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因為工作的緣故涉及到物聯網,但是剛開始跟我沒有什麼關係,我是做結構的,也就是外殼,被稱為非核心的部分。當我的外殼冷冰冰的躺在那裡等著“核心”入住的過程中。那幫操控核心的同事們,忙活的不可開交,又是改程式又是除錯電路板,他們一會兒說通了,一會兒又說不穩定,可是當時的我看來並沒有發生任何物理上的改變。我想說點兒什麼或者問點兒什麼,都覺得無從開口,我不甘心自己處於當今火熱技術的封裝層,所以我開始探究核心。從此我的世界打開了另外一道技術大門,我從機械的物理世界走到了電子的世界。也許有點兒晚,但是慶幸我能發現並及時上車,而不是衡量和猶豫。
理工科的人多少還是知道宏觀上的電是怎麼回事兒的,但是關於弱電控制方面的細節就不知道了。我帶著電容就像小水池儲水一樣存電荷嗎?電感和導線有哪些區別?二極體是截止閥嗎?等等這樣的問題學習了類比電路、數位電路、電和磁、基本電路。學的過程中,上面的一些問題我在感性上好像得到了答案,但是又好像似懂非懂的感覺。因此我對每個知識點反覆看,找不同的資料和書籍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每一個知識點。按照這個方法,學完這幾個課程後,我基本對電路、控制才感覺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總結就是所有的電路都是有RLC三大件的組合,所有其他元器件都是這三大件升級。對於元件來說要掌握UI特性曲線,對於電路來說要掌握埠的輸入輸出特性曲線以及時間函式。
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這些基礎知識之後我覺得應該做一些什麼事情。儘管電腦裡也有很多模擬軟體可以驗證想法,但還是覺得不夠真切。於是我開始學習我開頭提到的核心裡面的主控晶片STM32。其實前面基礎打好之後,學習微控制器並不太難。但是實際操控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學32的時候我還沒有學習C語言,那個時候我可能也就是個比點燈大師厲害一點的點屏大師。STM32我用了一個月時間(工作之餘)吧,學完了一整套網上的公開課程,知道了各種通訊介面,其他周邊硬體的驅動介面。這個時候我感覺自己還是隻懂皮毛,並沒有達到自己的初衷啊,我要進核心去啊。所以我開始了下一個學習旅程。
其實這個時候我感覺學了很多東西,但是其實這才只是個開始。後來我也有厭學,感覺像是爬完很多聯峰山之後發現後面還有很多群山。需要學習C語言、需要學習計算機結構、需要學習計算機網路、需要學習LINUX。這個時候剛開始的一些疑問解開一部分,但是又產生了更多新問題,當你知道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越多。這個時候支撐我的不僅是當初的興趣,還有學了這麼多也不甘輕易放棄(沉沒成本),因此我依然抓住所有空閒時間,包括擠地鐵、吃飯、睡覺、做夢(哈哈)。藉助工作的有利機會實操並問問題。
終於我可以跟他們對話,甚至質疑他們編的程式的資料結構和語法問題。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接一些公司內部的核心任務了。第一個任務就是操作ESP8266wifi模組。裡面涉及到計算機網路的很多問題,AP/STA模式,還有UDP/TCP等等,這些理論上都難不倒我了,可是我配置程式設計環境就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我走了很多彎路,也因為面子原因想著自己悶頭研究。當我配置好後,GPIO操控用來兩天時間,兩個板子通訊用來兩天時間,算是正式完成第一個任務了。
面對嵌入式這種知識體量龐大的技術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二八法則”,又稱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技術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精進,但是知識是學不完的,在海量的知識面前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選擇?一般掌握通用的百分之二十的技能就可以 處理工作中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問題則需要對某一領域的專門學習。所以需要分配好學習的精力,不要鑽牛角尖,努力的吸取那些你可以吸取的,難度太高的可以日後慢慢消化。
2022年我要持續學習持續輸出,每天半個小時寫作,堅持不斷。
第一個季度我要完成我的物聯網課程的,雖然關於這方面的課程有很多,但是我還是要做。第一,我是要回饋網際網路,因為我從中吸取了很多,第二是因為我要提升自己,輸出倒閉輸入,第三這也是一種保持開放的態度,保持開放可能會給我帶來一些機會。
我的課程應該包括
1.0 C語言;
2.0 C++;
3.0 LINUX基礎學習
4.0 計算機結構簡介
5.0 計算機網路簡介
6.0 ESP8266 WIFI模組
7.0 STM32
8.0 4G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