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愛看韓劇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主人公的家常常住在XX洞。比如《請回答1988》中的主人公,就全住在雙門洞。
我們去韓國旅行購物的時候,必然會去的一站則是韓國明洞,是韓國比較繁華的商業街。
《住在清潭洞》講述的則是韓國非常富有的一個地方清潭洞的故事。
這些地方真的是一個一個的洞嗎?
就像老婆餅裡並沒有老婆,鴛鴦奶茶裡也沒有鴛鴦一樣,韓國的這些叫XX洞的地方,都沒有洞。
其實,在韓語中,“洞”原本是指村子。而隨著韓國不斷地發展,“洞”就逐漸演變為城市裡最小的行政區劃單位,大概相當於中國的“街道”或“社群”。
韓國有部電視劇叫《清潭洞愛麗絲》,如果換成“清潭街道愛麗絲”,是不是瞬間就接地氣起來了?
韓國的這種行政劃分單位的名稱其實來源於古代中國。
古代的中央政府在邊疆地區實行一種名為“羈縻制度”的自治政策。對於那些歸附於朝廷的少數民族地區,允許其保留原有的社會體制及政權設定,對其首領進行冊封,實行“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的政策。
宋朝時為了便於管轄,朝廷在邊疆地區設定了大量的羈縻府、州、縣和峒。其中,“峒”為最小的行政單位。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王朝深受影響,也效仿宋朝設立了府、州、郡、縣的行政區劃體系。
古代高麗王朝與中國來往非常密切,韓劇《奇皇后》就講述了主人公高麗女子奇承娘從身份低微的掌茶宮女成為元朝皇后的故事 。
之後的朝鮮王朝(1392—1910)基本沿襲舊制並將半島分為八道(俗稱“朝鮮八道”),分別是江原道、平安道、咸鏡道、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黃海道和京畿道(類似中國的直轄市);道下又設立州、府、郡和縣;縣下又有大量邑、面、裡、峒(現通用“洞”)。
那麼“洞”這個字又來源於哪裡呢?
據《隋書·南蠻傳》記載,俚、僚“隨山洞而居”;隋唐時粵西冼夫人“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萬餘家”(此處的山洞,即為“峒”,明田汝成釋為“聚而成村者為峒”)。
“峒”是舊時對我國貴州、廣西等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泛稱;當地少數民族稱作“峒人”。
隨著文明的進步,少數民族從山洞中遷居到依山傍水的村寨,建造“幹欄”式的房屋居住,但仍沿襲以“峒”字命名村落和地方的傳統。今天的“侗”族就來源於“峒人”“峒丁”。
廣西民族大學教授黃家信也在他的一篇論文《試論壯族的“峒”》中提出:“峒”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在中國各地都有以“峒”命名的地名。比較著名的有山西洪峒、“瑤族之都”千家峒、湘西茶峒等。在壯語裡,“峒”指山間平地,而且這個“峒”屬於音譯用字,又寫為“垌、洞”。
因此,說韓國文化中很多概念是發源自中國,其實一點都不是我們自大誇口哦~
你還知道哪些叫XX洞的地方呢?
歡迎留言告訴阿研~
圖文:劉吉吉很隨意 | 稽核:阿研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路,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