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是今天國人證明自己身份的重要檔案,外出辦事時必須攜帶,否則寸步難行。那古人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呢?古代也有身份證嗎?
古人的確是有“身份證”的,但一般不是每個人都有。在古代,政府官員在執行任務時需要證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古代有“身份證”的大部分都是官員,這種身份證屬於職業身份證明。全民持有身份證的制度,似乎只在戰國時的秦國出現過,其創立者是商鞅。
戰國末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為了有效控制民眾,商鞅發明了一種“照身帖”。據說這種照身帖由一塊光滑打磨的竹板製成,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及籍貫資訊。秦國人必須有照身帖,如若沒有便會被認定是黑戶或者外籍非法逗留人士。商鞅還規定:民眾出行或者投宿旅店時必須攜帶照身帖,否則關口不可放行,旅店老闆亦不得留宿,違者嚴懲。照身帖可視為中國最早的身份證。
商鞅發明了身份證,最後卻因自己的發明“作繭自縛”。商鞅因變法得罪了很多人,在其後臺支持者秦孝公死後,那些憎恨商鞅的人要反攻倒算,商鞅隨即果斷跑路。然而,因為照身帖的問題,商鞅最終跑路失敗。明人餘邵魚的《周朝秘史》對這段故事有詳細記載:鞅走至函關,天色將昏,扮為商旅投宿,店主求照身之帖驗之。鞅曰:“吾無照身帖。”店主曰:“吾邦商君之法,不許收留無帖之徒,如有受者,與無帖之人同斬,決不敢留!”
商鞅之後的歷代王朝,只有政府官員在執行任務時需要證明自己的身份,“身份證”就僅侷限官員階層使用了,畢竟他們才是有身份的人。
隋唐時期,官員的身份證是“魚符”。魚符的製作材料根據官位品級高低而不同,其中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的魚符材質為金,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為銀,六品及以下則為銅。魚符上刻有官員的姓名、任職部門和官位品級。官員在執行公務或出入皇宮時須出示魚符,類似於今天的工作證或通行證。魚符分左右兩半,左符放在皇宮內廷,右符由持有人隨身攜帶,這樣可以驗證魚符的真偽。魚符的使用方法類似於先秦時就已有之的虎符,但二者的作用還是有區別的:虎符是用來調兵的證明,相當於今天的調令;而魚符是官員人人持有,屬於個人的職業身份證明。
今天,如果誰家找了一個有錢有勢的女婿,我們常說這家人釣到了“金龜婿”。“金龜婿”這一說法,就是源於唐朝的魚符制度。武則天之前,唐朝的魚符是鯉魚形的。武則天稱帝后,怕人們看到鯉魚會睹物思人想起“李氏”江山,因為“鯉”和“李”同音,遂將魚符改成了龜形。龜在古代星宿崇拜中代表玄武,和武則天的“武”諧音。這樣,三品以上官員的魚符就變成了“龜符”,於是就有了“金龜婿”的說法。
唐代還將魚符制度推廣到了海外,當時番國使者也都會領到唐朝政府發放的符。這種符以雌雄來分,雄符留在唐朝政府,雌符(有十二塊之多)交給番國來使帶回去。該國再有來使,則以雌雄符相合來證明其真實身份。
到了宋代,魚符制度漸漸被廢除,官員的身份證變成了腰牌。明朝的腰牌也叫“牙牌”。牙牌的材質不再侷限於金屬,還有用象牙、獸骨、木材等材料製作的。明朝的官方牙牌分五種,分別標記為勳、親、文、武、樂。《明史》記載:“牙牌之號五,以察朝參:公、侯、伯曰‘勳’,駙馬都尉曰‘親’,文官曰‘文’,武官曰‘武’,教坊司曰‘樂’。”明朝時,不僅官員持有牙牌,大戶人家的家眷僕從也攜帶腰牌以表明身份。清朝的腰牌不僅要有姓名、工作、官位等基本資訊,還要寫上持有人的面部特徵以防止別人冒用,已經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身份證了。
古代還有一些特殊的身份證,用於特殊職業或臨時事務時使用。比如和尚的戒牒或度牒,用以證明其和尚身份,方便化齋和從事宗教事務。古代的娼妓也有身份證,以證明自己的正規娼妓身份,方便業務開展。前幾年,重慶發現了一枚疑似清代娼妓腰牌的東西,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代商人行商或舉人趕考使用的“路引”等物,屬於一種臨時事務身份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它更像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的介紹信之物。
中國近代意義上的身份證制度,誕生於民國時期的寧夏。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大肆搜捕鎮壓共產黨人,並對所轄人口進行登記甄別。1936年的某一天,馬鴻逵無意中看到了《史記》裡的《商君列傳》,眼睛頓時亮了!受到商鞅照身帖的啟發,馬鴻逵在寧夏開始推行身份證制度。當時的身份證叫作“居民證”,由白布製成,長7釐米,寬3釐米,上面寫著持有人的姓名、年齡、籍貫、職業,以及身高、面貌、手紋箕斗形狀等個人特徵,以這種居民證來甄別“良民”身份。馬鴻逵的發明,也算是“以史為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