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好友打電話,他建議我有什麼好想法可以寫下來,然粗淺之筆,未免貽笑大方,便無限期延後了。時至今日,終於決定扯扯蛋了。既是扯蛋,也就無所謂了。
有人說王安石是壓垮大宋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他的變法,大宋王朝深陷朋黨之爭的漩渦之中,不能自拔;也有人說他是拯救大宋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惜宋王朝沒有抓住。他的改革措施很有超時代意義,如果變法成功,宋王朝很可能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不過在我看來,不管變法成功與否,這種局面都不可能改變,因為宋王朝的癥結是蓄水池的漏洞太大,而王安石的改革措施只是單純的注水。為什麼?這就得從中國的體制說起——中央集權制說起。
所謂中央集權制,就是地方權力統歸中央,中央權力統歸皇帝。皇帝對臣民具有絕對的支配權和控制權,中央對地方具有絕對的支配權和控制權。而要維持這種權力,就必須保證中央的絕對強大。中央要強大,地方就要弱勢。這套體制的好處就是政令的絕對統一,而政令統一的結果就是力量的絕對集中。憑藉這套體制,大秦王朝橫掃寰宇,併吞六合,統一天下。
為什麼是秦王朝統一了天下?縱觀春秋戰國歷史,秦王朝開始並不是一個強國,只是一個邊陲小國。這就得說到關中大地,關中大地地處西部邊陲(當然也不是太偏),四面環山。地處邊陲,可以避免中原戰火的侵擾,養精蓄銳,積蓄力量;西面環山,則易守難攻,只有潼關一線可容大軍出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古有“得關中者得天下” 之說。當年六國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六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以致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同時,氣候溫和,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糧草充足。所以很容易孕育出一個強大的政權,這也是唐以前,多數朝代建都於此的原因。相比之下,四川之地雖然也是地處邊陲,四面環山,易守難攻,但它更像一個籠子,別人進不來,自己也出不去。不像關中,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劉備集團在失去荊州之後的困局。
在此,扯點題外話,秦王朝在統一之後,面臨一個困境——北方胡人問題。此前都是由其他國家鎮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源於此。秦始皇的措施很簡單,一方面出兵征討——卻匈奴七百餘里,另一方面,駐兵鎮守。可大軍長期在外,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威脅中央權力。同時,大軍在外勢必導致京城空虛,一旦有人造反,遠水救不了近火。對此,秦始皇一方面焚書坑儒,“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以此來緩解這種壓力;另一方面,徵發民力,修築長城,一旦長城修繕完成,就可以調回一部分兵力了。但是秦始皇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死後,胡亥繼位,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遠水救不了近火,中央無力抵禦(陳勝起義後,四面出擊,這種氣吞山河的打法,力量不集中,還能勝,可見秦王朝內部多麼空虛)。沒辦法,只得將驪山刑徒臨時組成一支隊伍,由章邯等將統領,迎擊起義軍,屢戰屢勝。然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將其打敗,子嬰率部投降,秦王朝滅亡。如此看來,秦王朝的滅亡豈是一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言歸正傳,關中之地各種好處,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地不會長。雖然八百里秦川,風水寶地,但畢竟只有八百里,承載能力有限。到唐時,人口暴增,這個缺點便暴漏無疑。據悉,高宗和武后多次移居洛陽,最後武后乾脆定居洛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糧食不足。也許你會問:唐王朝並不缺糧,只不過是京城人口太多而已,為什麼不把其他地方的糧草運過去呢?顯然,在以馬車為主要陸路運輸工具的古代,關中之地交通並不是很好。這就又面臨一個困境:要維持中央集權,就必須有足夠強大的中央政府;要中央政府強大,就必須有足夠的兵力 。但關中之地,顯然承載不了。不得已,唐王朝只得採取地方養兵的措施(即節度使制)。但這又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各地擁軍自重。對此,李世民採取三不原則——“不兼統,不遙領,不久任”。但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安祿山已總領三鎮兵馬,而且未曾調任,已十年之久。以致引發安史之亂。此後,唐王朝便對各地節度使失控,逐漸衰落,滅亡了。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吸取唐王朝的教訓,趙匡胤釜底抽薪,加強中央集權制,採取中央養兵的措施,同時削弱地方政府的力量(這也是水泊梁山能崛起的原因,因為地方政府根本無力征剿)。採取中央養兵,就不得不將各地貨物運往京都,顯然定都關中已不太現實。相比之下,建都交通比較發達的汴梁,更為合理。然,建國之初,宋王朝採取趙普先南後北的措施,平定南方之後,卻對北方用兵失利。自此,宋王朝便活在幽雲十六州的陰影之下,因為汴梁之地根本無險可守。不得已,宋王朝一方面大量種樹,以緩解北方騎兵的衝擊,另一方面,宋王朝又不得不大量養兵。加上各種“歲幣”,國家財力虛耗。國家財力虛耗,就無法組建一支有效的軍隊;無法組建一支有效的軍隊,又不得不大量養兵;大量養兵,國家財力又虛耗……縱觀歷史,宋朝是我國古代最開明,民間經濟最發達的時期,但國家卻積貧積弱,不得不令人感慨!綜上所述,不管王安石變法成功與否,大宋王朝都不可能改變這種局面。
當然,以上內容,純屬扯蛋,未做任何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