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發現了50萬年前的一種大型犬科動物似野犬異豺的上頜骨化石。這是東亞地區首次發現明確無誤的似野犬異豺化石,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歷史生物學》上。
大連發現的似野犬異豺化石及其與現生非洲野犬對比。(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劉金毅與北京大學博士後江左其杲等在大連駱駝山金遠洞發現。劉金毅介紹,異豺與現生的非洲野犬有親緣關係,長相介於非洲野犬和狼之間,“它們可能和今天的狼一樣,成群結隊捕食獵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類似的角色”。
這個屬的全部物種均已滅絕,似野犬異豺是其中分佈最廣的一個種,範圍包括歐洲、中亞、北美北部等地。然而,似野犬異豺在東亞的化石非常稀少且模糊,只有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的一枚下裂齒可能屬於該物種。由於化石過於殘破,這個記錄難以作為支援異豺曾在東亞生活的證據。
大連的異豺標本證明了該物種也曾經生活在東亞地區,同時,這也是目前中更新世最完整的異豺材料,為揭示該物種的晚期演化提供了重要資訊。透過形態學對比,研究人員發現了晚期異豺一些更進步的特徵,如吻部進一步加寬、牙齒非常粗壯等。(記者金地、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