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記牛莊往事
碑,是一種刻上文字用來紀念事業、功勳、災難或作為標記的石頭。如墓碑,紀念碑等。墓碑是為老人亡故後刻寫的功德碑;紀念碑,是為紀念某個人物、某大事件或慶祝戰爭勝利而刻寫的石碑。
在鹽湖區上王鄉牛莊村村委會的碑亭裡就嵌鑲著幾塊很有教育意義且發人奮進的碑文。
一通是《丁丑大荒記》。
這篇碑文我很熟悉,早在三年困難時期我就給開張中學的學生們講過。這次,在牛莊讀到《丁丑大荒記》原文時,我的靈魂就更加萌動了,似乎看到了當年發生在牛莊的慘景:
那是光緒三年,除過三月下過一場微雨外,終年無雨。小麥微登,秋禾無收,饑荒遍地,臨汾、蒲州、解州、絳州尤甚。以往每石小麥只糶銀三兩有餘,這年卻糶銀漸長至三十二兩有零。物價飛漲,痛不欲生:白麵每斤賣錢上百文,饃每斤賣錢一百六十文,豆腐每斤賣錢四十八文,蔥、韭、蒜每斤賣錢三十餘文。無奈,人們只得吃樹皮,嚼草根,食沙土,吃石花。全村樹皮都被剝去,遍地已經挖成了荒墟。貓犬吃盡,何論雞豚,羅雀灌鼠,無所不至。房屋器用,給錢就賣。木器按斤賣,每斤一文。就連莊家戶的命根子,一畝地也只能換幾兩白麵、幾個饅頭。就是把家產賣光,也不能保其殘生。於是,就有賣兒賣女的,餓死的被食其肉的,甚至有父子相食與母女相餐的,較之易子而食、析骨以爨為尤酷。從當年九、十月到次年五、六月,強壯者搶奪亡命,老弱者溝壑喪生。道路相望,餓死者比比皆是。一家十餘口,活者則二三;一處十餘家,絕門有八九。據歷史記載,當時牛莊共絕戶一百七十二戶,餓死一千零八十四人,佔全村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慘悽之極,悲痛不已!
面對《丁丑大荒記》的碑文,我讀懂了“耕九餘三,耕三餘一” “以足食為先務” “以食為民天”的道理。我讀懂了“糧食對一個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美國和西方對中國不斷打壓和遏制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及時反擊”,“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此,建議黨政軍幹部都要重讀一下《丁丑大荒記》,時時考慮到糧食安全問題。
一通是《四九慘案記》。
那是80年前的1942 年 5 月 22 日,兩名漢奸來牛莊刺探情報,還順手牽羊,偷走了兩包袱老百姓的銀活和珍寶,被牛莊地下黨支部書記裴俊英和村長呂奎英發現後攔住去路盤問。漢奸拔腿就跑。裴俊英和呂奎英隨後就追,抓住了其中一個,另一個跑到上王后向日軍報告:“牛莊的八路,打死了我們一名弟兄。”
第二天(農曆四月初九)拂曉,日軍將牛莊團團圍住,把63名群眾騙至日軍在牛莊的駐地東關,將地下黨支部書記裴俊英和開明紳士裴長勝等5個人推到事先挖好的5個土坑跟前,然後用白布將他們的眼睛矇住。這時,裴俊英破口大罵,裴長勝也強烈反抗,還吐了漢奸一臉。
日軍惱羞成怒,立馬用馬刀砍掉了裴長勝的腦袋,其餘4人也被刺刀戳死,推進坑內。
在場的群眾,望著血淋淋的刺刀,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階級弟兄倒在血泊中,心中燃起了復仇烈火。
共產黨員呂小朝緊攥雙拳,高喊:“反正是死,拼了吧!”
這一喊,群眾被激憤起來了,一個個緊握拳頭向端槍的日本鬼子衝了過去。日軍頭目便揮起指揮刀,命令:“牛莊的百姓大大的壞了,八路的一樣,統統死嘍死嘍的!”
面對反抗的人群,日軍把呂小朝、程好收、裴文秀、呂官海、程金拴、裴朝娃、周保才、呂耀庭等10個共產黨員和王德山、王獻、裴彥章、裴成義、張群娃、張合娃、賈欽孝、賈欽廉、賈欽勝、程海明、程盡孝、程寬海、賈長髮、賈旦娃、呂歧山(四年級學生)、樊申、文俊夥等全部村民,一律趕到挖好的大坑前,有的用木椽打昏、打死,有的用刺刀捅死、戳死,統統推進坑內,還厚厚填上了一層土。
這個大坑有一人深,10多平方丈,被日軍殺害的63人中就有10名共產黨員。
“四·九”慘案,撼天動地,連老天爺也痛哭了七天七夜。逃避在外的群眾無法、也不敢回村收斂親人屍體,致屍首腐爛之極,最後只好憑著死者生前穿的衣服來辨認屍體。
正在人們辨認屍體之時,日軍又返回到牛莊,村民又害怕得躲藏起來,以致翻出來的屍體被堆放在東關大場上沒人照看,不少被野狗嘶咬得缺胳膊少腿,其慘狀目不忍睹。
牛莊村民遭“四·九”大屠殺後,大部分人都躲到親朋家,或者在鄰村高崖下挖洞棲身。眼看就到收割麥子了,村裡還是空蕩蕩的。日軍首領興田,害怕將來派不下糧食,就讓“維持會”將老百姓都叫了回來。然而,夏收還未結束,日軍就派來40輛大車,把老百姓碾好的麥子幾乎搶得一乾二淨。
自此,日軍燒、殺、搶、淫,無惡不作。據統計,日軍在牛莊先後放過八、九次火,大的有3次,其中1941年農曆臘月初五是最慘烈的一次:全村120戶人家,除5戶人家的房子沒燒外,其餘100多戶全被燒光。村中的9座戲臺,6座大廟,9座小廟,4處祠堂,計300多間房子,全部付之一炬。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五年,日軍就襲擾過牛莊27次,殺死無辜百姓90餘人,搶走牲畜400餘頭,燒燬、搶走糧食180多萬斤,燒燬房子1000多間, 搶走的財物無法計數。
俗話說,有播種就有收穫。播種的是仇恨種子,收穫的是抗日烽火。於是,1943年5月,中共太嶽條西地委在牛莊宣佈成立了稷麓縣抗日縣政府和稷麓縣抗日遊擊支隊。當時,牛莊只有800口人,共產黨員就有20名,參加抗日遊擊支隊的95人,為國捐軀、被追為烈士的就有18人,這就驗證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真理。
為此,二00二年農曆四月初九牛莊村黨支部、村委會及全體村民為四九慘案立了一通碑,碑題是《四九慘案記》。碑文稱,“……一九四二年農曆四月初九,日軍偷襲村莊後,將我村六十三名青壯年同胞騙至東關麥場,或刺死或活埋,其暴行慘絕人寰。我遇難同胞面對倭寇破口痛罵,高呼口號,跳崖逃跑,不畏強暴,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日月輪迴,彈指六旬。為警策後世,不忘民族恨,慰籍忠魂,特樹碑以記。願牛莊兒女發揚革命老區光榮傳統,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愛黨愛國,興我家園。”
果然,老區牛莊發揚革命老區光榮傳統,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把牛莊建成了一個聞名遐邇的小康村,還被命名為“鹽湖區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和“山西省首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一通是革命烈士紀念碑。
這塊紀念碑上,刻寫了陳振熊、韓清貴、呂克善、呂岐水、呂文傑、呂彥奎、呂銀玉、呂志軒、呂志義、呂子忠、裴多凱、裴貴生、裴康民、裴起身、裴穩安、王富德、宇天才、程子榮等18位烈士。把每個烈士的入伍時間和因為什麼事在那個地方光榮犧牲都刻寫的清清楚楚,讓這18位烈士為民犧牲的英雄事蹟永載史冊,讓牛莊的後代都能接過革命接力棒把我們偉大的 祖國建設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當我離開牛莊時,我還記著碑文前面的那段話:“憶往昔,中華受列強欺辱,億萬斯民掙扎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共產黨撥烏雲掃陰霾,御外侮除內患,拯民救國,紅旗高擎。牛莊熱血青年踴躍參軍,浴血奮戰,建立根據地,橫掃日偽頑。先後在我黨政軍各部門工作者近百人,其中十八名烈士血酒疆場,為國捐軀,如今昇平盛世,國泰民安。生者當飲水思源,緬懷先烈,繼承遺志,共建美好家園。”
這就像一個“座佑銘”一樣,永遠激勵著牛莊人民的前進步伐!
為此,建議所有村“兩委”都在自己的村裡建立一個“革命紀念碑”。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予以刪除)
作者簡介:王志英, 筆名魯峰 ,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 。曾任原運城市委(今鹽湖區)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