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在中國發展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唐代的景教,並在明朝中葉以後隨著西方文化的東傳而開始有系統而廣泛的傳播。但因當時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較大差異,以及基督教的一神論信仰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牴觸,相對於中國原生的儒教與道教、以及自印度傳入的佛教,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許多;至清末以降,以天主教和新教為主的基督宗教各宗派才開始在中國大規模的發展。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政府調整了宗教政策,基督宗教才與其他宗教同樣重新開始正常的崇拜與傳播活動,自此基督徒數目增長顯著,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基督宗教信徒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佛教。
歷史
基督教入華的傳說
使徒多馬的傳說:當使徒保羅啟程將福音帶給西方,做“外邦人的使徒”的時候,使徒多馬則向東方進發,將福音帶到中國、印度等地,後於歸途中在東印度殉道。使徒巴多羅買的傳說:一同來東方傳福音的有多馬和巴多羅買二人,多馬去了印度,而巴多羅買則來到中國。初期教會逃難來華的傳說:公元65年,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70年耶路撒冷被毀,四散逃難的基督徒當中,有部份來到東方,僑居中國。以上三種傳說都指同一時期,即公元65-70年,是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的事。這期間的基督徒多為猶太人,福音主要靠口傳,新約聖經尚未誕生,至於舊約聖經被帶來中國的可能性也不大。敍利亞基督教教士的傳說:東漢時代,有敍利亞教士二人,藉學習養蠶治絲,來到中國傳教。三國時代鐵十架的傳說:明朝洪武年間在江西廬陵掘得大鐵十字架,上鑄赤烏年月(即三國孫吳時代,由公元238-250年)。鐵十架上的對聯可解作對基督的頌讚:“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假如鐵十架真是基督教遺物,那麼可以推測基督教在三世紀曾偶傳至中國。
唐朝
基督教傳入中國最早的確切記載是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敘利亞僧人阿羅本到達長安,受到唐太宗的接見,並被官方允許在長安傳教。阿羅本帶來的是基督教的一個當時被西方教會認為是異端的獨特派別,來華後被稱為景教(聶斯托利派)。景教在當時一度有所發展,但是到了會昌5年(845年)唐武宗篤通道教,下旨禁止佛教、祆教(瑣羅亞斯德教)、景教等外來宗教傳播,景教隨著佛教一起備受打擊,至此基督教聶斯托利派(景教)在中國停止了傳播。
元朝與明朝
元朝時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又再次較大規模傳入中國,同時羅馬天主教也開始傳入中國。1289年,方濟各會神父從歐洲來到中國。在北京和泉州等地發展了一批蒙古人和色目人入教。同時聶斯托利派也與羅馬天主教競爭。基督教聶斯托利派當時主要在蒙古人和色目人中廣泛傳播,漢人和南人中信徒不多。而羅馬天主教並未在華站穩腳跟。
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穌會的方濟各·沙勿略神父到達中國廣東的上川島,但得不到進入大陸的許可,帶著遺憾死在了島上。後來澳門的耶穌會神父範禮安認識到在高文化的中國傳教需要改變策略,於是他選擇有學識的傳教士,先在澳門訓練學習漢語北京話,希望傳教時可以得到中國官員的支援。
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耶穌會又派來一位精通天文和數學的利瑪竇,他和羅明堅兩名耶穌會神父是就是這種策略下首兩名獲准在中國長時間逗留的外國教士,於1583年首次進入中國。利瑪竇成功在北京覲見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係,開啟了日後其他傳教士進入中國之門。利瑪竇可以說是基督教在中國傳教的開創者之一。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瑞士耶穌會教士郭居靜來華。
萬曆十三年(1585年)葡萄牙耶穌會教士孟三德來華。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龐迪我來華。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義大利耶穌會教士熊三拔來華。
萬曆四十年(1612年)德意志耶穌會士湯若望到中國傳教。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義大利耶穌會士艾儒略到中國泉州傳教。
天啟二年(1622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費樂德來華。天啟四年(1624年)葡萄牙耶穌會教士伏若望來華。崇禎二年(1629年)葡萄牙耶穌會教士瞿西滿來華。崇禎十年(1637年)義大利耶穌會教士賈宜陸來華。崇禎十六年(1643年)匈牙利耶穌會教士衛匡國來華。
清朝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南懷仁來華傳教。康熙九年(1670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利安定來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法國耶穌會派白晉、洪若瀚來華。雍正五年(1727年),俄國也派東正教徒到中國傳教。1807年,第一位新教傳教士,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來華傳教。1719年-1745年,天主教 Capuchin神父定居拉薩。Francisco Orazio della Penna.Cassian di MacerataPetrus 和Susie Rijnhart,19世紀末20世紀初加拿大傳教士1840年代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開啟國門,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保證基督教在中國大陸的傳教活動亦被列入條約,傳教士在此背景下進入內地傳教,大批傳教士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擴充套件基督教,建立教堂。一些基督教會在中國建立醫院、學校、孤兒院,開展了一些慈善活動,為中國傳播了近現代文明起到積極的作用。
近代
近代主要是英美與瑞典新教組織,和天主教組織來華,他們足跡幾乎全中國,並創辦了眾多大學和醫院,中小學。義和團運動期間,很多教士與華人信眾被殺害。其後卻又有更多人來華,其中有亦有不少冒充教士之名,從事走私,情報等工作,為清末和民國帶來不少混亂。
由於基督教教義強調只能拜上帝,不能崇拜偶像,因此與"祭奠祖先"等很多中國傳統習俗產生了較大牴觸,使得基督教之前在中國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播和發展,直到後來來中國傳教的剛恆毅(1922年-1932年)與雷鳴遠天主教神父向教宗解釋中國人祭祖敬孔禮並不違背教會的信仰,中國人這麼地做是為了向已亡的父母和祖先表達尊敬。教宗碧嶽十二世因而在1939年12月8日刪除了祭祖敬孔的禁令,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中華民國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保障了宗教自由,加上當時很多革命人士以及支援革命的人也是新教徒(例如:孫文、宋教仁、廖德山,以至後期的蔣中正和張學良等),因而在民國初期基督新教的發展比清朝時好。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同年底蔣中正與宋美齡完婚,宋家是基督教家庭,蔣中正也為此受洗為基督徒,也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位正式信奉上帝的領導人,由於國家領導人信奉的關係,基督新教在中華民國的發展變得相對寬鬆順利許多,甚至政府還給予某種程度的支援與鼓勵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因為戰爭,男性大多參軍,外國傳教士被抓進集中營,為了延續教會事工,中華聖公會決定在香港按立一位女性(李添嬡女士)成為牧師,然後派往澳門赴任,成為全世界第一位被按立的女性牧師。中華聖公會的決定引起當時全世界教會的反彈,因為過去女性從來沒有擔任過教會內任何重要職位。在普世聖公宗其他教省要求之下,該位女牧師被逼辭去牧師職位;另一方面,中華聖公會努力斡旋,陳明當時中國形勢的險峻。最後,中華聖公會的決定終於得到普世聖公宗及其他教省的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7月,中國基督教界吳耀宗等人聯名發表“三自宣言”,發起了三自愛國運動,號召教會“自治、自養、自傳”。自治,指教會內部事務獨立於國外宗教團體之外;自養,指教會的經濟事務獨立於政府財政和國外宗教團體之外,但由政府撥付基本工資和費用,亦有教徒捐獻;自傳,指完全由本國教會的傳道人傳教和由本國教會的傳道人負責解釋教義,不準在教堂外傳教。1954年7月,中國基督教第一屆全國會議召開,正式成立了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提出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全國基督徒,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令,堅持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1958年各種不同信仰禮儀背景的教會實行“聯合禮拜”。“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基督教受到嚴重的衝擊,教堂被毀、被侵佔,教徒被迫害,一切宗教活動停止。文革結束後,“撥亂反正”使中國教會又得到復興。
目前全國性的三自愛國組織有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以及中國基督教協會。
現在,在中國大陸各省中,基督教信徒在人口中比重較高的是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河北、上海、江蘇以及雲南等地。其中基督新教在中國大陸大約有2300多萬信徒在向政府登記的宗教場所中聚會,一些信徒自發組織,在一些沒有進行合法登記的場所中進行聚會。在這些沒有登記的宗教場所中聚會的中國基督徒數目不詳,這些教會被稱為“家庭教會”,西方也稱之為“地下教會”。地下教會多在貧富懸殊的地區展開佈道活動。因為該類地區公共設施質量差,且義務教育普及程度低。基督教勸人向善的精神更容易傳播開來。
2010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機構在第三屆當代中國宗教論壇上釋出2010年《宗教白皮書》。書中宣稱“我國現有基督教新教徒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8%,總數估計為2305萬人”。而天主教,官方公佈的信徒數量有600多萬人,但很多信徒並沒參加官方的天主教愛國教會,因此並未統計進來。
自1980年代教會恢復至2012年,基督教全國“兩會”共出版發行《聖經》6217萬冊,每年出版發行350萬冊,是世界上發行《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
各地基督教
港澳地區
因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殖民地背景,當地的基督教發展要比中國內地廣泛得多。不管是基督教發展水平還是教徒在人口中的比例都仍然高於中國內地。
北京
新教傳入北京,始於1861年倫敦會的醫療傳教士雒魏林(William Lockart)。數年之內,英國聖公會、美北長老會、公理會和美以美會等英美差會均在北京得以立足。
北京的基督教在1900年的庚子事變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在20世紀初經歷了較大的發展,成為英美教堂和傳教士集中的城市之一,興辦了燕京大學等眾多的教育、醫療設施;同時,北京也成為新興的華人自立教會(例如史家衚衕基督徒會堂)的重要基地。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由於中國共產黨政府所提倡的三自運動以及對無神論的廣為宣傳,使得基督教在北京的發展幾經波折。現在基督教在北京有逐漸恢復發展,基督徒也逐漸成長,並且在家庭教會中聚會的基督徒人數明顯超過在登記教堂聚會的信徒人數。
上海
位於鬧市區的西藏中路沐恩堂(原名慕爾堂)
新教於1843年,即上海開埠的同一年,由英國倫敦會的傳教士麥都思傳入。此後,來自英美各教派的差會陸續進入上海,其中規模較大的包括美南監理會、美國聖公會、美南浸信會和美北長老會,均在19世紀傳入。它們興建眾多的教育、醫療以及慈善機構,例如聖約翰大學和滬江大學。許多全國性基督教團體機構,都將總部設在上海。在華最大的差會中國內地會雖然在上海並無重要的傳教事業,也將總部設在上海。20世紀上半葉,上海又出現不少華人創立的獨立團體,影響較大的包括地方教會(基督徒聚會處)、伯特利教會以及靈糧堂。目前上海有可統計信徒21萬多人(2011年),開放的基督教堂點164處,其中市區大多為建成多年的老教堂,被列為各級保護文物。上海聖三一堂為中國基督教兩會駐地。
安徽
安徽省的羅馬天主教設有3個教區:天主教蚌埠教區、天主教蕪湖教區和天主教安慶教區,以及1個宗座監牧區:天主教屯溪監牧區。安徽省的天主教在1949年以前大約有5萬多人,目前人數幾乎沒有發展,人數仍然保持在6萬人的規模,而其中還包括了1950年代自江蘇省劃入的碭山縣和蕭縣這2個天主教徒眾多的縣份。主要安徽省的天主教大部分分佈在北部的蚌埠教區。天主教愛國會將3個教區合併為安徽教區,未得到梵蒂岡方面的承認。蕪湖、碭山、安慶等地的天主教堂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新教由中國內地會於1869年首先傳入安徽,此後陸續有其餘8個西方傳教差會來到安徽省,其中絕大多數來自美國,並且以南京為基地發展到安徽。在1920年代以前,安徽省屬於基督教勢力比較薄弱的省份。1920年代和1930 年代,基督教在安徽取得較大發展,1949年,安徽省基督教信徒42625人,其中中國內地會和長老會的信徒超過1萬人,均主要分佈在北部淮河流域。雖然在1950年代教堂從600多處下降到60多處,文革期間又全部關閉,但是自文革後期,安徽的地下基督教活動大規模興起,基督教信徒迅速增加,現在該省的基督徒人數大約有200萬,仍以北部為主。
福建
福州花巷堂(原衛理公會尚友堂)
羅馬天主教自明代傳入福建。主要的傳教修會為西班牙的多明我會。
新教於1842年傳入廈門,數年後建成中國大陸第一座供華人做禮拜的基督教堂新街堂,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現仍在使用,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此後,歸正會、倫敦會和英國長老會進入廈門,而美國公理會差會、美以美會差會和英國聖公會先後傳入[[福州],並分別從廈門傳入福建南部,並從福州傳入福建其他大部分地區,成為福建省的幾大主流教派。20世紀初閩南的三大教派以及閩北的公理會均加入中華基督教會。傳教最為成功者為美以美會(1939年更名衛理公會),總部設於福州倉山天安堂。1949年福建新教徒超過10萬。目前福建省新教徒人數為68萬,其中福州市超過20萬人,而其中福清市約有10萬人。有不少著名的中國教會領袖來自於福建省,例如宋尚節、倪柝聲和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