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蔣介石召集30萬大軍,計劃一舉剿滅所有紅軍。為了將所有共軍一網打盡,蔣介石不惜親自到南昌坐鎮指揮,邀請了一大批美國軍事專家,還專門派出了國軍王牌部隊10萬人。
30萬全副武裝的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眼看蔣介石又搬出了空軍,毛澤東卻很雲淡風輕,絲毫不緊張地研究著戰術。毛澤東笑著告訴其他司令員:“用兵一定要靈活,打得過就衝,打不過就先撤退!”
毛政委說完以後,深吸一口煙,讓身邊的通訊員通知大家,趕緊撤退。毛澤東用兵如神,他深知蔣介石非常看中“一城一地的得失”,此時的撤退正是專門對付蔣介石的戰略手段。八路軍撤退以後,蔣介石果然變得非常趾高氣昂。
此時的老蔣,帶領國民黨大軍一步步佔領了瑞金、富田。而另一旁的毛澤東,也絲毫不把30萬敵人放在眼裡,反而深信,3萬人的紅軍,照樣可以打敗30萬敵人。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時候,毛政委公佈了自己設計的“磨盤”戰術。毛政委主張,先把敵人放進來,然後在叢林中穿插作戰。像磨盤一樣,隨時繞到敵人的背後,對敵人發起攻擊。
毛澤東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因為兩個原因——蔣介石的部隊的確人數眾多,裝備精良,但國民黨大軍對眼下的山地密林並不熟悉。相比之下,紅軍更加熟悉地形,也更能忍受山地艱苦的作戰環境。興高采烈的蔣介石釋出演講,表示共產黨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一個月以內,自己就能全部殲滅共產黨,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殊不知,戰爭的走向已經悄悄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
紅軍先是在深夜,突破了國民黨大軍的封鎖空隙。然後馬不停蹄的行軍三天,進攻敵人的第一支部隊,大獲全勝;然後將士們又戰勝了第二隻隊伍;迅速到達黃陂,把駐守黃陂計程車兵們打的落花流水。此時的國民黨大軍,三戰三敗,變得狼狽不堪。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蔣介石,得知訊息後,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立馬活捉毛澤東!而此時的他,也發現了紅軍的一個弱點,那就是體力不支!紅軍與國民黨多次交手,此時早已身心俱疲,而他們剛剛在黃陂作完戰,此時一定還來不及撤退。
蔣介石一聲令下,各路大軍紛紛朝著黃陂的方向靠攏。密密麻麻的國民大軍,即將趕來,一旦紅軍被包圍,那麼肯定會徹底滅亡。如此危機的時刻,毛澤東並沒有選擇逃亡,而是突然下令“所有人原地不動,睡覺三天”!
敵人的數量高達30萬,我軍人數卻不足3萬,難道毛政委這次真的無計可施,直接選擇放棄反抗了嗎?帶著滿腹疑惑,大家還是選擇了聽從毛澤東。畢竟毛澤東有過多次帶領大家轉敗為勝的經歷,這一次一定也能化險為夷的。
國民黨的30萬大軍來勢洶洶,紅軍卻自信滿滿的原地睡大覺,三天過後,敵人居然真的還在途中。轉危為安後,所有人都很好奇,毛澤東為什麼總能能未卜先知?難道他能掐會算?真的是諸葛亮轉世?其實,毛澤東只不過是更懂得戰略戰術,更加有膽量罷了!
蔣介石眼中的毛澤東,每次都會奉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政策。蔣介石雖然率領30萬的軍隊,但也非常不自信,毛主席下令“原地睡覺三天”,那麼,他一定會安排紅軍找機會逃跑。如果想對紅軍一網打盡,那麼只能讓部隊搜尋式前進,不準急功近利。
邊行進邊搜尋紅軍,國民黨的步伐果然慢了下來,三天的時間,路程只走了一半。而紅軍卻在黃陂,大搖大擺的休息了三天。紅軍轉危為安後,蔣介石萬分懊惱,早知如此,還不如安排30萬大軍直接包圍他們!
紅軍原地休息了三天以後,毛主席再次下令,從敵人的尾巴開始攻擊。而此時的國民黨大軍精疲力盡,即便人數再多,也是不堪一擊。紅軍的同志們精神正佳。很快便殲滅了敵人17個團。3萬多人,蔣介石無奈之下只能撤兵,紅軍轉危為安!
歷史的事實證明,毛主席的軍事才能確實遠在蔣介石之上,除了智力超群外,他的膽識,也是多次轉危為安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