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講到,因為無法控制的慾望和放不下的情感執念,而導致我們家裡,堆滿了很多可有可無的東西。
那面對著這些多餘的東西,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第一、從源頭開始,控制購物慾望。
在斷舍離中,“斷”就是剪斷過多的購物慾。正如之前說的,我們的水池有入閘和出閘,我們控制好入閘,不要讓太多東西失控般地湧入水池,就不會因為東西太多而增加出閘的負擔。
那我們該怎麼控制入閘呢?
- 首先,我們在購物時,最好貨比三家,切記衝動消費。
我們不提倡“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樣跟風似的購物,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日本電飯煲代購現象。一些人為了跟風,花上千元買一個電飯煲,之後就後悔了。
雖然功能多,但平時最常用的功能就只有煮飯。這功能幾百元的電飯煲也能實現。最後,家裡好幾個電飯鍋堆積佔地方,因為買的貴,又捨不得扔。
我們也不提倡買最便宜的東西。畢竟商品還是有成本控制,低廉的價格,是不可能買到高階材料製作的商品。比如:一些人在拼夕夕上買的幾毛錢的充電線。結果,回家險些把家給燒了,由於質量不合格,漏電走火,最後貪小便宜吃大虧。
所以,對於優惠、打折、流行的東西,我們要考慮的是:這件物品是我們現在必要的嗎?家裡有沒有和它用途一樣的東西?如果要以新替舊的話,舊的東西是否捨得扔掉?
- 其次,如果這些問題都考慮完了,決定要買,那我們還得注意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數量。
比如:在超市,有時大瓶果醬比小瓶的更便宜,然而我們只是偶爾吃,那再便宜的大劑量東西,買回來用不完過期了,也是浪費。
再比如:“孩子衣服褲子買大點,等他以後還能穿......”,可等買回家,穿著不合身,不好看,孩子鬧著重新買了一件。等孩子長大,之前拿出來穿,發現過時了,還是不好看,扔了嗎?可惜,留著吧。
對於這類優惠的東西來說,我們要考慮的是:物品的使用頻率,和是否持續使用。
如果這樣東西是我們經常使用且持續使用的,我們可以以優惠價格買更多、更大包裝;
但如果這樣東西,買回家只是偶爾使用或者以後可能才用,那這個東西買回家以後,大機率是會被放到角落,直到遺忘,甚至可能會產生有害黴菌。如果是食物的話,可能沒吃完就過期了。
千萬不要佔小便宜吃大虧,得不償失。
所以,對於控制源頭,即控制購物慾望來說,我們要考慮的是:時間性和實用性,即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
簡單來說,我們購買東西的原則是:現在必需要用的,且經常、持續使用的東西。
既然要經常使用,我認為還是選擇質量有保障的,不要貪圖一時便宜,最後因為質量不過關,引起更多損失。高質量的東西也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第二、面對藏存已久的舊物,讓它們去該去的地方。
提到房子的用途,我們能想到的是什麼?首先想到的,這是一個“家”,是用來給人們居住的。不論是買來自己住還是投資給其他人住,主角都應該是“人”。
所以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裡,我們不應該讓過多可有可無的東西,跟我們一起分享這個空間,甚至有時候是侵佔。
比如說:一些之前用過但以後用不到的母嬰用品,比如嬰兒車、學步車等,淘汰的電子產品等;還有一些反季節買的衣服,還沒穿就過時了,也許是穿不下了的;還有一些購物贈品等。
此時,我們應該這樣做:
1) 對於我們不需要但還能用的東西,可以當二手物品賣了;
2) 一些沒用過的、新的東西,可以送給目前更需要的人;
3) 如果是過時的舊衣物、玩具等,可以投到捐贈箱內;
4) 而對於沒用的、壞掉的東西,我們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直接扔掉。
另一方面,隨著不斷成長,有很多東西,雖然已經失去它們最初的功能,可我們還是捨不得扔掉,比如:舊磁帶、舊揹包、曾經的獎狀、去某個地方的紀念品等。
它們不僅分割我們的物質空間,還佔據了我們的情感空間。
對於這些東西來說,我們扔不掉的,不是物品,而是我們的回憶和感情。
都說時間會證明一切,也會沖淡一切。這些釋懷不了的故人舊事,還有放不下的感情回憶,總會在我們的念念不忘中,被遺忘。
與其讓感情的遺物,使我們觸景傷情,不如瀟灑地來場有儀式感的告別。
捨不得扔掉的,可以捐贈、轉送。讓它們在其他地方,繼續體現自身價值,或者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捨得”,有舍才有得,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我們不要被回憶綁架,讓內心和情緒留有足夠的空間,才能獲得未來帶給我們的精彩和驚喜。
所以,對於藏在家裡的舊物,我們要考慮的是:空間性。包括物質空間和情感空間。存放在物質空間裡的無用的舊物,我們應該果斷地扔掉;而情感空間裡的舊物,我們可捐可贈,或者來場有儀式感的告別。
把有限的空間,讓給無限的未來。
【總結】
想象一下,我們在外勞累工作一天,回家一開門,髒亂的沙發無處可坐,迎面撲來的是渾濁的空氣,是不是覺得更累?當你要拿一個東西,要翻開很多它上層的擠壓的物品才能拿到,是不是會崩潰?
相反,如果一開門,放下一天的勞累,在沙發上來個葛優躺,呼吸著乾淨的空氣,如此愜意;你想要的東西,隨手可拿,如此方便。這才是我們嚮往的空間。
所以,我們要學會刪繁就簡。讓我們周圍的物品,處於持續不斷的優勝劣汰模式,以此來淨化我們的生活空間,提高我們的居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