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尤其是湯劑,其氣息濃烈,味覺苦澀,初服者確實不那麼適應。特別是那些清熱解毒、芳香化溼類藥物。醫生為了達到快速起效的目的,往往不在藥中加入矯味的藥,這樣對於初服中藥的患者,特別是胃腸本來就不是很好的人,服後可能就會感到不適,如胃脹、胃痛,甚至洩瀉等。要解決這個問題,患者可在就診時向醫生說明自己胃腸不適的情況以便醫生在處方時儘量避免使用過於苦寒傷胃的藥,或者醫生會在藥中加人某些矯味護胃的藥。
如有些患者因沒有向醫生說明自己胃腸不適的情況,而配回了藥並在初服後出現胃腸不適時,怎麼辦呢?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式來緩解:
1.如果患者感覺藥過於苦澀而不能進口,那麼在藥中加入7~10枚大棗即可。因為大棗健脾和胃又甘甜,起到了矯味的作用。
2.如果患者感覺藥過於寒涼,且大便出現溏薄或呈洩瀉狀,那麼可在藥中加入乾薑(燒菜用的姜)2~3片,即可。乾薑溫陽和胃且止瀉。
3.如果患者服藥後即感到苦澀又服之出現便溏,那麼可在藥中同時加入大棗和乾薑,其量可隨自己不適的現象輕重而加減。
4.如果患者服藥時聞到藥味過於濃烈而噁心,那麼可以待湯藥溫熱後,徐徐服下。湯藥不宜放置過涼,否則會影響藥效。
透過上述方法,一般多能解決服藥不適的問題。但如果依然有不適之症,則應減少服藥劑量,從小劑量開始,而後根據自己的適應程度逐漸恢復到常規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