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兩點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深圳總部與媒體連線。確切地說,這是餘承東去年任命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以來,第一次面對媒體。
“我們要把與我們深入合作的車企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兩個多小時的影片連線,餘承東反覆強調這句話。個性鮮明的他,“滔滔不絕”的風格始終沒有改變,“我要先把這個話說出去,讓大家看看我們是不是能兌現。”
整個聯線過程中,餘承東力挺與賽力斯合作的新模式,“華為為什麼會選擇小康深入合作?因為小康賽力斯戰鬥力非常強,有著玩命乾的機制,提升速度很快。”
從生產製造智慧汽車的零部件,到聯手北汽、長安、廣汽打造Huawei Inside的全新商業模式,再到華為利用自己的渠道賣車,華為在汽車領域的佈局逐步深入。華為不造車,華為車BU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智選幫助車企賣車。華為的汽車業務既要做2B,也要做2C。可以看到,華為的汽車夢想不僅僅只是成為“智慧汽車時代的博世”,而是廣納朋友圈,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
2021年12月23日,餘承東高調發布華為深度賦能的高階AITO品牌首款科技豪華智慧電驅SUV——問界M5,華為也從幕後第一次走向臺前。
“華為和賽力斯合作非常深入,AITO問界M5的整車研發、整車製造及工業化生產是賽力斯負責,華為不造車,華為的角色是幫助和助力,在產品造型、內外飾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提供賦能。”餘承東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華為透過賦能車廠,幫助車企造好車這種合作新模式,為那些與我們深入合作的車企提供助力,幫助他們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強、商業最成功的車企。”
華為與賽力斯優勢互補
回顧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汽車製造業取得諸多突破,但掣肘於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汽車智慧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趨勢中,軟體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演算法、作業系統、資料等等是競爭的核心,而智慧化的硬體則是技術發展的基礎。在智慧化硬體和軟體上都擁有足夠的實力與技術積累,是華為能夠快速切入汽車行業的重要原因。
華為多次強調不造車,而是聚焦ICT技術,成為面向智慧網聯的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按照華為的設想,其參與汽車業務的商業模式有兩種:一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以傳統Tier 1、Tier2的身份向整車企業售賣零部件和技術方案;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將華為的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運用到產品上面,與合作伙伴共同定義、聯合開發,打造一個品牌,不過產品定義、技術、部件選擇等均由車廠主導,華為參與不多。
華為方面曾透露Huawei Inside模式只選擇國內三家合作伙伴——北汽、長安和廣汽的原因,“雖然有標準化的通用平臺,但對於每個合作品牌都要有定製化的適配,投入太大,再多就做不過來。”
此外還有一種模式是華為智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華為在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使用者體驗等各個環節參與更多,與車企有更為深入的合作。截至目前,入駐華為智選渠道的是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以及AITO問界M5。
對於外界流傳的“問界M5是華為造的車”、“小康淪為華為代工廠”等言論,餘承東否認道,“目前AITO問界M5的整車研發、整車製造都是小康賽力斯負責,華為在產品造型、內外飾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助力,包括智慧座艙、電機、電控等用的是華為的技術和零部件。”
在餘承東看來,華為與小康優勢互補。小康賽力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擁有較強的整車設計和製造能力,同時在純電驅增程器技術的研發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在重慶的兩江工廠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智慧化工廠;而華為過去十幾年來在終端BG積累了豐富的造型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品牌、渠道、零售、質量管控等能力。
“華為發揮自身在車部件、智慧化、軟體、硬體、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優勢,小康發揮在傳統車身設計、製造,尤其是增程器等方面的優勢。華為透過賦能車廠,幫助車企造好車這種合作新模式,希望幫助與華為深入合作的夥伴,打造成中國盈利能力最好的車企,產品大賣也有利於實現華為車BU零部件業務的商業變現。”
值得一提的是,餘承東也解釋了華為選擇小康賽力斯深入合作的原因。“一方面小康賽力斯的戰鬥力非常強,有玩命幹活、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小康賽力斯也有領先的純電驅增程技術,我們也是出於國內實際用車場景作出的選擇。目前,公共充電網路還不完善,在中小城市純電車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北方冬季純電車的衰減也很厲害。增程的好處,就是能夠發揮出電車的效能,同時又具備油車的好處,是符合國情、符合使用者感受的技術路線。”
被稱為“帶著輪子的智慧終端”以及“智慧出行場景的重要解決方案”的問界M5目前已推出三款車型,其中後驅標準版25萬元,四驅效能版28萬元,四驅旗艦版32萬元。據介紹新車搭載純電驅增程平臺,其1.5T四缸增程器3.0一升油可發3.2度電,滿油滿電情況下車輛可實現WLTC工況續航1000公里以上。前非同步交流電機+後永磁同步電機組成的智慧四驅組合,峰值功率可達365kW,四驅旗艦版可實現百公里加速4.4秒,後驅標準版加速為4.8秒。
根據規劃,自2022年1月20日起,問界M5將陸續在118個城市、500家華為門店開啟預約試駕及預定,今年2月問界M5將陸續開啟交付。此外問界M5純電版本將於秋天推出,AITO品牌的第二款車中大型豪華SUV屆時將正式釋出。
挑戰“百萬臺”
雖然華為宣稱不造車,但已經深度涉足了智慧汽車關鍵領域,比如AR-HUD抬頭顯示技術可在前方7.5米位置呈現70寸大畫幅顯示區域,不影響駕駛員視線的前提下,在下沿區域顯示儀表資訊輔助安全駕駛,還可按需提供貼合路面、覆蓋多車道的AR安全導航資訊,兼具影音娛樂功能;比如利用光技術、無線通訊技術的積累做鐳射雷達,將在ICT領域積累30多年的演算法、晶片、感知等賦能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作為下一個極具前景的智慧終端裝置,有望成為華為尋求多元化發展、開拓新的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在智慧汽車上看到巨大商機的華為,已經把視角從生產放到銷售。華為不僅希望2B,更希望在2C業務上有所斬獲。目前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在國內建立了5000多家零售門店。
“華為為什麼要賣車?”餘承東表示有三點原因:一方面,華為被制裁以後,由於缺乏5G晶片,高階手機的發貨量急劇下跌,賣車可以幫助零售店活下來,幫助零售商掙錢;另一方面,目前零售業態變成了以商場以及線上為中心的零售網路,若車企完全從零開始建設以商場為核心的零售體系,租金費用、人力成本非常昂貴,而藉助華為已有的零售體系和服務網路,可以幫助車廠節省大量鋪設零售渠道網路的費用,也會帶動車BU零部件的大規模銷售,實現雙贏。
此外,幫助車企商業成功也會讓華為智慧出行的生態快速成長,提升其他終端產品的使用者體驗。“比如HarmonyOS智慧座艙,可以實現與手機的聯動,形成強大的生態,在生態體驗上超越對手。在生態發展方面,手機、手錶可以控車,車上的導航、影片電話可以與手機、平板無縫銜接,賬號和體驗打通,可以說這是華為生態的巨大優勢。”
行至當下,“賣車”已經成為餘承東全力以赴的事情。在他看來,憑藉問界M5增程版、問界M5純電版以及年內釋出的中大型SUV三款車型,依託華為強大的渠道零售能力,“我們計劃到今年年底先用一千家店來賣車,假設每個店每個月可以賣30臺,月銷量便能夠達到3萬臺,今年華為將挑戰30萬臺的銷售目標,這樣合作車企一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和華為深入合作的夥伴,打造成中國盈利能力最好的車企。”
餘承東也表示,目前華為品牌營銷能力、零售渠道能力、產品競爭力等可以支撐起30萬臺的銷售目標,但考慮到產品剛剛爬坡,供應鏈存在巨大風險,行業缺貨嚴重等問題不容小覷,30萬臺仍存在不小挑戰。“不過我們團隊敢於挑戰,爭取完成。我們的團隊有信心明年能夠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挑戰百萬臺銷量。”
“定位決定地位,眼界決定境界。如果華為追求二流的水平,可能連三流、四流都做不到。如果追求第一,遲早變成第一,這是我屢試不爽的理念,也是我們團隊一直以來的工作風格。在這個領域,我們敢於創新,敢於追求,敢於技術投入。”餘承東最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