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北京組工推出“有問有答”專欄,回顧黨的崢嶸歲月,從細節求解百年大黨的“成長密碼”,汲取智慧力量。
幹部隊伍“專業化”是因何而來?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猶如春風吹拂,神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充滿希望地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百業待興,重新奮起,就在黨要進行這一偉大轉折任務時,卻遭遇一個突出困難:經過十年內亂,幹部隊伍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結構不合理,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1979年七八月間,鄧小平到山東、上海、天津視察,走一路講一路,反覆指出: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已經確立了,現在的問題是組織路線問題,是幹部問題,特別是選拔接班人問題,必須選懂行的和比較年輕的。11月,鄧小平在中央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幹部會上又指出:“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路線、方針的人才。”
統計資料直觀地反映了問題的迫切性:1978年,幹部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有18%,初中和初中以下的佔49.5%。1980年,國家機關30多個單位的主要領導人平均年齡是63歲,其中55歲以下的僅佔9%,66歲以上的佔40%。
“現行的組織制度和為數不少的幹部的思想方法,不利於選拔和使用四個現代化所急需的人才。”1980年8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嚴肅指出:“希望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在這個問題上來個大轉變,堅決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礙,打破老框框,勇於改革不合時宜的組織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養、發現和破格使用優秀人才,堅決同一切壓制和摧殘人才的現象作鬥爭。”
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在反覆醞釀、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提出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的方針。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概括為:“要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使我們的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並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幹部制度來加以保證。提出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這三個條件,當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說要以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前提。”
1982年9月,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透過的新黨章,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專門列了“黨的幹部”一章,明確規定“黨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幹部,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並且要求努力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由此,“四化”方針成為新時期黨的幹部工作的基本方針,用以指導各級領導班子和整個幹部隊伍建設。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大力選拔年輕幹部工作與實行老幹部離退休制度同步展開,幹部業務和文化教育工作全面鋪開。
改革的程序鐫刻下難忘的印記。1983年6月,中央作出建設“第三梯隊”的戰略決策;同年8月,中央組織部發出《關於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鍊的通知》;同年10月,中央組織部印發新時期第一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全國幹部培訓規劃要點》。
至1985年年底,全國已有46.9萬名中青年幹部走上縣以上領導崗位。1983年到1990年間,有600萬名左右幹部脫產或在職參加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課程學習。1990年,全國形成了以黨校、幹部院校為主要基地的幹部培訓網路,幹部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上升到32%,初中和初中以下的降到20.4%。
“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偉人的聲音振聾發聵。在改革開放起步的關鍵時刻,黨提出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回答了“選用什麼樣的人、怎樣選人用人”這個根本問題,為培養造就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來源 :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