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阜高營村的40天裡,透過各種方式在瞭解村子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先後翻閱過縣誌,查看了延慶區地名志,又綜合多位村裡老人口述,對這個村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印象。
延慶區地名志記載:阜高營村位於延慶城區偏東南7.2公里,建於媯河南岸,北接沈家營鎮,東臨玉皇山,南接奚官營村,西至楊戶莊村,海拔507米,屬於半山坡地段,轄區面積2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00多人,均為漢族。村民以張、曹、陳、趙、王等多姓氏居多,尤以張姓家族最大。據村民介紹,該村張姓又分為東張、西張兩個家庭脈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大榆樹鎮變化,1949年10月,屬延慶縣二區。1949年12月,屬延慶區一區,1953年5月屬延慶區(一區)楊戶莊鄉。1956年8月,屬大榆樹鄉。1958年8月,屬燈塔(延慶)人民公社大榆樹大隊。1961年7月,屬大榆樹(高廟屯)公社。1983年6月,屬大榆樹鄉。2000年7月後,屬大榆樹鎮。
阜高營村明代建村,因村落最初建於玉皇山西北半坡高臺之上,初名富高營。明代嘉靖年間在此建有屯堡,屯堡門稱“阜門”,故更名為阜高營。七十年代後期,村民逐漸搬遷到山坡沖溝內地勢平緩地帶。村子分為老村和新村兩部分。老村人口居多,因延兩個山體沖溝而建,故老村又分北溝和西溝。
據上了年歲的老人介紹,最初阜高營村有東西城門,有土堡圍建,後來經戰火加之年久失修,城門就毀了。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家逐漸向坡下遷移,為什麼遷到溝裡,村民們也都說不清楚。經過檢視村裡地勢分析,我認為有一種可能,就是坡地上風大,特別是冬天,延慶天氣寒冷,而且阜高營也處於風口之上,加之當時植被較少,取暖條件受限,而沖溝內有溝坎可以遮蔽寒冷的北風,所以老百姓慢慢開始在沖溝內建房。而且目前為止,現存的一些老房子依然背靠沖溝的高土坎,白天採光充足,而且能夠有效遮蔽寒冷的北風。後來,在跟村裡老人聊天得知,原來坡上居住條件差,三五戶人家蝸居一個院落,隨著人口增多,人們開始自建房租,繁衍生息,由於沖溝中地勢平緩適於居住,所以村民逐漸向溝內搬遷。據瞭解現在村裡的平房大多都唐山大地震後所建,如此看來,村子的搬遷跟地震也有一定的聯絡。
老人們說,阜高營風水好,是個長壽村,2021年上半年統計,村裡九十以上高齡老人有7位,八十歲以上老人近30位。村裡還出能人、出財主,也出了一些當官的,據村裡人介紹村裡出了一位將軍,而且在外工作的公職人員也不下二三十位,大大小小的做生意的老闆也有一二十位。
阜高營村確實是一個依山傍水,有公園林地,四通八達,適合生養宜居好地方。村裡民風淳樸,老百姓樸實無華、樂善好施。如今村裡樓房林立,路淨燈明,村民們美麗新農村的美好願景逐漸在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