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無論對於中國、美國還是世界格局來說,都將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在新冠疫情持續肆虐的背景下,2022年的國際舞臺上還會爆發哪些“黑天鵝”事件也是未知。不過縱觀美國在2021年三條戰線上的狀況綜合研判,美國取得了一勝一負一平的戰績。在此前提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又為何說中美之間的競爭態勢已經產生質變呢?
實際上,回顧美國走過的2021年也可謂是充滿了艱辛與不易。先不說在新冠疫情失控的狀態下,美國內部的矛盾不斷湧現、不斷被激化,在阿富汗的撤軍也使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信譽再度遭到重創,而美俄之間的博弈在過去一年也愈發激烈,同時歐盟與美國之間也漸生嫌隙。至於中美之間的較量,儘管美國把能打的牌悉數亮出,但似乎也無法奈何中國。
所以說,這樣來看,2021年美國的利益對抗和戰略博弈主要聚焦在了歐洲、遠東和遠西這三條戰線上。首先說一說美國獲得勝利的這條戰線——歐洲戰線。可以看出,美國在歐洲這條線出手最果斷的就是打出了“烏克蘭”這張牌,而且就當前的局勢來看,美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分化俄歐關係的目的已經基本實現。
我們知道,美國假借北約這張皮囊挑起了烏克蘭危機,然而支援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假,利用烏克蘭問題進一步捆綁美歐聯盟、分化俄歐關係才是美國的真正目的所在。鑑於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獨特的戰略意義,美國此舉不僅讓俄羅斯有著直面威脅的緊迫感,也令歐洲在緊張態勢下進一步向自己靠攏。同時,緊張不安的歐洲局勢也令國際優質資本處於徘徊狀態,而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國便又可大手筆收割一波優質資本了。所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美國在歐洲戰線都取得了勝利。
而在中東地區,美國則輸的很慘。可以說,美國在中東多個戰場已經鏖戰多年,但在2021年卻相繼在阿富汗、伊拉克以灰溜溜撤軍收場,同時敘利亞局勢也在俄羅斯的摻和下,使得美國丟了主導權。至於面對伊朗,美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而對其無可奈何。
至於美國在2021年打平的這條戰線則與中國密切相關。為什麼這樣說呢?可以看到,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極力拉攏印度,但中印邊境地區態勢整體平穩。而在臺海、南海問題上,美國連同盟友雖然小動作不斷,但局勢的主導權仍牢牢掌握在我們手裡。在美國大搞地緣博弈的背景下,中俄的關係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時,隨著中國不斷擴大與海合會成員國的經貿合作,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加。所以說,在中國這條線上,中美之間難分伯仲,只能說是打了個平局。
不過,對於2022年中美關係的預判,金燦榮教授則認為不容樂觀,直言不會是中美關係向陽發展的好年頭。同時,金燦榮教授也指出,2021年中國經濟增勢持續上揚,CPI比預計低1%,而美國的GDP雖然有5%的增長,但CPI卻已經達到了6.8%。在這一經濟資料的對比和中國整體實力處於將超未超美國的態勢下,就決定了中美關係已經處於最危險階段,而且兩國在2022年的競爭還將產生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