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
“中秋”二字,按我國古曆法解釋是: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稱“中秋”。定八月十五為節,就名為“中秋節”或“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圓,月色也最美麗。人們把月圓看作是團圓的象徵,因而也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當人們在中秋之夜賞月時,望著天空中一輪皓月,總會引起無窮的遐想。
“一年明月今宵多”。目睹美妙的月色,歷代詩人曾譜寫過許多動人的篇章。在《詩經》裡,就有一首《月出》的隋詩,每一章頭一句分別以“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來描繪自己在月下遇到一個美麗女子的高興心情;屈原在《九歌》中也曾寫道:“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可見,在古人的筆下,月亮一直就是作為光明、純潔、美好的象徵而出現的。
但是,同是面對一輪觀月,抒發的情懷會因人、因地、因時而不同,即是由人的心境決定的。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充滿了深切懷念的情緒;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則是一幅養尊處優、悠閒恬談的境界;杜南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真切地點出了遊子的情思;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具有哲理的趣味;岳飛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則描繪了一個愛國將領戌馬倥傯的雄姿。
那麼,在浩如煙海的詠月詩詞中,最為人稱道的又該屬於誰?
首先應推漢末軍事家兼詩人瞢操。他寫道:“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對著高空的明月,發出了何時可掇的憂嘆。看來,雄心勃勃的曹操,恐怕是自古以來想摘取月亮的第一人吧?
晚生五百年的李白,在他那支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的神奇筆下,有關月亮的詩十分引人入勝。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使人過目難忘,擊節三嘆;李白似乎和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時,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要超過曹操,去攀登明月了,有時,他又發出無可奈何的感嘆:“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居與誰鄰?”邀請不來,攀登不上,只好望月興嘆了。
宋代的蘇東坡,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的是:“我欲乘風歸去,叉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以科學的眼光想到了月亮上的低溫和寂寞,並懂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而豁達大度地以“千里共嬋娟”來結束整首綺麗的詞章,體現了不為離愁別苦所束縛的樂觀主義精神。
接下來的是明朝,有一個叫楊慎的詩人,作了一首《駐馬聽》,副題是“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全詩淺顯易懂,但讀起來卻別開生面。詩云:
“明月中天,照見長江萬里船。月光如水,江水無波,色與天連。垂楊兩岸淨無煙,沙禽幾聲驚相喚。絲纜停牽,乘風直上銀河畔。”
詩人和朋友相坐在萬里長江的一葉舟中,皓月清波,水天一色,垂楊夾岸,沙禽幾聲,溯江放舟,風帆競發直駛銀河,離月亮很近。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毛澤東同志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氣魄,也留下有關月亮的絕妙好詞。在《蝶戀花・答李淑一》中,毛澤東同志寫“驕楊”“直上重霄九”,飛上了月宮。這時,出於對英雄烈士的熱愛, “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這詩筆是何等超俗不凡!此外,毛澤東同志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還氣勢磅礴地寫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讀來字字有如金石聲,給人以巨大的教育和鼓舞!
月亮與詩離不開,也與音樂有不解之緣。以月為題材的古琴曲《關山月》,廣東音樂《三潭印月》,華彥鈞(瞎子阿炳)創作的《二泉映月》,無一不是圍繞明月,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海民族樂團曾以小型樂隊形式演奏《春江花月夜》,韻味醇厚,音色豐滿,優美動聽,使人仿如置身在夜月的環境中,傾聽那對美好河山讚頌的仙樂,產生無限的暢想。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的作曲家貝多芬,有一次在月夜散步來到鄉間時,聽到幽雅的琴聲傳來,他聞聲尋去,看見一位農家盲女,十分認真地在彈奏著風琴,不由觸發了他的樂思,貝多芬馬上向盲女借用風琴,面對月夜,即興演奏一首,這就是貝多芬創作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最後著名的一首:《月光》。貝多芬從生活中獲得創作靈感的故事被後人傳為美談。
月亮是值得讚美的。人們喜愛月亮、憧憬著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