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改命故事來自《太上感應篇彙編》
故事201:
宋朝時,趙抃biàn(趙閱道)在越州(浙江紹興)做知府時,這一年吳 越地區大旱。趁著百姓還沒有出現饑荒時,就開始把調查的情況記錄在簿冊上。 並詢問所管轄的縣,受災的地方有幾處,有多少人準備領取官府救濟的米糧?水溝堤防有多少處需要修整,庫錢還有多少,糧食可以發放多久,可以募捐到糧食的富人有幾家。他將這些資料都一一記錄在案。然後,又記錄了孤、老、病不能夠養活自己的人,一共二萬一千九百多人。檢視以往救災的慣例,每年分給窮人的糧食,大概有三千石。
趙抃檢視富人所捐的糧食,以及其他盈餘,一共有四萬八千石左右的糧食作為庫存,並統計救災所需要的費用。從十月初一開始,每人每天可以發放糧食一升,小孩減半。又擔憂領米時發生混亂,就讓男女分開,不在同一天領取,而每次領取兩日的糧食。又擔憂流亡在外的人沒有糧食,於是就在郊外設立給粟所五十七處,這樣就方便了百姓領取糧食。並告訴他們離家的就不發了。
又估計發賑災糧食的官吏人數不夠,就選取沒有任職,人還住在越州境內的官吏,提供給他們糧食,並把事情交給他們去辦理。並且告戒富人,不可以買進糧食囤積,並且貼出公告禁止抬高米價。趙抃又命令,若是有米的人,任其加價,再由官府將米購買進來,並且把皇上賜予他的金帶,解下來放在桌上,命令購買糧食。
因此,佈施的人非常踴躍。又將官府的糧食,五萬二千多石,平價賣給百姓,以此來救濟百姓。為了方便百姓購買糧食,就設定了十八個出售糧食 的地方,使買米的人不用東奔西跑。他又僱傭民工四千一百人修建城牆,做了三萬八千工次,計算應該發放多少工錢和糧食後,又加倍發給民工糧食。若是有人急需用錢又願意出利息,官府就勸告富人可以將錢借給他們,等到糧食成熟後, 再由官府負責監督償還欠款。
若是有被遺棄的小孩,就設法請人收養。第二年春天,百姓又遭受到瘟疫的災禍。趙抃就設立病坊,將無家可歸的病人安置在病坊 中。又招募了兩位僧人,照顧這些病人的醫藥和飲食起居,使這些無家可歸的病人有所依靠。凡是死者,都有地方埋葬。按照法律規定,遇到災年,發放救濟窮人的糧食,滿三個月就要停止,而趙抃拖延到五個月才結束。凡是遇到事情正在 申請辦理的,他總是予以方便,隨時解決。
他經常一個人去處理事情,並不麻煩 屬下,早晚無不竭盡心力,無論大事小事,必定親自處理。當時旱災瘟疫,其他 郡縣都是死傷過半,惟有趙抃所管轄的地方,沒有流離失所的情況。後來,趙抃 擔任宋神宗時的宰相,成為宋朝的名臣。
故事202:
宋朝時,富弼在擔任樞密院副使的時候,有人誣陷他勾結契丹,想 要起兵造反,宋仁宗聽了以後非常憤怒,就將他降職發放到青州(山東青州)去 做知縣。當時河朔地區發大水,饑民都進入青州境內,沒有糧食食用就只能被餓 死。於是,富弼就募得糧食十多萬斛,在適當的地方發放給災民。並且搜尋了一 些官府或私人閒置的房子,大約有十多萬間,就將災民分散安置在這些地方,醫 藥也為他們配備齊全。
災民可以適當利用山川河流的資源,而地主不可以禁止。 凡是有死者,都統一埋葬在一個大墳墓中。百姓知道富弼的仁慈,因此遷移過來 的人也就更多了。有人就質疑富弼的做法,覺得這很危險,這樣做的危害是無法 預算的。富弼說:“我怎麼能用六七十萬人的性命,來換取我的性命呢?”於是, 就更努力的去做。
第二年,麥子大熟。依據災民所住遠近,發放糧食使他們能夠 返回家鄉。被富弼救活的人就有五十萬之多。後來,皇帝知道了這個事情,非常 高興,派遣使者去慰勞富弼。並封他為禮部侍郎,後又升為宰相,再封為鄭國公, 享壽八十歲,諡號文忠,配享宗廟。
故事203:
明朝時,丁賓,諡號清惠公,是嘉善(浙江嘉善)人,他樂善好施 不知厭倦,尤其對於救濟災荒一事,更是用心懇切。萬曆丁亥年,發生水災,米 價也隨之上漲。清惠公就讓家人用米換布,按照當時的價格,每一匹布可加米四 升,總花費了一千多石米。然後,又出錢修築防水護田的堤壩,以此來防備旱災 和水災。修好一丈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米,一共花費了六百五十石大米。第二年, 糧食歉收,更加饑荒,清惠公設立粥廠,每日粥廠都有幾千人就食。他又去拜訪 年老體弱,無法前來就食的人,並且另外請人送給他們。
這樣一共持續了九十日 才停止。到了秋天又苦於乾旱,清惠公又到水邊救濟饑民,並規劃了救助饑荒的 良策,因此而活下來的人非常多。冬季饑民又苦於寒冷飢餓,清惠公就查訪孤苦無依的窮人,將他們註冊登記併發給糧票,之後可以到指定的地點領取糧食。又 把以前所換來的布料、棉花,分發給大家。每人布四匹,棉花四斤。前後合計, 佈施米一萬二千四百多石,布三萬四千匹,棉花六萬八十斤。
戊申年又發生水災, 清惠公請臺省上奏,請求救災。並公告吳楚(長江中下游)一帶,兩地相鄰,不 可以禁止買米,可以互相援助。併發官銀四處週轉,然後又捐出自己的家產,廣 為救災。甲子年,又久雨不晴,清惠公又開倉佈施,救濟百姓,佈施米三千多石。 合計一共賑災四次。清惠公又核算了一下全縣的貧民,每家只有二三畝田地的人, 大約要繳納官銀三千兩。清惠公覺得賦稅太重,所以就代他們繳納了賦稅。清惠 公活到九十多歲的時候,還經常慰問貧窮的人家,以及建設鄉里。享壽將近一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