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40年變幻,從公務人員下海到如今“公考熱”
改革開放已44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到2000年,2000年到2008年,2008年到如今。特別是加入世貿後2000年到如今,這二十餘年的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變革,強烈影響了不同時代年輕人的擇業觀。
“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調侃話語緣起於改開後,當時,不僅僅搞科研的收入水平跟不上時代切合不了他們的高學歷高貢獻,體制內的工作更是低到離譜,1992年更是催生出一大批體制內下海創業者:人社部資料顯示當時有12萬公務人員辭職下海,1000多萬公務人員停薪留職。北大教師俞敏洪也是那個時候因為違規辦學受處分後憤而辭職創辦了新東方,提到教師,年紀略長者更是明白,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公辦教師,常常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妥妥的燃燒自己照亮下一代。
三十年前體制內人員的下海創業的選擇和近幾年的“公考熱”形成鮮明對比,近年來,網際網路上輿論關於公考的,越炒越熱,似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考公入體制內,事情真就如此?
省考資料無法統計,我們以近年來的國考資料為例。
每年的國考報名人數都是穩定在130萬-140萬人之間,僅2018/2021年兩年突破了150萬人,而且,對比每年的應屆生畢業生增長人數,國考報名資料是趨於穩定,並沒有隨著應屆生畢業人數激增而過多上漲。
對比報名人數和招錄人數統計,除了18年資料有異常,其它歷年均趨於穩定,並沒有過於異常的變化。
同樣基於資料,就可以明白為何18年國考報名人數激增這個事實,16年17年國考招錄和報名人數相對於13/14/15年更有優勢,上岸比例比往年更高,於是18年形成了一窩蜂的報考熱潮。
(二)現實:冷熱兩重天,沿海公務員降薪,中西部基層幹部匱乏
近期,不僅僅是公考熱的話題在持續,連“鄉鎮公務員”熱的話題也被吵了起來。 如下一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報考鄉鎮公務員》映入我的視線。作者名頭很大,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還是院長助理。
但是,這是一篇基於個例、闡述觀點的文章,並不是基於基層生活經驗和社會調查。作為公共政策研究研究員,在沒有基於基層調研的情況下,就做出結論性文章,是不合格的。
毛主席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真實的中國大多數縣鄉鎮一級的情況,遠非以上文章所說的這麼樂觀。
半月談在2021年11月就“如何看待公考熱”發聲:很多年輕人,考入基層後,發現各種原因,並不適合,沒有撐過試用期,而離開。
作為黨媒的客觀發言,並沒有擊中群體的輿論痛點,這篇微博的閱讀量並不是很高。
無論是放棄選調生名額,還是在試用期或者五年服務期內選擇離開,等於說是直接主動關閉了入體制內的大門,以上這些在檔案上都會留有記錄。但是,許多基層年輕人,還是選擇了放棄。
前段時間,沿海和發達地區的公務員降薪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
網上隨便一搜,都是各地的公務員降薪的話題,有一點相似,都是東南沿海發達城市和地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有的地區加年終績效到手二三十萬的收入,一下子砍掉五萬,確實引來呼天搶地,卻不知,很多中西部基層公務員,一年的收入加起來都沒有五萬。
公考熱,熱的也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地區的熱門單位,中西部的廣大基層,一直考慮的還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和留住人才的問題。
(三)基於個人:承擔風險和選擇穩定,都是理性的選擇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釋出了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清華大學有大約七成籤三方就業畢業生進入體制。其中,清華大學去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畢業生比例分別為15.8%、30.3%、23.8%。 這條訊息又引起了熱議,話題竟然上升到年輕人究竟還有多大的社會空間。
針對以上資料,有人認為,清華北大這類國家的一線人才入體制進國企是資源的浪費。他們忘了,前段時間深圳中小學招收了一批北大清華碩博生任教,他們也是這麼說的。
更遠點,北大屠夫陸步軒被曝光的時候更是激起了一大批讀書無用論,連帶著後來一起創辦“壹號土豬”的北大畢業者陳生也一起被質疑:北大畢業的,怎麼就賣豬養豬了咧?
陳生拉陸步軒搞壹號土豬的時候,已經是天地壹號的董事長了,他之前,還曾任職於廣州市委辦公廳和湛江市經委,也是下海九十年代下海創業潮的一員。
在廣大網民看來,名校學生揹負著名校光環,究竟去幹什麼,才不負這個身份?是搞科研?是創業?是迴歸基層支援家鄉建設?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諸多科研院所是事業單位,中科院社科院都是國務院直屬的,更別提他們下屬的各幾科研單位,他們畢業後去搞科研,也是入了體制。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除了華為等極少數企業搞研發投入海量的資金外,絕大多數的科研投入,是國企央企支撐著:高鐵,鐵路業研發經費總量業界第一;國家電網,電網業研發經費總量業界第一;中國建築和中國鐵建,建築業研發經費總量業界第一。
最優秀的年輕人,去了資源最集中的領域,為何在很多人眼裡會是浪費。
頂尖高校畢業生由於圈層和資源更集中,老一輩的有清華網際網路創業四傑王興、宿華、王小川、周楓,赫赫有名,最新的90後年輕人,清華畢業的姚頌畢業後聯合創立了深鑑科技,清華姚班胡淵鳴創立了“太極圖形”公司,比比皆是。
早些日子,清華姚班本碩畢業的張昆瑋發了個徵婚貼,他可是被罵慘了,他就是回家鄉任教,支援家鄉建設去了。
上世紀90年代,經濟浪潮風起雲湧,年輕人選擇了承擔高風險擁抱高收益,下海創業,是理性選擇,如今改開40年過去,國家繁榮穩定,在後疫情時代的放下,年輕人選擇入體制,做出穩定的抉擇,也是基於理性。
(四)根本原因:需解決主要矛盾和待共同富裕
我國作為一個以超常規速度飛速發展了40多年的發展中國家,如今確實到了應平衡發展、減少貧富差距的時候。
我們首先把年輕人還有多大的社會空間這個話題放一放,來談談社會總體還有多大的進步空間,同樣是聊幾個既往的熱點話題列幾個資料:六億人收入1000人民幣;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86%,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71.2%,我國如今城市化率63.89%;2020年我國才結束脫貧攻堅勉強全民小康,十四五規劃2035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是十九大報告的原文摘錄,也是如今公考雖熱但基層仍缺乏大量年輕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今後疫情時代,一切都變的不再穩定。今天996也會面臨明天被辭退,基層體制內人員,雖也是經常加班為人民服務,至少不會面臨隨時失業的可能。
年輕人,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但是,各地經濟的不平衡發展,讓他們做出了選擇,考經濟繁榮地區的體制內,不選擇經濟落後地區。
90後的年輕人比70後80後更生活無憂,相較於入企業的朝不保夕和創業的九死無生,入體制求個安穩生活,無可厚非。
上世紀九十年代脫離體制“下海創業”,如今年輕人把考公叫“上岸”。時代大潮浩浩湯湯,不是每個人都能稱為弄潮兒的,九成九的都是普通人,年輕人想的更明白,給誰打工都是打工,若是把體制當成一個最大的企業,給國家打工,豈不是更穩定,年輕人選擇體制內和國企的越來越多,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年輕人對祖國的信心。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希望如今這網路中用來調侃的段子,在我們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努力下,成為光明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