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心內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心力衰竭委員會副主委、天津醫師協會常務理事楊清,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天津市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董劭壯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主治醫師、天津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委員會委員郭一凡做客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專家談“心”》系列科普欄目,對非阻塞性冠心病的診斷與精準治療進行了科普。
“臨床上有大量心臟缺血的心絞痛患者住院冠脈造影后,發現冠脈僅出現輕度狹窄或者是完全正常的情況,屬於缺血伴非阻塞性冠心病。”楊清介紹,如果患者具有可疑的缺血或臨床症狀,但冠狀動脈造影沒有發現阻塞性的冠脈狹窄且狹窄程度小於50%,便可能為缺血伴非阻塞性冠心病。
董劭壯表示,非阻塞性冠心病是冠心病中的一種。重要的診斷手段是冠狀動脈強化CT和冠脈造影。如果患者有缺血癥狀,但透過冠脈造影和冠脈CT未發現超過50%的狹窄病變,就可考慮為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後續可透過PET、壓力導絲、心臟核磁、心臟超聲等裝置進一步評估病人的微迴圈功能障礙的情況。
“非阻塞性冠心病誘發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僅有可能比傳統冠心病更嚴重,甚至更難治療、預後不佳。”董劭壯表示,非阻塞性冠心病所致心梗常見於持續的、嚴重的血管痙攣,這種痙攣會中斷心臟血流,造成心臟缺血從而導致心臟驟停乃至猝死,即使沒發生猝死也可能發生心衰。他呼籲,公眾要注意勞逸結合,保障充分的睡眠時間,不要過度勞累,杜絕吸菸酗酒不良嗜好,一旦發生不可緩解的劇烈胸痛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非阻塞性冠心病有兩大類危險因素:第一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等傳統冠心病危險因素,同樣會導致非阻塞性冠心病;第二是不良生活方式,相較於傳統的冠心病,不良的生活方式與非阻塞性冠心病關係更加緊密,其中吸菸酗酒、缺乏運動、身材肥胖、熬夜、精神過度緊張等因素往往會導致血管痙攣及微迴圈障礙,從而誘發非阻塞性冠心病。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公眾應從自身做起,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調整作息、學會緩解壓力的同時也要在醫生幫助下控制自身慢性疾病。”郭一凡表示,因為非阻塞性冠心病主要病因是血管痙攣和微迴圈障礙,傳統的搭橋手術、冠脈支架手術對其作用微乎其微,所以臨床治療主要手段為藥物治療。
郭一凡介紹,治療非阻塞性冠心病藥物主要分為防止血管痙攣、擴張血管和改善微迴圈功能、防止微迴圈小血管病變兩類藥物。只要在醫生指導下規律地服用藥物、改變生活方式,患者症狀及預後都將得到很好地改善。他認為,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運用活血化瘀的中醫藥物來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傳統冠心病患者和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細胞對缺氧的耐受程度,同時增加心臟迴圈血量,缺血癥狀有所改善則患者治療和預後效果也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