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說“我得了胃腸型感冒,又是發熱,又是拉肚子”,其實“胃腸型感冒”並不是規範的醫學用語,所謂的“胃腸型感冒”多數情況下是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不僅有一般感冒的頭暈、乏力、發熱、四肢痠痛等一般症狀,還有胃腸道方面的症狀,如水樣腹瀉,可伴有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會導致機體脫水、體內電解質紊亂。
成人、兒童都會受到病毒性腸炎的困擾,但嬰幼兒尤其容易受其危害。導致病毒性胃腸炎的最常見的病毒為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柯薩奇病毒。
病毒性腸胃炎的特點
根據以往的統計,病毒性腸炎一年四季均有發病,由於這些腸道病毒不畏低溫,在室內人群聚集的秋冬季反而高發。
病毒性腸炎一般散發,但也容易出現暴發性流行。引起病毒性腸炎的病毒,如柯薩奇病毒或諾如病毒可透過嘔吐、排洩等方式大量排出病毒,病毒附著於氣溶膠顆粒後,被密切接觸者吸入或攝入,就會引起疾病的傳播。
在封閉的環境中,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在學校,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員若患上病毒性胃腸炎,其自身攜帶病毒,當他們接觸食物時,可造成食物汙染,進而造成此病的大規模傳播。
病毒性腸胃炎的表現
病毒性胃腸炎典型症狀為發熱和水樣腹瀉,一般腹痛症狀不明顯,病毒感染後潛伏期多在 24~48 小時。腹瀉多在病程第 2 日以後出現,表現為大便每日 10 餘次,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可有少量黏液,無膿血,無腥臭味。
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熱、寒戰和肌肉疼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這與普通感冒很像,兒童幾乎都有嘔吐症狀。
病毒型腸胃炎的治療
注意休息:
和普通感冒一樣,人群對病毒普遍易感,兒童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感染。病毒性胃腸炎是自限性疾病,成人通常2~3 天即可恢復,兒童恢復時間較長,症狀嚴重者需要及時治療。
患病期間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尤其是兒童患者在此期間食慾減退是正常的,不應該強迫其進食,給胃腸道一個休息的時間更有利於身體儘快康復。
注意補水、不強調止瀉:
典型的患者常有水樣腹瀉,每日腹瀉次數可達 10 餘次,但對於此病並不急於止瀉,因為過度止瀉反而不利於疾病的恢復。腹瀉本身是腸道抵禦感染性疾病的表現,透過腹瀉將病毒儘快清除出體外,這有個過程,病毒清除後腹瀉症狀自然會好轉,因此不必急於止瀉,注意補液即可。
相對於成人,兒童更容易因為腹瀉而脫水,所以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口服補液鹽。
一般不用抗生素:
病毒性胃腸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因為目前尚無治療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物,所以一般情況下本病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抗生素。
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
1.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2.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淨,儘量少吃冷盤、沙拉,避免去衛生條件差的餐館就餐。
3. 如果家中有人得病,注意衛生清潔,避免成人和兒童之間相互傳染。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胃腸健康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