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高昂的軍費開支位列全球第一,卻依舊害怕中俄聯手反制,美國患上“火力不足焦慮症”,這是為何?近日,美軍披露了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艦載彈道導彈部署方案,難道要用600枚高超音速導彈與解放軍玩對狙嗎?
美國明明在軍事領域的投入最多,但卻似乎依舊不足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訊息披露,五角大樓官員表示,鑑於中國發展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已經趨於成熟,同時中俄都具備使用超遠端反艦導彈、遠端防空導彈組成陣列,對1600公里以外的航母艦載機進行火力攻擊、攔截的能力。這迫使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得不加速提升自己的遠端攻擊作戰能力。
事實上,美軍最忌憚的當屬中國的東風系列導彈了。美智庫此前就曾提出這樣的擔憂,害怕中國的導彈威懾力量令美軍航母無法獲得進入東亞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入場券。因為,在美國智庫看來,即使美國在日本和韓國部署的軍事力量,也不足以保障美軍挺進東亞地區的作戰安全。
那麼有什麼作戰策略能夠破除美國的“火力不足焦慮症”呢?美海軍陸戰隊想到把暗鷹型高超音速導彈發射車直接開上貨輪甲板。而一個暗鷹高超音速導彈可以下設4部發射裝置,每部裝置可搭載2枚導彈。這樣一來,導彈的打擊速度能夠達到八倍音速,射程則可覆蓋3000-4000公里的範圍。同時,導彈發射車可以靈活轉運到其他貨輪,也就是說美國海軍陸戰隊這樣的作戰部署不僅大大提高了導彈發射的機動性,還加快了彈藥補給的效率。
不過,美智庫表示,在此作戰構想下,中俄都具備發射幾百枚導彈的作戰能力,一旦美軍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被炮火侵沒,美軍派出多少海軍陸戰隊進行機動式導彈部署都將無濟於事了。
儘管如此,美軍依舊認為抵禦中國的進攻性防空力量的最有效作戰路徑便是進行導彈攻防戰。這就要求美國需要整合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力量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對華構造“火力圍堵圈”。不過,雖然美軍的巡航導彈具備打擊精度高、實施聯合飽和式攻擊表現優秀等優勢,但也存在火力相對較弱、發射速度較慢等顯著短板。而彈道導彈無論在飛行速度還是打擊射程上的表現都優於美國現役的巡航導彈。
所以美軍認為如果要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威懾,美國就有必要在第一島鏈部署射程1000公里,在第二島鏈部署射程20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而如果要應對臺海的“突發狀況”,美軍認為至少要部署600枚戰術彈道導彈才具備基本的火力“威懾中俄”。
其實,美國投入的軍費開支達到了俄羅斯的十倍、中國的近3倍之多,依舊陷入軍事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國防戰略已經走偏了。美國的軍事部署一昧被美國政治體制和地緣博弈所捆綁,只會讓“新冷戰”格局再現,並不能讓美國重新奪得優勢。若想務實地應對所謂“中俄威脅”,美國則應依靠外交手段和剋制性的軍事防禦姿態來解決,而不是極端的備戰與軍備競賽姿態展開軍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