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將軍是參謀長出身,戰爭年代協助彭雪楓、張愛萍、粟裕等首長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當過總參作戰部長、軍事學院院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副總參謀長、國防大學校長、軍委副主席等職。
從擔任的職務上看,張震可謂是一個多面手將軍,能做參謀工作,能搞後勤工作,更能幹軍事教育,以及軍隊發展戰略工作。
可是在他擔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時,有人對他回到部隊工作,持有不同意見。
1967年,身為南京軍事學院院長的張震受到衝擊靠邊站,到1969年底被下放到武漢工廠勞動。幾個月後,他的境遇大大改善,被任命為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當時軍區副司令員有12位,每人的分工不同。因張震沒有得到完全平反,被安排負責葛洲壩水利工程。他的副司令員只是掛名而已,實際工作在葛洲壩工程指揮。
1972年初,武漢軍區重新分工,讓張震負責軍區訓練工作。一直負責葛洲壩工作的他,交接完工作後,返回武漢。
到達武昌後,他在招待所住下,沒有找他談話。他主動約見軍區領導,也沒能如願。為此,張震很納悶,心裡琢磨著或許發生什麼事情了,但又猜不到。
過了一段時間,他才得知,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和政委王六生對於他要不要回軍隊,產生分歧。其中一位領導不希望他回到軍區工作,想改變黨委集體的決定。在召開會議時,發生爭執,這才把張震給晾在一邊。
對於誰不希望他到軍區工作,答案應該是明確的,曾思玉與張震是老相識,都是軍事出身的將領,對於張震的能力,曾思玉是十分清楚明瞭的。把張震放在軍區負責訓練工作,是對他人盡其才的認可。
至於王六生,他剛剛接替劉豐的職務,之前一直在南京軍區擔任副政委。作為一個政工幹部,他對政治的敏感度要高於軍事將領,或許認為張震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落實,不回軍區為好。
對於張震調軍區分管訓練工作,是黨委會集體表決透過的,所以要想改變,就要在會上再次做決定。這就造成出現分歧的狀況。
為避免兩位軍區一把手為難,他寫信給葉帥,請求學習半年時間。兩個月後,他依然負責軍區訓練工作。不同的是,新調來的副司令員張顯揚、吳瑞山與他們一起分管。
張震在武漢軍區工作5年,直到1975年後調任到總後勤部、總參謀部、國防大學等單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