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過去數十年,一直都嚴重依賴美國晶片製造技術的中國,現在不但已經成為全球電子裝置工廠的集中地,還正著重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照此發展下去,假以時日必定會成為一個更大的國際半導體市場。對霸權成癮的美國來講,這自然是非常嚴重的威脅。
近期,為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的機會,美國商務部正積極響應白宮號召,設法“說服”日韓等盟友,聯手就半導體裝置某些部分實施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對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發起更嚴厲的制裁。但亂舞“制裁大棒”是要付出代價的!
目前,包含蘋果公司在內的全球眾多企業都在因“半導體元件短缺,無法生產足夠的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而發愁,預估僅汽車行業的損失就已超過2億美元。所以,美國的莫名之舉到最後噁心的只有自己。畢竟,中國的發展一向靠的都是實力!
中芯國際,作為一家中國本土晶片企業,雖然成立時間比臺積電晚了13年,但它的發展歷程卻彰顯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巨大的潛力。自建立至今,中芯國際已憑藉自身實力,成為中國大陸技術水準最高、規模最大、名列全球第4的晶片代工企業。
據中芯國際2021年11月公開財務報告顯示:生產連續性基本穩定,全年收入增長目標上調至39%。(中芯國際2020 年,多項財務指標創歷史新高:全年營收合計 274.7 億元,同比增長24.8%)為佔據國內外更大的市場,中芯國際決定,投入大量資金來擴產28奈米等一系列成熟工業晶片生產線。
回望過去,中芯國際始終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2018年時,中芯國際的“工藝製造水平”還停留在28奈米階段,但到2021年就已經開始向7奈米進發(中芯國際採用“流片曝光”技術,第N加一代技術,成功實現晶片7奈米精度),相比當初的臺積電這個速度可要快得多。
2021年3月17日,中芯國際和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此項合作的達成不僅擴大了中芯國際的產業規模,也充分表明其技術水平得到了政府官方的認可。
如今,不論是從政策環境還是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或規模來看,中芯國際都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超越臺積電指日可待。更振奮人心的是,隨著微型電子器件設計行業戰略地位的突顯,國內相關設計企業數量正逐年增多,行業發展速度之快叫西方咋舌。
立志成為優質、創新、值得信賴的,國際一流積體電路製造企業的中芯國際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皆設有營銷辦事處,可提供完善的客戶服務,同時在香港也設立有代表處。
華為事件發生後,中芯國際就明確意識到了自主研發的重要性,開始未雨綢繆,透過積極強化自主研發創新力度,不斷吸引高精尖技術人才和擴建生產工廠等一系列舉措,來提升整體規模,增強國際話語權。
如今,不論是從政策環境還是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或規模來看,中芯國際都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超越臺積電指日可待。更振奮人心的是,隨著微型電子器件設計行業戰略地位的突顯,國內相關設計企業數量正逐年增多,行業發展速度之快叫西方咋舌。
據CSIA(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顯示:2021年1-10月中國積體電路產量累計高達2975.42億塊,同去年相比增長40.2%;2021年1-9月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總銷售額實現6858.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1%。其中,設計業銷售額3111億元,同比增長18.1%。由此可見,中國以及中國芯的發展勢不可擋!
以及中國芯的發展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