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韶山,這座面積只有247平方公里、人口剛過10萬的小城,因為出了一位偉人,成為全國人心中的一個“聖地”。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座“聖地”,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韶山這個名字的由來非常久遠,早在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的虞舜開始南巡,途經此地時,見層巒疊嶂、山清水秀,便下令在此安營紮寨。
當時,虞舜命令樂官演奏韶樂“九成”,不僅讓當地百姓心悅神怡,更讓百獸為之喝彩,因此留下了“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記載,後人便將此地稱為“韶山”,流傳至今。
韶山坐落於湖南中南部,受地理氣候、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產生了獨特的節日習俗和飲食文化。每年新春時,大年初一併不是當地的拜年高潮,而是要等到初二到初五時,老百姓才會帶上瓜果禮品,走親訪友,相互拜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除夕當晚的年夜飯上,按照韶山舊時的規矩,必須要擺上十二道菜,象徵著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寓意月月有菜(財)。此外,魚肉可以上桌,但不能大快朵頤,只能動動魚頭,寓意年年有魚(餘)。
端午節時,韶山地區的農忙告一段落,家家戶戶都會插起艾葉、菖蒲等植物,辟邪消災,祈福平安。除了我們熟知的粽子外,老百姓還喜歡將大蒜炒肉、金銀花煮蛋擺上餐桌,當然,雄黃酒也是不可或缺的佳釀。
韶山的飲食文化中,冬至時節的炕燻臘肉是肉食裡的最佳代表。
每年冬至時節,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除了留下自家食用和招待客人的部分外,其餘的豬肉便用香葉、桂皮、八角、五香粉等佐料醃製拌勻,然後掛在柴火灶上、灶膛內,除了用平常燒火的乾柴外,還需要添一些鋸末、橘皮、花生殼等味道清香的東西,然後便升起文火,慢慢煙熏火燎,經過如此烹飪過後,美其名曰“冬臘肉”,色澤紅潤,味道鮮美,且耐於儲存,深受韶山老百姓所喜愛。
在時蔬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韶山小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泡菜。
春天時,老百姓將鮮嫩的白菜筍焯水曬乾後,放置於壇中進行醃製,取名“乾菜筍”。夏秋之際,又摘取菜園中的豆角、辣椒等蔬菜,切條後,在壇中整齊碼放,加上白酒、食鹽等佐料進行醃製。
韶山小菜的特點在於季節性,因而各個時節的小菜味道大不相同,如干菜筍入口鮮香,回味無窮,而辣椒、豆角等小菜,則酸辣可口,令人酣暢淋漓。
韶山作為偉人故里、紅色聖地,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打造了諸多紅色景區及文化遺產,如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園、毛澤東詩詞碑林、毛氏宗祠、滴水洞景區等等,每年都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來此瞻仰。
除此之外,韶山周圍還分佈著很多名勝古蹟,如韶峰、獅子山等等,韶峰在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中位列第七十一位,因虞舜在此地演奏韶樂一事,故又名“音樂之峰”。
韶峰山勢險峻,遍野蔥綠,峭壁橫生,有陽剛之美,而云海翻騰之際,又有陰柔之美,在韶山當地堪稱一絕。
獅子山位於韶山東部,從遠處看,其山勢宛如一頭高大威猛的雄獅,雄獅之下,還有一座宛如母獅的小山,而在兩山之間,還有一座球山,形成了“獅子滾繡球”的奇觀。
獅子山上怪石叢生,形態各異,有的如雄獅怒吼,有的似盤龍臥虎,令人目不暇接,嘖嘖稱奇。
今天的韶山市,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美縣域、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等,我們都應該去看看。
來源:《歷史客棧2020》
作者:馬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