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徐海知)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近日在參加新華網第十二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時認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和邦交正常化50週年的到來,中日關係迎來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契機。但當下日本戰略主體意識增強,積極加入大國博弈,中日關係複雜嚴峻,將處於“干擾長期化、波動常態化”的局面,需謹慎應對。
1月6日,新華網第十二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辦。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在進行主旨演講。新華網 劉廈 攝
楊伯江認為,展望2022年的中日關係,一是今年1月1日RCEP已經生效,二是9月29日中日將迎來邦交正常化50週年。從多雙邊、區域角度來看,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確實面臨著重要的契機。但同時,在戰略、安全領域,中日關係更面臨障礙和挑戰,應該說形勢是複雜的,甚至是嚴峻的。
一是日本戰略主體意識上升,地緣政治思維復活,軍事要素作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路徑選擇凸顯。日本積極加入大國戰略博弈,加強各種雙多邊安全合作,明顯帶有對華牽制意味,對臺海問題的關注與介入也在增加。日本戰略主體意識上升會造成多方面複雜影響,但就當下、就中期而言,它對中日關係的衝擊無疑大於對日美關係的挑戰。
二是日本國內政治因素。國內政治歷來對中日關係有著直接的影響。今年7月,日本將面臨參議院選舉,從現在到7月底,日本將進入又一輪“政治季節”,所以,未來半年,中日關係尤需密切關注、謹慎應對。
在楊伯江看來,從日本戰略主體意識上升、強化介入臺海問題上可以看出,日本的動機是多元多樣的,不僅僅是追隨美國那麼簡單。目前有三個非常清楚的趨勢:一是日本正將介入中國臺灣地區與牽制中國整體發展相結合;二是將臺海問題與中日東海、釣魚島爭端乃至“琉球(沖繩)問題”整體研判籌劃,推動“三海聯動”;三是將自身的國家戰略轉型、地緣政治目標與追隨美國、“借船出海”的國際戰略相結合,將日美同盟作為戰略性工具使用的趨向越來越明顯。
楊伯江說,剛剛生效的RCEP,日本國會批准得非常痛快,因為RCEP對於日本未來發展來說非常重要。RCEP對日本意味著GDP有望增長2.7%,並創造57萬個直接就業崗位。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日本把自己未來發展前途與亞洲、東亞捆綁在了一起,也和中國捆綁在了一起。由此觀之,日本的一個基本取向是要掛靠中美兩邊,而不是明確“選邊”、讓自己在戰略上進退失據。
對於日本民眾對華好感度持續走低這一問題,楊伯江表示,我們在誠懇溝通、積極做工作的同時也應看到,有些問題是在目前中國這個發展階段、中國與美日同盟這個戰略相持期所必然出現和必須經歷的。有些所謂“民意”並不一定是民意的真實投射,因而是無法扭轉或消除的,正所謂“你叫不醒一個故意裝睡的人”。所以我們既要主動消除誤解,也要堅持既定方針,保持戰略自信心與戰略堅韌性。
楊伯江認為,中日關係將處於“干擾長期化、波動常態化”、“合作競爭並存、寓競爭於合作”的局面,中國從心態到政策,從戰略到策略,都要適應這一“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