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見過這樣的場景,某天突然發現自己確實長胖了,於是決定減肥,開始飲食控制,連續幾天早晚不吃,中午也吃得少。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的減了兩三斤。
那天你的心情無比喜悅,下班路過一家燒烤店,於是決定進去慶祝一下,然後順便帶了塊千層蛋糕當做明天的早餐。就這樣,不知不覺體重又回去了。
過了一陣子,發現自己的體重又達到了巔峰,於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減肥迴圈。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
我在學生時代也有過類似的體驗,週六下午帶著一堆書回到家開始看電視,週日也墮落,到了週日下午就開始良心發現,充滿不安,中午吃完飯就趕緊回學校,然後開始補作業,為了彌補週末墮落的內疚,於是週一到週三學習效率都比較高、到了週四和週五,就開始放鬆了,因為內心有個聲音說,你都已經很努力了,可以休息下了,到了週六下午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迴圈。
打滿雞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後又回到了頹廢的狀態,等著下一次再打滿雞血。
問題出在哪裡?還能改變嗎
是不是因為缺少了目標呢?那個減肥的夥伴,他行動的動力是為了解決自己胖的問題,一旦問題得到了緩解,於是他就開始放鬆了,然後就回過去了。
你可以想象,他其實是被兩條繩子往不同的方向拉著,A力是好身材,B力是少動多吃。當身材產生問題,這時候就會焦慮,於是A力就力量更大一點,當產生效果了,焦慮降低了,A力的張力減少,這時候他就被B力拉走了。如此往復。
什麼方式可以讓變好的動力持續發生了?
在《最小阻力之路》這本書中,作者羅伯特·弗裡茨提到兩種產生張力的結構:創造的結構和解決問題的結構。他說:只有創造的結構,才能產生持續的張力,而解決問題的結構,是沒有持續張力的。
同樣是運動,一個為了減肥,一個為了塑形,這是兩種不同的張力。前者為了解決問題,而後者是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目標。只是我們大多數人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創造的結構。只有創造的結構才能讓我們持續產生動力。
大部分人都是從現實出發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從想要的東西來思考現實。當他們這麼想的時候,自然無法突破現實的限制,也就沒有持續的張力了。
比如,有個人想去讀MBA,學費很貴,他又沒什麼錢。解決問題思維的人會想:“就現在你的存款,你的收入,還有一堆等著用錢的地方,你就不要想了。這是從事實出發思考問題。
創造的人會想,“我讀MBA需要二十萬,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提升賺錢能力和存錢,我要做哪些事情來達成目標呢?”
創造型思維是以目標來思考現實,先想我要什麼,再想現實是怎麼樣的,環境能夠提供什麼,再去想辦法彌補目標和現實之間的鴻溝。
為什麼創造型會產生足夠的張力呢?《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愛。
創造一個東西就像生一個孩子。生孩子的過程,並不需要你強迫自己努力,你只需要愛這個孩子就可以了。
下次行動前,先問問自己,我是解決問題型還是創造型。(大機率是為了解決問題,這時候可以嘗試著轉換成創造,相信你會獲得更持久的動力的。)
後記:
當我今天聽《最小阻力之路》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有一些行動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反而是那些持續在做的事,就是因為創造。而且這些事,並不需要自己苦哈哈地去堅持。
同時,晚上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發現教練技術中的grow模型,其實就是在引導對方使用創造型的思維,你也可以點選連結,閱讀我早些年寫過的一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