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並開赴前線抗日。後來的十大元帥在當時都擔任了重要職務,他們當中朱老總基本上是在延安協助毛主席指揮全域性;彭老總作為八路軍副總司令直接指揮的戰鬥也不是很多(當然百團大戰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林總在平型關戰役結束後不久就被閻錫山計程車兵誤傷,很快就去蘇聯醫治了,直到抗戰末期才回國。那麼剩下的7位元帥當中,誰的抗日戰功最大呢?個人認為,非劉帥莫屬。
首先,劉帥抗戰時期打得大仗最多。129師完成改編的時候,全師下轄385旅、386旅及教導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總兵力13000餘人。其中385旅旅部和770團留在陝甘寧保衛邊區,實際開赴山西前線的兵力僅有9000餘人。但就是這9000餘人,在劉帥的指揮下,先後在陽明堡、神頭嶺、七亙村、響堂鋪和長樂村五戰五捷,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其次,抗戰期間129師的戰果最大。夜襲陽明堡,炸燬敵機24架;七亙村伏擊戰殲滅日軍400餘人,我軍僅傷亡30餘人;神頭嶺伏擊戰斃傷日軍1500餘人,我軍傷亡240餘人;響堂鋪伏擊戰消滅日軍400多人,擊毀汽車181輛,我軍傷亡317人;長樂村戰鬥殲滅日軍2200多人。抗戰期間,在劉帥的指揮下,129師共殲滅日偽軍42萬多人,這一戰果比115師和120師加起來還要大(115師抗戰期間殲滅日偽軍18萬人;120師殲滅日偽軍12萬人)。
第三,抗戰期間,129師影響最大。夜襲陽明堡,炸燬24架敵機,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例,老蔣都發電嘉獎;七亙村戰鬥,違反常規,兩次在同一地點伏擊日軍,用兵之奇,令人歎服;神頭嶺戰鬥,劉帥親自檢視地形,在日軍的眼皮底下打伏擊,戰果比平型關還大。日媒驚呼“由中國人稱為神機軍師劉伯承指揮的這場伏擊戰,是八路一流的游擊戰術”。
第四,抗戰期間,劉帥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思想“敵進我進”。由於多次在戰場上重創敵人,日寇把129師視為心腹大患,多次出動重兵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進行報復性“掃蕩”。如何粉碎敵人的“掃蕩”呢?劉帥認為既不能和敵人硬拼,也不能在根據地內一退再退,而是以主力轉到外線擊敵側背,打敵人的基地和交通補給線,迫使敵人回援和撤退。劉帥還形象地把這種戰術稱為“打敵人的屁股”。
實際上,“敵進我進”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做法。因為這和教員在井岡山時期提出的“敵進我退”是相反的。從1943年開始,華北和華中各抗日根據地普遍運用“敵進我進”的方針開展鬥爭,既粉碎了敵人的“蠶食”和“掃蕩”,還使部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後來劉帥回到延安見到教員,教員對他說:“你們這個‘敵進我進’搞得好!抗擊了敵人,壯大了我們。”
抗戰期間,在劉帥的指揮下,129師先後開創了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消滅日偽軍42萬多人。主力也由出征時的9000餘人發展到30多萬人,此外還有70萬地方部隊,劉帥在抗戰時期的功績由此可見一斑。最後我們引用陳老總對劉帥的評價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論兵新孫吳,守土古範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