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都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中秋歷史,淵源久遠,從唐朝始,賞月就已經成為民間普遍的習俗,除了史料《開元天寶遺事》有“玄宗八月十五日夜於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的記載外,現今留存的大量古詩詞便是充分佐證。特別是宋代之後,有關中秋節的文字記載就更為豐富多樣了。
南宋吳自牧有篇《夢梁錄》,即使今日讀來仍生動有趣:“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除賞月之外,中秋節還流行吃月餅的習俗。宋蘇軾有首《月餅》詩作寫得非常生動: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為此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亮寄託深情,月餅之圓很好的寓意了其中深刻道理。
千百年來,古文人留在中秋時節裡的詩詞裡浩若滄海,這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寶貴的財富。
唐詩人王健有首《十五夜望月》,在詠秋古詩詞中較有代表性——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此詩表面上看是寫賞月風情,實際卻是含蓄了表達人物情態,作者從個人望月聯想到天下人望月,昇華致遠,意境加深,堪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上乘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其間起句“海上生明月”可謂千古佳句,用“天涯共此時”由景入情,轉入懷遠,與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此奇妙的構思,只有經歷深摯情感者才會有此切身體會。
唐詩人劉禹錫享有“詩豪”之稱,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婉約多情,清麗柔美。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此詩手法形象逼真,以中秋的月光如水,浣洗塵世浮華,點出主題,鮮明透徹,萬景澄明,一派開闊,可謂神來之筆,由天上聯想到人間,對比之中,心生感慨。
宋蘇軾的《水調歌頭》,似乎可以成為我國古詩詞裡中秋主題的代言之作,這其實也是他顛沛流離一生的最真實寫照,滲透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作通篇以中秋望月懷人,充分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然後反襯自己,遣世情緒和往昔神話融合一體,貫穿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難得作品。
清詞人納蘭性德有首《琵琶仙·中秋》,讀來聲淚俱下,情致極限。作者舉頭望月,仰天長問: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這雲間的月亮,為何卻有時圓有時缺?
月亮象徵著幸福美滿,而對己而言卻太遙遠。今夜秋風送爽,桂樹下是一縷清香,月光迷人朦朧,此良辰美景卻與之無關,孤身一人,憂愁傷痛,卻要面對一輪圓月。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中秋古詩詞所代表的文化現象,是我國古典文學藝術領域的非凡成就,其中不乏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融合的絕妙之作,構思奇拔,畦徑獨闢,舉世公認,經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