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若琦
(廣西醫科大學醫學碩士)
冬季是慢性病急性發作的高發期,如糖尿病、慢阻肺急性發作、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等,稍不留意就能惹來大問題。這類人群應該做好哪些身體調理和疾病預防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度過嚴冬呢?
糖尿病患者:
調藥量,暖下肢,保護足
1. 調藥量。
進入冬季後,人們的食慾會有明顯增加,為了抵禦寒冷,更偏向於進食高熱量的食物,這些改變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要注意冬季對血糖的影響,同時也要留意血壓的變化。倘若糖友合併高血壓,加之其他因素,在冬季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將大大增高。
解決方案:通常情況下,服用口服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應在冬季增加用藥量,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也要增加胰島素用量。調整用藥量需要一段時間,一般1~2周可以完成,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及早找內分泌專科醫生調藥。如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入冬時也需調整用藥。
2. 暖下肢。
據資料顯示,糖齡超5年有30%糖尿病患者會有下肢神經病變;而糖齡超10年,將有60%患者患有下肢神經病變;糖齡超20年,其患病率高達90%。此類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時,下肢不適會出現加重,如下肢冰冷、麻木加重等,嚴重影響睡眠。
解決方案:在冬季,糖尿病患者要做好下肢的保暖工作,如穿厚實的褲子、襪子。按摩和艾灸是較為安全的下肢保暖方法,糖尿病患者平時可以自己按一按腿部,促進血液迴圈,或是艾灸可有效改善下肢冰冷的症狀。
3. 保護足。
入冬後,糖尿病人較之常人更加會四肢冰冷、怕冷等,所以在冬季會使用熱水袋或是泡腳。但由於不少糖尿病患者有神經病變而導致感覺障礙,從而泡腳時導致燙傷,加之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基礎,傷口難以癒合,從而導致發生糖尿病足和其他區域性損害的嚴重後果。
解決方案:糖尿病患者是否適合泡腳應該事先諮詢專科醫生,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如果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不適合泡腳,那麼患者應該禁止該行為。倘若患者可以泡腳,在泡腳前,患者也應讓沒有糖尿病的家屬試下水溫,或用溫度計測量,注意該溫度應比沒有糖尿病的人群泡腳的溫度低5℃左右。
心血管、高血壓患者:
按時服藥,注重保暖
1. 不要亂注射活血、通血管藥物,按時服藥遵醫囑。
很多心臟不好的老人通常習慣在冬季心腦血管高發季節之前去醫院靜脈滴注一些所謂的活血、通血管的藥物,這種做法其實是在做“無用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很複雜,需要根據病因長期綜合防治,光靠短期用藥,並不能起到預防作用。甚至有許多老年患者認為平時不用服藥,只要一年輸兩次液就行了,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解決方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是要從生活點滴做起,平時就需要控制好引起這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定期輸液來得更有效,而不是等到出現了問題才去處理。患者在冬天應按時遵醫囑服藥,切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
2.保暖為先,緩解血壓波動。
冬季,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個“坎兒”。研究表明,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血壓波動性增大帶來的最主要的危險就是併發症發病增多,尤其是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每年冬季颳風降溫時,醫院急診室卒中患者人滿為患,心肌梗死患者明顯增加,這一現象在北方地區尤為明顯。
解決方案: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冬高夏低”,由於熱脹冷縮,血壓在秋冬季節比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血壓的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建議老人每天定時測量血壓,並記錄下其變化情況。尤其是突然出現頭暈、頭疼等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就醫。高血壓患者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防止冷風從脖子進入,出門前戴好圍巾,護住脖子和胸口。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否則容易引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臟病和高血壓。
慢阻肺患者:
防霾、戒菸,及時治感冒
1.戴口罩,防霧霾傷肺。
冬季氣候乾燥寒冷,肺部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加之冬天多霧霾,很多人的身體在這個時候或多或少地會出現一些病症,以感冒、咳嗽最為常見。尤其是一些本來就有慢阻肺的老人,如果仍不注重對肺部的保養,更會繼發肺炎等併發症。久之,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組織將會徹底喪失功能。所以,老人要更加為自己的肺部做好冬季準備。
解決方案:霾的直徑大約在1~2.5微米之間,非常容易被吸進鼻腔或肺裡。若要在霧霾天外出的話,戴專用防霧霾口罩非常必要。此外,用薏苡仁60克、山藥60克、柿霜30克、紅棗數顆,煮成薏仁山藥粥,能夠發揮潤肺防霾的作用。但體質虛寒的老人應酌情減少薏苡仁及柿霜的用量。
2.接種疫苗防肺炎。
超過半數的老人都不知道肺炎的症狀與感冒相似,而且已接種疫苗者的老人不足14%。臨床上以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多見,高達83%。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勞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臟病、長期吸菸等,肺炎球菌可趁機侵入人體,引起肺炎。由於近年來抗生素應用廣泛,使肺炎球菌對多種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導致肺炎的治療更加困難。許多老人還經常將肺炎的症狀當作感冒,導致病情延誤。大眾對肺炎預防意識不足,也是導致肺炎難治、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醫生提醒,若老人的咳嗽症狀超過1周仍無法緩解,且有痰多、色黃,以及怕冷、食慾變差的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胸部X線檢查以明確診斷,並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解決方案:肺炎“偏愛”抵抗力低的人群,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在流感流行高峰前的1~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所以此時是接種流感疫苗最合適的時機。建議6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體弱多病者等易感人群,推薦接種肺炎疫苗、胸腺五肽、免疫球蛋白等,以提高肺部的抗病能力。
3.戒菸防慢阻肺復發。
慢阻肺不僅會對人體肺功能造成損害,更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除了氣促外,消瘦、營養不良、抵抗力弱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表現。慢阻肺患者如果有吸菸習慣,無疑會加重病情。久而久之,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組織徹底喪失功能,導致呼吸衰竭和全身多臟器衰竭。
解決方案:吸菸是目前公認的慢阻肺已知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為長期吸菸會對支氣管黏膜產生刺激,引起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最終導致肺功能進行性減退。戒菸可延緩呼吸困難的發展,但老人在戒菸時不能操之過急,應逐步減少吸菸的量,如先從每天20支減至10支,每月遞減一半,能有效減少戒斷反應的發生。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藥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