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關》曾言:“百年會須作鬼,無事先穿鬼關。”千百年間,鬼神之說頗為流行,縱然鬼神未曾現世,然其形象卻深入人心,致世人無比好奇。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程序中,曾經遇到過許多超出人類認知之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便會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於鬼神之上。
古往今來,關於鬼神的傳說不計其數,雖然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很多人都能認識到鬼神並不存在,可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有關鬼神的藝術作品,卻屢屢現世。
清朝年間,曾有一位畫家稱自己能看見鬼,不僅如此,他還將鬼的樣子畫了下來。自乾隆時代開始,他的畫鬼之圖便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而這些畫作也一直流傳至今。當許多人見過他的畫作後,無不為其想象力嘖嘖稱奇。這位見過鬼的畫家究竟何許人也?他的畫作中,鬼又是何種形象呢?
這位曾經見過鬼的清朝畫家便是羅聘。
在羅聘的家中,其父親曾是朝廷中的一個小官,這也使得羅聘的家人過著安穩無憂的生活。可在羅聘剛滿週歲時,其父親便因病離世,這也使得全家人的生活狀況變得越發窘迫。
儘管在羅聘小的時候,便有著過目不忘的讀書本領,可為了能夠養家餬口,他也只能以賣字畫為生。
在羅聘二十一歲時,與一位名為方婉儀的官宦世家女子結婚,在結婚之後,兩人便縱情于山水之間,過著琴瑟和鳴的生活。
基於這段時間的積累,羅聘對藝術有著全新認識,這也使得他正式開始學詩習畫。當時,羅聘的老師金農認為,羅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這也使得他對羅聘越發看重。憑藉著金農的幫助,羅聘的繪畫水平迅速提升,後來的他也位列“揚州八怪”之一,成為許多人追捧的優秀畫家。
雖在金農去世後,羅聘沒有了師父的指導,可他卻並未就此停止作畫。此後,羅聘開始研究鬼神之說,而他的繪畫方向,也從山水人物轉變到鬼神之上。
在羅聘的一生中,曾創造出百餘幅鬼圖,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鬼趣圖》。
《鬼趣圖》創作於乾隆三十六年,這一作品共有八幅,每一幅都描繪著不同形態的鬼,而在這八幅畫作問世之後,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與傳統的繪畫技法不同,《鬼趣圖》有著獨到的渲染技術,憑藉著羅聘如此特殊的繪畫技法,“鬼趣”也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當時,許多人都好奇,為何羅聘在畫鬼時能畫得如此傳神,而面對眾人的疑惑時,羅聘則表示,正是因為他能看見鬼,所以,才能如此精準的描繪出鬼的神態。
雖羅聘憑藉畫鬼得以聞名於世,可他卻並未將鬼神作為自己唯一的創作物件。當羅聘的妻子方婉儀因病離世後,他便不再畫鬼,而是選擇改畫佛像。
在許多人看來,羅聘之所以會改畫佛像,也是希望能夠為離世的妻子祝禱,畢竟他與妻子之間,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
除這種說法外,也有人認為,之所以羅聘不再畫鬼,也是受到了鬼怪的影響。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鬼神一類群體極為僅為忌憚,而羅聘畫鬼的行為也是對鬼的冒犯。
無論怎樣,羅聘所創造的《鬼趣圖》,已然成為我國繪畫領域內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自乾隆年間開始,時至今日,《鬼趣圖》仍是許多藝術創作者所追捧的物件,而憑藉著《鬼趣圖》的幫助,許多畫家也能充分感受到羅聘的獨特藝術才能,進而將其當作學習的榜樣。
在相關學者對《鬼趣圖》進行進一步分析的過程中認為,這幅畫作便是羅聘揭露社會黑暗,諷刺官場的佳品。與民間傳統的猙獰鬼神形象不同,羅聘所畫出的鬼神形象較為生動新穎,這也為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結語
儘管在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幫助下,許多人都能認識到,鬼神一類的群體並不真實存在,可在過去的中國社會中,人們卻對鬼神一類的學說極為信奉,而鬼神群體也成為了一些有志之士針砭時弊的工具。
可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各不相同,憑藉著對歷史的深入分析與瞭解,想必世人也能學習到相應的經驗,並將此類經驗應用於現代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中。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