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魏晉南北朝,很多人都會想到這是一個分裂與混亂的時代。誠然,魏晉南北朝確實是一個政治秩序比較混亂的時期。
儘管如此,魏晉南北朝卻依然是中華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正是在這個大碰撞大交融的歷史背景下,中華文明才得以進一步發展進步,並最終在公元六世紀到十世紀的數百年中達到一個發展的巔峰。
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很多文化現象都能從這一時期找到影子,比如我們的飲食文化,我們今天所能吃到的大部分主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已經出現。
樣式繁多、口味各異的食物在當時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生活,同時也為現代的飲食生活奠定了基礎。
小麥居然是清官標配
在魏晉南北朝歷史的開端,正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漢末三國時期。
在這一時期,中國從一個強盛期跌入一個動盪期,歷經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國家的經濟秩序混亂不堪。
所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什麼生活水準肯定是談不上了,多的是饑荒中快要餓死的人,哪裡還會管吃的怎麼樣。
進入三國時代,中國的社會秩序已經在穩步恢復,尤其是三國中的魏國,在經濟建設這一方面做的最好,北方社會在魏國統治者的領導下已經趨於穩定。
透過大力的墾田開荒,越來越多的百姓能夠填飽肚子。
在西晉統一後,社會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農業的各個部門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工商業經濟也逐漸繁榮起來,這為當時社會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黍、梁、稷、菽、麥、稻,黍就是黃米、梁就是高粱、稷就是小米,也叫粟、菽就是豆子,至於稻麥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要糧食作物。
這些作物在中國種植的時間都很久了,比如稻米,早在河姆渡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並且,中國的先民也最晚在神農氏時代學會了製作蒸飯。
這一事物本身並不稀奇,難能可貴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可供種植的稻米種類日益豐富,稻米飯的做法也在不斷增加。
在當時,像什麼虎掌稻、蟬鳴稻、黑米廣、青函......凡此種種,有三十餘種之多。
水稻在我們一般的認知中,都是南方才能種植的作物,中國現如今除了南方之外也就只有東北能夠大規模種植水稻,至於北方,一般是不適宜水稻生長的。
水稻的生長對水熱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我國北方一般而言都比較乾旱,不適宜水稻生長。
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當時的氣候條件與現在有一定的差異,北方也是可以種植水稻的,只不過分佈範圍並不廣。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洛陽附近的新城,就盛產一種品質優良的稻米——白粳,但這種稀有的東西,往往只能由貴族專享,想要吃上白粳,甚至只能經由皇帝恩賜。
而在當時北方的普羅大眾的飯碗中,就只能有粗糧了,麥飯在當時是最普遍的食物。
需要知道的是,當時的麥飯並不是麵粉做成的麵食,而是直接將麥粒蒸煮而成一頓餐飯。麥飯在當時是一種較為廉價的粗劣的食物,以至於如果有官員家裡整天吃麥飯,會被看成是清廉的象徵。
在北方,稷或者說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米,在古代北方社會是一種常見的作物,這種作物同時也是給國家交稅的時候的稅糧。
稷也是一種粗糧,反正貴族一般都不會吃它,如果吃,那會和麥飯一樣被認為是節儉的體現。
別小看白麵饃頭,這曾經可是御膳
糧食最直接的吃法當然就是下鍋煮熟,但這樣也就無從談起飲食技藝,因此才有了對糧食的進一步加工。
比如說小麥,麥飯雖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常見的小麥的吃法,但也不是說那時候的人們只會吃麥飯。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學會了怎麼利用磨盤、磨棒製作麵粉,幾千年後的人當然也不會笨到不知道小麥可以磨粉。
在當時,所有用麵粉做成的食物被統稱為“餅”,換言之,在古代,餅是一切面製品的統稱。這一習慣在古代一直存在,即使到了宋代,人們還是保有這樣的觀念。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製作麵點的技術已經十分高超,已經出現了幾十種麵點種類,像什麼白餅、燒餅、粉餅、......種類還是十分豐富的。
最常見的麵點當然還是蒸餅,蒸餅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饅頭,饅頭本名為“蠻頭”,據說是蜀漢時期,諸葛亮南征南蠻時期發明的,以取代少數民族以人頭祭祀的習俗。
我們都知道,饅頭在製作的時候,發酵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由於當時的人們對發酵的原理認識不足,還不能很好的掌握“發麵饅頭”的做法,這一技術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
在當時,發麵饅頭被稱作是“開花饅頭”,因為這種饅頭在蒸熟後頂部會開裂成十字狀。
這種開花饅頭是最受歡迎的,即使是皇帝也對其鍾愛有加,後趙君主石虎就喜歡吃開花饅頭,還往往要往饅頭中新增棗和胡桃仁等餡料。
魏晉時期也有面條,只不過當時的麵條叫做“湯餅”,常見的湯餅種類有:水引、餺飥、煮餅等。
所謂水引就是麵條的別稱,魏晉時代的人制作麵條一般是採用拉扯、壓扁的方法。而餺飥就是我們所說的“面片湯”,以扁平的面片加各種蔬菜煮成。
除了各種餅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還喜歡喝粥,粥在當時是主食之外的重要補充,甚至可以當作主食。
粥在古代還有一些別名,比如糜,意思就是指米在煮熟後的狀態。粥在當時是一種最普遍的食物,上至皇親貴胄,下至黎民百姓,都對這一食物十分喜愛。
因之,人們就在粥的式樣上不斷琢磨,不斷往鍋中新增新的食材,不僅是大米,一些粗糧粥也被開發出來,比如麥粥、豆粥、麻粥、粟粥。
這一食物在當時的社會上還發揮著一些其他作用,比如賑災,也可以在喪服期間替代主食,以寄託哀思。
在肉食方面,當時的人們主要還是以傳統的“六畜”為主,而在這一時期,由於遊牧民族的南下,其在內地也建立了不少的牧場,中原地區的牲畜的數量大為增加,人們有了更為充足的肉食供應。
食不過五味,酸、甜、苦、辣、鹹在這一時期也都基本已經齊備,鹹味來自於鹽,甜味來自於糖和蜜,酸味則有醋的加持。
魏晉南北朝也已經有成熟的制油技術,除了常見的動物油,人們也還可以從芝麻、大豆等作物中獲取油脂,這也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油脂來源。
過節日,還得是古人講究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在不同的節日期間也有不同的食俗。
魏晉時期的主要節日包括:元旦節、除夕、元宵節、寒食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節氣。
元旦節一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古代,人們認為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因此將那一天稱作“三元”或者“三正”。
在這一天,人們要舉行各種活動,當然,吃也是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元旦節,人們吃的東西包括屠蘇酒、桃湯、五辛菜、膠牙糖以及雞蛋。
屠蘇酒就是用大黃、川椒、術、桂、桔梗、烏頭等中草藥調和而成的美酒,古人認為這種酒有祛病避疫的作用。
五辛菜就是由五種比較辛辣的蔬菜組成的拼盤,包括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其功用也是為了強身健體,預防感冒。
膠牙餳就是麥芽糖,因為這種糖黏牙,因此起了這個名字。而之所以要在元旦節吃這個糖,是因為古人認為這種糖可以鍛鍊牙齒,從而使牙齒不易脫落。
桃湯就是用桃木煮成的湯水,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桃木可以辟邪,因此常常被用來製作法器,而民間也會利用桃木做一些辟邪的東西,比如桃符,桃湯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在除夕期間,人們也會吃五辛菜,同時還有年夜飯以及要喝柏葉酒。
在元宵節期間,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人們主要的飲食習俗是喝粥,當時還沒有出現元宵或者湯圓,人們就是喝白米粥或者豆粥。
寒食節是起源於春秋時代的一個節日,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受重視,但在古代卻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寒食節期間,人們會吃餳大麥粥或者寒具,餳大麥粥就是一種添加了麥芽糖和杏仁的麥粥,而寒具是一種用面做成的油炸食品,也叫“環餅”,在今天這種食物依舊存在,叫做“饊子”。
在端午節期間,當時的人們也吃粽子,並飲菖蒲酒。重陽節是吃重陽糕,要喝菊花酒。
至於一些重要的節氣期間,也會有一些應時的食品,比如夏至日也要吃粽子、秋天要吃麻羹和豆飯、六月要吃湯餅等等習俗。
魏晉時期之所以會形成較為繁榮的飲食文化,是和魏晉時代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
在當時,由於長期的戰亂,社會動盪不安,人力資源短缺,為了求得生存,人們不得不積極的想辦法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因此,在這一時期,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得到應用,比如蔚犁和曲形圓犁的應用,有著不同腳數的耬車的出現,再加上精耕細作的農作方式,魏晉時期的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這促進了社會的恢復和進步。
而在農產品加工領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也有著較大的創新,水磨、水碾等水力機械在這一時期得到應用,使得麵粉等糧食加工的效率得到提升,有了這個物質基礎,才會有魏晉南北朝豐富的麵食文化。
另一個促進魏晉南北朝飲食文化發展的因素是先民們長期的生活積累,尤其是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很多飲食種類與烹飪方式都承繼自漢代,比如麵食與麵粉發酵技術。
而魏晉南北朝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時代,漢族的餐桌中也融入了一些來自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以及食物種類,這同樣促使這一時期的飲食文化不斷髮展。
參考資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節日禮儀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