源:蝌蚪五線譜
免責宣告:本網站所提供的資訊來源於科普中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及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及促進科學普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或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肖像權、名譽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 系,我們會及時予以刪除。
【來源:科普中國】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