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科學者科林·托馬斯說過:“甲狀腺全切手術雖然是安全的手術,但並不代表所有的甲狀腺癌患者都需要進行全切 ......”
然而現狀卻是,患者一旦被確診甲狀腺癌,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甲狀腺全切,好像沒有絲毫迴轉的餘地。
不僅如此,網上自媒體發達,鋪天蓋地的資訊也在宣傳甲狀腺全切術的好處,看似貼心地給你指路哪家醫院、哪位醫生手術做的精湛,卻對甲狀腺全切術的弊端、切除後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閃爍其詞。
患者稀裡糊塗做了全切手術,後悔也為時已晚。
以我個人經驗來看 ,甲狀腺儘量不要全切,哪怕只能保留一小部分也行。
多髮結節需要雙側病理證實,不能單憑感覺斷定,不一定必須進行全切手術;頸部淋巴轉移也不一定是全甲切除的手術指徵。
話說回來,哪些人必須要接受甲狀腺全切手術呢?
以常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為例,如果患者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發病範圍比較廣泛,且腫瘤的體積較大,並突破了甲狀腺包膜,伴有中央區以及頸側區的淋巴結轉移,這種情況是需要進行全切手術的。
但是,有些甲狀腺癌患者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可醫生還是建議進行甲狀腺全切。
這裡有個案例:32歲的小張,很早之前體檢發現甲狀腺長了兩個結節,一個3mm,一個2.5mm,當時沒有理會,年中做彩超複查結果是4類a,穿刺結果都是異性增生上皮細胞考慮乳頭狀癌,做了增強ct未見到明顯淋巴轉移,主刀醫生建議她進行甲狀腺全切。
小張很是糾結,不知道該不該進行全切,因此她跑了多家醫院,又多見了幾位大夫。
其中,有三位醫生建議她全切,說早期做全切,治癒的可能性比較大,極大減少復發和轉移的機率。
只有一位醫生,對小張說:“甲狀腺結節4a級,惡性可能是10%,全切後患者幾乎不會再分泌甲狀腺素及甲狀腺旁腺素,人沒了甲狀腺,身體肯定會有許多不適。術後也要進行同位素碘131放射治療,這麼年輕,就全切的話,以後要吃一輩子藥了。”他建議小張半切,或者射頻消融,進行區域性治療。
像小張這樣的情況,明明有代替全切的治療方式,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醫生主張全切呢?
1、全切避免殘留甲狀腺復發?
全切確實會徹底治癒,但是甲狀腺部分切除一定會有殘留復發嗎?
復發機率其實是很低的,提前摸清楚甲狀腺癌的“脾氣”的話,就會知道甲狀腺癌85%是乳頭狀癌,其中90%又是發展緩慢、危害較小的一類腫瘤。
我們如果在治療前進行全方位檢查,仔細判斷,手術中謹慎、準確地切除腫瘤,將其複發率降低到最低也不是沒有可能,許多患者甚至還能避免終身服藥。
2、成年人留著甲狀腺也沒什麼用?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甲狀腺腺主要分泌甲狀腺激素,它在人體生長髮育過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使到了成年之後,它也幫助著人體完成新陳代謝。人體各組織器官都需要甲狀腺激素。並且,甲狀腺濾泡外還有一種分散細胞,名叫甲狀腺濾泡旁細胞,主要分泌降鈣素,能夠降低血鈣和血磷,促進骨骼發育、保護骨骼。如果沒了甲狀腺,失去了降鈣素,會加重骨質疏鬆,苦不堪言。
沒了甲狀腺,也會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其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均有影響。
3、全切後,服用甲狀腺素藥物就行了?
首先,外源性甲狀腺素藥物是不可能做到代替甲狀腺素全部功能的。
另外,如果長期甚至一輩子都要服用優甲樂一類的藥物,患者真的會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嗎?這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甲狀腺激素抑制療法帶來的副作用不可忽視。
例如:長期大量服用優甲樂後,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如果該患者還有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心臟病的時候,造成的危害是很可怕的;
優甲樂也會降低降糖藥的效果,對糖尿病患者並不友好;
甲狀腺素藥物會提升抗凝藥的藥效,引發出血。患者如有房顫、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需要經常服用抗凝藥的話,兩者同服,是很容易引發出血問題的。
所以說,醫生主張全切,其實也跟醫生的個人經驗判斷、以及技術信心有關。
全甲狀腺切除這樣的“一刀切”方法確實挺“省勁”,但是,全甲狀腺癌切除是有可能造成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併發症的,這些有害事項,身為醫者在術前不能對患者閉口不談。
最後,希望各位朋友在詳細瞭解病情,綜合考慮自身條件之後,謹慎選擇治療方式,全切或次全切,手術治療或保守治療。
關注我@內分泌科杜主任,健康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