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的是齊僖公小女兒文姜的不齒故事,這次說一說大女兒宣姜走的不尋常路。
作為春秋三小霸之一齊僖公的大女兒,伊人亭亭玉立,花容月貌羽衣,跟妹妹文姜一樣,出落的也是明豔靚麗,宛然降臨帝子。原本宣姜是要嫁給衛宣公兒子公子伋,但是在衛宣公的一番騷操作之下,搖身一變成了衛宣公的寵妃。
在衛宣公還叫公子晉的時候,行為就放蕩不羈,與自己父親的小妾夷姜有染,先後生了伋、黔牟、頑三個兒子。按照《說文》上的理解應該是“烝”(zhēng),指的就是娶了父親的妻妾或者兄長的妻妾。生下公子伋時,悖於綱常於是寄養民間,託付右公子職撫養,衛宣公即位後便立夷姜為後,找回伋子立為太子。而時年16歲的公子伋已婚,但衛宣公認為公子伋身為太子,妻妾應門當戶對,聽說齊僖公的女兒貌美,便派右公子職出使齊國向齊僖公求女。
右公子職回國述職彙報說,齊僖公大女兒花容月貌,是個大美女,配得上公子伋。衛宣公聽完頓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起了據為己有之念,並即刻付諸行動。衛宣公故意讓公子伋出差打發去了宋國,又在迎親的路上,在河邊構築了雕樑畫棟的新臺,取悅齊女宣姜。
春秋無義戰的時代,諸侯國之間男婚女嫁為政治聯姻居多,齊僖公見衛宣公由親家變成了女婿,起初還有不平之心,但想到衛宣公不是侯、伯之列,是與自己身份相當同稱為稱公,日後必當對自己更是禮遇有加,便不做聲張了。
作為聯姻犧牲品的宣姜,別無他路選擇順從。由來只有新人笑,喜新厭舊的衛宣公從此便終日寵幸宣姜,已將夷姜拋之腦後,三年中生下公子壽,公子朔,至此“五世不寧,亂由姜起”。
因母失寵的公子伋地位也逐漸被同父異母的兩個弟弟所取代,衛宣公甚至囑託左公子洩,培養公子壽為日後國君。公子伋和公子壽均秉性敦厚善良,兩兄弟經常相互維護對方,而公子朔為人狡黠,恃寵而驕,經常在宣姜面前挑唆說,公子伋為異母兄長而今失寵,日後我們必定會受其屈辱。面對原本自己夫君的公子伋,宣姜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擔憂起自己和兩個兒子以後的設身處地,頻頻對衛宣公添油加醋吹起枕邊風,說公子伋酒後失德,聲稱公子壽和公子朔本是他兒子,甚至企圖玷汙自己。
醉在溫柔鄉的衛宣公利令智昏,不問青紅皂白怒斥了曾經的寵妃夷姜管教公子伋無方,失寵受辱的夷姜覺無生意而自縊身死。事已至此的衛宣公便默許了宣薑母子的行徑。
自從周夷王烹殺齊哀侯,加劇了齊國與只承認周天子為宗主的紀國之間世代恩仇,齊襄公約會伐紀,徵兵於衛。幾人便定計讓公子伋出使齊國,讓刺客在半路上截殺手擎白旄代表身份的公子伋。公子壽得知陰謀追上公子伋告訴詳情,二人借酒消愁,待公子伋酒後醒來,弟弟公子壽已然拿著白旄被刺客殺害,公子伋不肯獨活,告訴刺客身份後也遭殺害。
二人死後,對於衛宣公、宣姜以及公子朔而言,並沒有掀起多大的內心波瀾,倒是公子朔一下除掉了兩個直接的競爭對手,滿心竊喜,於是衛宣公立公子朔為太子。
一年之後衛宣公去世,太子朔繼位,為衛惠公,心安理得三年之後,左公子洩、右公子職怨恨衛惠公構陷殺害兩位太子謀權上位,起兵反叛,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黔牟為君,衛惠公逃奔舅舅齊襄公。齊襄公聯合魯、宋、陳、蔡四國聯軍討伐衛國,護送衛惠公回國復位,誅殺了左、右公子,公子黔牟則逃往周朝。
齊襄公還不忘為了自己妹妹的幸福,讓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另一個的同母弟弟公子頑。胳膊擰不過大腿,衛惠公只得同意把自己母親嫁給了同父異母的哥哥,於是宣姜又下嫁了公子頑。
狗血的劇本就這樣活生生地上演著,一切發生的如此不可思議,而又顯得那麼順理成章。那個時代的女性,身不由己,如同裝飾品一般,任人擺佈,沒有勇氣與能力對那個時代做出抗爭,隨波逐流,直至淹沒於浩瀚歷史長河。宣姜最終是什麼樣的結局,也已無從考證,只有劉向在《孽嬖傳》中留下衛宣公姜些許,聊做後人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