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人談起這個占卜,這個東西一定角度來說其實多少有點害人,特別對於很迷信的人來說。我不是說這個東西迷信,迷信是一個形容詞,形容的是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的態度,你不真的懂的前提下,盲從盲否都是迷。不過迷者眾啊,對這個術的東西太迷了沒好處,術會障道。這大概也是正統佛道比較反對這套東西的原因之一。人的心力是無限的,這個東西會限制住你的心力,這裡還有個心理暗示的問題,這個問題說起來就複雜了,不是幾句話說得清的,這裡不談,只說淺談的這個主題。你說占卜之道有沒有道理呢?也有,孔子也占卜,不過他不太建議別人輕易占卜,注意啊,他不是不讓你占卜,是不要輕易占卜,很多人不會聽人話,太容易執一邊了。認為這樣對,那樣就一定錯,所以到處槓,這就沒意思了。說你說的對你就高興了,不對你就翻臉了。對不對呢?那就直接說你說的對讓你高興一下也挺好的。但有言說,均無實義的。所有一切的言說都是有針對性的,對立存在嘛,為的是解決某一部分問題,肯定這個的同時有時候言說上可能表現出否定另一個,這個就要看你自己了,這其實也是陰陽對立嘛。所以聖人到最後沒話講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言語道斷的。論語裡說的:無可無不可。中嘛,中就是你不要總是偏到一邊嘛,有時候對就是錯,錯就是對,不一定的,這個就是東方文化的特點,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很多都是按照這個來的,所以老外很多時候看我們很多做法不理解,文化不同嘛,民族特性不同,我們有我們的民族特性與文化,他們有他們的。
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必須要做,你問它幹嘛?你還沒去做,你先去問,結果好則罷了,如果不好呢?多少會影響一點信心吧。你說你不在乎,騙鬼呢?你不在乎你就不會去問了。像不止一個老人讓我幫其看下壽命,聲稱自己就是想知道,不怕死。你不怕死問這有什麼用呢。孔子說他自己的占卜百中七十,百分之七十的準確率。好吧,現在的人都比較牛,就算你比孔聖牛,多說一點,95%的準確率,萬一你倒黴,偏偏碰到那5%怎麼辦呢?這個東西最高也就只能做到接近於100%的準確率,但是無法做到百分之百,一陰一陽之謂道嘛,這個就是最大的變數。這裡最扯的就是父母去算孩子的婚事,如果是還沒有在一起,提前選相親物件的那種,可以看一下,合合八字也好,卜算一下也好,無傷大雅。如果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了,那你還算這個做什麼,真有拆散的,現實中真的有,一般都是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這樣很沒意思,而且很多算的還不太對,我還見過盤都排錯的,然後還在那誇誇其談,盤都錯了,八個字都不對,合出來兩個人的喜用還能對嗎?這樣的見得不少啊。有些問題隨緣吧,實在講,有的事情明告訴你沒好結果,也還是會那麼去發展。人嘛,畢竟都是跟著這個“心”走的。這個“心”被什麼影響呢?數術算的就是它。但是,這裡只是影響,並不一定是決定。這篇不談數術的原理。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也不是不可以占卜,在自己兩難的時候,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是可以的,數術之祖就是易,具體的方法很多啊,六爻,梅花,奇門,四柱,紫薇,六壬等等,這裡分的比較細,卜是卜,就不科普這些概念了,也就不用太較真這些有的沒的,說到單一問題的卜算,也許古筮法更貼合它的作用,49根筮草,取大衍數之用去卜算,卜算出來卦,爻,這一步很重要,以卦爻詞為主去看事情結果的這個體系也有用8個銅錢取八卦象去執三次取上下及動爻的,這個只是取卦的方法不同罷了,至於六爻,梅花,不太一樣了,那個主要就看的不是卦爻詞。周易一共384條爻,每一條的吉凶都有條件,乾有乾道,坤有坤道,實際上更多的是指導人怎麼去應對這件事情,它沒有說死的,比如說貞吉,反過來你說這個爻打出來吉嗎?你要問你貞不貞嘛,你要貞才能吉,貞就是正,卜算婚姻,你做的到貞嗎?貞在這裡就是忠貞,不二。坤卦裡有三個字,利永貞,還有利牝馬之貞。這個貞含義很廣,在六十四卦裡經常出現,這個占卜出來的爻,有個爻詞,它會去指導怎麼做,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吉,它其實是揭露的萬事萬物執行的規律,佔出來在哪個卦的哪個階段,每個階段什麼情況,很清楚。說到易的卦序,乾坤屯蒙需,訟師比。這裡其實很多時候都有兩種選擇,比如走到了訟卦,你可以選擇師,也可以選擇比,看你自己怎麼選,到了卦裡,還有6條爻,它會告訴你目前的狀態,以及按照目前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對應的結果,這個結果並不一定是結果,它是一個勢。結果哪有一定?易本身就是變的意思。如果什麼事都是一定的,一個本卦就好了,就不會有錯卦,綜卦,互卦,變卦了,也就不會有複雜的卦象,爻象了。易這個字本身就是日跟月,日月就是一陰一陽,到了後天的陰陽是二。
我們現在很多人學這套東西都是用西方思維再學,認為一個事情非黑即白,不是對就是錯,西方的認識論裡一切問題都有標準答案的。所以很多人占卜,卜算出來是這樣,就認為一定是這樣,有的時候很影響心情,那就很難有轉變的可能了,你心裡都認定了嘛。西方思維學這套文化,頂好就是不要學,扎進去了鑽不出來,非常麻煩。如果真的要學,先要轉換整個的思維,先從易經原本開始學,學每一個卦的智慧,背後的道理,為什麼這麼排序呢?都有它的道理,學了理,再去學具體的術,就不會疑惑,也不會“迷”,我見過迷這套東西的,整個人都神神叨叨的,變成這樣,就偏離了聖人作易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