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伊朗和美國已經劍拔弩張,雙方很有可能擦槍走火,伊朗已經出招了,向駐有美軍的伊拉克陣地發射了16枚短程彈道,就看美國如何接招了?其實如今的局面是多年來矛盾積累的一次爆發。
實際上早在1979年,伊朗就曾和美國鬧翻臉了一次,彼此都記恨對方,只是礙於國際形象而沒有發作,但仇恨的種子算是埋下,此後伊朗和美國關係逐年下降,直至如今刀槍相見。
在1979年之前伊朗是君主立憲制,國王巴列維以及家族控制了整個伊朗,美國為獲取伊朗持續的石油輸出,以及維持在中東的地位,對巴列維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經濟和軍事支援。
巴列維國王及其家族、親信個個都是窮奢極侈,貪汙大量錢財,引起了國人的強烈不滿,爆發了伊朗革命,伊朗強人霍梅尼回國,受到兩三百萬民眾的歡迎,在他的號召和影響下組建了共和政府。
霍梅尼也成為了伊朗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巴列維國王的統治被徹底推翻,伊朗國內象徵美國文化的快餐店、咖啡館、酒吧等等都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伊斯蘭教的清規戒律滲透到每個角落。
此前首都德黑蘭的女性穿著很時尚,而巴列維被推翻之後德黑蘭的女性重新戴上了黑紗,革命的火焰沒有就此停止,大批巴列維時代的舊官員被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國內富豪紛紛出逃。
讓霍梅尼擔憂的是國王巴列維逃跑去了美國,擔心美國幫助巴列維東山再起,多次要求美國遣返巴列維都無果,雙方矛盾越來越尖銳,在霍梅尼的影響下,整個伊朗視美國為頭號敵人。
最終在1979年11月4日,在首都德黑蘭發生了4000多名伊朗民眾佔領美國大使館的事件,並扣留了使館中一部分工作人員,共計是52人淪為伊朗的人質,伊朗以此為籌碼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
時任美國總統的吉米卡特試圖透過外交壓力,以及經濟制裁迫使伊朗釋放人質,不料伊朗態度堅決,人質事件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除了動用軍隊,美國用盡辦法都不管用,1980年4月7日,美國宣佈與伊朗斷交。
之後美國卡特總統同意了軍事營救,4月24日,美國出動了一支特種小隊,遺憾的是營救失敗,同年11月,迎來了美國大選,在這次大選中卡特總統連任失敗,競選成功的是態度更為強硬的里根總統。
1980年7月,巴列維病逝,9月兩伊戰爭爆發,加上美國政局出現變化,導致伊朗開始主動尋求解決人質事件,最終,雙方在1981年1月19日成功簽署協議,1月20日,人質乘飛機離開德黑蘭。
雖然此時得以解決,但是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絲毫沒有得到緩和,反而加深了彼此的傷疤,沒想到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伊朗和美國再次劍拔弩張,足見雙方仇恨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