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里蘭卡廣為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五百多年前,錫蘭國(斯里蘭卡的古稱)出了一位非常精明能幹的王子,名為世利巴交剌惹,他在一次邂逅中與一位美麗的平民姑娘相愛,兩人還定下了婚約。
不過,老國王為了鍛鍊他,就派他作為使者出訪了遙遠的中國,準備讓他歷練後回來繼承王位。然而,王子這一去卻再也沒有回來,國王的王位最後只好傳給了外甥,只留下那位平民姑娘一直苦苦等待著王子,直至孤獨老去。
這個動人的傳說感動過無數斯里蘭卡人。但有意思的是,這個故事卻並非是無稽之談,在斯里蘭卡的歷史上,真的有世利巴交剌惹王子其人其事。而且在1986年時,前來中國訪問的斯里蘭卡代表團還向我國提出過請求,希望我國政府能夠幫忙尋找世利巴交剌惹王子的後人。
應下斯里蘭卡的請求後,我國政府便開始積極尋找有關於世利巴交剌惹後人的線索。但苦於人海茫茫、時間久遠,尋找工作一時得不到進展。直到1996年,隨著考古隊在閩南發現了一處名為“世家坑”的墓群,這項工作才得到了突破性進展,一位名為許世吟娥的女子自稱是世利巴交剌惹王子的後裔,要求考古隊終止對“世家坑”的探索。
那麼,這位許世吟娥,到底是不是錫蘭王子的後裔呢?世利巴交剌惹在中國,到底又經歷了什麼而導致無法回國呢?
本期文章,帶您瞭解。
時間要回到1459年,據記載,錫蘭國王世利巴來耶為了增進與中國的交流和友誼,特意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剌惹前往中國朝貢。此行不僅派了親兒子出使,還攜帶了大量金銀珍寶,由此可見錫蘭國王的誠意之滿。
一行人歷經顛簸後終於從福建泉州登陸,時任泉州港督的鄭遠得知世利巴交剌惹的到來後親自相迎,並且還向泉州知府討來兵馬,一路護送錫蘭王子進京面聖。這個鄭遠正是大航海家鄭和的侄子,他曾兩次隨從鄭和下西洋,在錫蘭時與世利巴交剌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鄭遠的陪同下,世利巴交剌惹受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接見,看到錫蘭國王的誠意後,朱祁鎮非常高興,不僅回贈了不少財物,還特許錫蘭王子在大明居住一年,以盡地主之誼。後來得知錫蘭人信奉佛教。朱祁鎮還特意將一尊珍藏的觀世音菩薩瓷像送給了錫蘭王子,以此來見證兩國友誼。
然而,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後,一直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錫蘭王子很快就受不了冬天的嚴寒,並因此患上了惡疾。儘管皇帝派了最好的御醫給他醫治,但始終難見成效,甚至還愈發嚴重。
眼見錫蘭王子病情不斷惡化,鄭遠十分著急,於是他建議世利巴交剌惹前往氣候更加溫暖的泉州養病。最後,世利巴交剌惹強撐病體嚮明英宗請了辭,跟著鄭遠到了泉州。
不曾想,錫蘭王子一病就病了整整六年。在此期間,世利巴交剌惹一直住在鄭遠的府邸之中,好在鄭遠的悉心照料和全力幫助下,世利巴交剌惹終於擺脫了病魔的困擾。
大病初癒,世利巴交剌惹自覺出國時日太長,便迫不及待向鄭遠告辭,準備返回國內。然而,就在臨行之際,一場變故卻突如其來。原來,錫蘭老國王突然病逝,一時王國無人繼位,其外甥巴羅剌達乘機發動政變,奪取了原本屬於世利巴交剌惹的政權。
而且,生性狠毒的巴羅剌達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不惜殺掉了老國王的所有子侄,為了斬草除根,他還派人前來中國尋找世利巴交剌惹的下落,準備除之後快。這下,世利巴交剌惹可謂有家不能回了,他只能暫時放棄回國的打算,繼續留在中國避難。
得知世利巴交剌惹的變故後,鄭遠非常同情,但卻無力援助。為了保護這位錫蘭王子,他命人秘密在泉州城郊購置了一處住宅,讓世利巴交剌惹前往那裡居住,以此來躲避巴羅剌達的追殺。
就這樣,一位原本風光無限的王子,突然落魄到在異國他鄉都要東躲西藏的地步。但陷入絕境的世利巴交剌惹只能憂憤交加,日日對著故國的方向思念。
後來,世利巴交剌惹還派過心腹回國打探情況,但隨著心腹一去不回,他清楚,十有八九是遭到了巴羅剌達的迫害。於是,從那以後,世利巴交剌惹不得不決定在泉州定居。而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也為了躲避來自錫蘭的追殺,他取了自己名字的第一個讀音作為中國姓氏。從此,一個名為“世”姓的望族,開始在泉州開枝散葉。
而且,世利巴交剌惹還立下了一個祖訓,那便是任何世家子嗣不得暴露自己錫蘭皇室的身份。這個秘密,也成為每個世家後人共同守護的責任。
不過,這個被世家人世代奉為了“旨意”的秘密,終究還是在世利巴交剌惹第十八代後裔——許世吟娥的手中,被迫得到了公開。
上文我們講到,斯里蘭卡向我國提交尋找錫蘭王子的訴求後,我國相關工作人員就一直在努力尋找。根據文獻記載,專家們甚至找到了泉州籍兩位姓“世”的舉人。要知道,在錫蘭王子落戶泉州之前,這裡是全然沒有關於“世”姓的記載的。由此可以斷定,那兩位舉人一定都是錫蘭王子的後代。
只不過,有相關記載的典籍太少,也沒有可用的族譜參考,尋找工作一直都是斷斷續續,無法取得突破。
但這時,泉州市一位名叫劉志成的文史學者,卻給專家們帶來了好訊息。
劉志成是一名考古愛好者,他業餘時間總喜歡到處轉轉,希望能夠有所發現。而1996年的一天,在一處石板橋下面,他果真就發現了一塊上了年代的碑,上書“世家坑”三個大字。這三個字,讓對錫蘭王子有所耳聞的劉志成意識到,其後人的秘密,很可能會透過這個發現而得到揭示。
接到劉志成的報告以後,泉州專家立即就組織了人手對“世家坑”進行清理。經過清理後,人們在大量墓碑上發現了神秘圖案,且很多墓碑上都刻著“錫蘭”的字樣。
透過與斯里蘭卡專家的聯絡,考古人員得知,墓碑上的圖案正是錫蘭皇室的圖騰。而且其中一塊墓碑上,還鐫刻著“使臣”二字,經考證,這正是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剌惹的墓塋所在。
“世家坑”被發現後,很快就在泉州乃至整個福建省引起了熱議,這時關於錫蘭王子的傳說,也開始被廣大中國人民知曉。為了尋找錫蘭王子的後裔,泉州還登報公開尋找世家後人,但可惜並沒有得到回應。
就這樣又過了兩年,直到1998年的一天,《泉州晚報》釋出了一篇報道,內容主要為批評考古破壞世家坑墓地。誰知,就在報道發表後的第二天,就有讀者打來電話,表示世家坑墓地是她家的祖墳,她表示對考古隊破壞其祖墳一事提出嚴重抗議。
很快,記者就聯絡上了這位群眾,並得知她的名字叫做許世吟娥。而後,中斯兩國專家都聞訊而來,經考證,雖然許世吟娥並非“世”姓,但她確實是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剌惹的後代無疑。算起來,許世吟娥該是第十八代子孫,妥妥的錫蘭皇室公主。
此訊息一出,在錫蘭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一時間邀請許世吟娥回國的呼聲絡繹不絕,就連斯里蘭卡總統都親自發來了邀請函。可是,許世吟娥身上還有太多的秘密沒有解開,關於她的身世一事,依舊還存在不少疑點。
比如她為什麼不姓“世”?又為何會突然承認自己的身份?這些謎題,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都無不關心。
許世吟娥,原本只是泉州市內一條著名的旅遊商品文化街上的商鋪老闆,平日裡經營些古玩和工藝品。如果不是“錫蘭公主”的身份,她看起來就與普通的閩南人無異,興許誰也不會把她和皇室後裔聯絡起來。
而許世吟娥也熱衷於過平淡的生活,就算在報紙上看到政府尋求錫蘭王子後人的訊息後,她依舊不為所動,只想潛心守護著自己家族的秘密。
但是,“世家坑”被發現後,她開始著急起來,可她還是不願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得知世家坑遭到破壞以後,她自覺犯了閩南人家的大忌,所以這才忍無可忍,被迫亮明身份,為的就是避免自家的祖墳免遭破壞。
“世家坑”距今,已經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數百年來世家一直是泉州望族。可是,世家雖是大戶,但人丁卻一直不興旺,等傳到許世吟娥高祖母這一代時,更是無一男丁。眼看就要香火難繼,沒辦法,其高祖母只好招了當地一名許姓男子做上門女婿,不久後生了一個兒子。
由於世家和許家都是獨丁,為了延續香火,從此泉州這一支“世”姓便改為了“許世”,並一直延續了下來。
到許世吟娥祖母一代時,正值我國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祖母於慌忙中燒掉了記載著世家歷代族人資訊的族譜。而且當年英宗皇帝朱祁鎮親賜、世家人代代相傳的那尊觀音像,也被她摔碎扔掉。
1975年許世吟娥出生後,祖母常常會自言自語說起祖上的事,但箇中緣由卻從不對小吟娥說起。直到長大後,許世吟娥才從母親那裡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但同時接到的,還有守護祖輩秘密的重任。
不過,為了保護祖墳,許世吟娥不得不打破祖訓,亮明瞭身份。而結果好在如她所願,在確定了她的身份後,有關部門叫停了對世家坑的考古工作,就連已經送入博物館的墓碑,也被悉數送了回來。
原本平凡的許世吟娥搖身一變,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錫蘭公主”,她的生活也由此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就在錫蘭王子後人被發現的訊息傳播開後,不少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世”姓後人都慕名來到泉州,與許世吟娥一同追根溯源,這些都使得她的生活頓時忙碌了起來。
其實,世利巴交剌惹王子的後裔並不只有許世吟娥家族一支。相傳到第四世時,世家共生育三個男丁,後分為了“天、地、人”三房。許世吟娥一支,正是長房後人。至於其餘兩房的後人,基本上都已經搬離了泉州,他們有去東南亞經商的、有遷居臺灣的,分散在了各地。不過,儘管天各一方,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儲存著同一個秘密,即自己是錫蘭王子後人的秘密。
2002年,斯里蘭卡方面再度派遣了一支由考古學家和政府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期間他們拜訪了許世吟娥,並深入研究了“世家坑”古墓群。最後,斯里蘭卡代表團再一次確定了許世吟娥的皇室公主身份。不久後,斯里蘭卡政府正式向許世吟娥發出了邀請,希望這位“流亡”在外的“錫蘭公主”,可以“回家”看看。
對於許世吟娥來說,雖然對斯里蘭卡這個國度非常陌生,但考慮到自己的身世,她還是想去看看那個養育了先祖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很快,許世吟娥便與泉州“海交館”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工作人員組成了代表團,正式踏上了那片陌生的“故土”。
得知“錫蘭公主”要回國“探親”後,斯里蘭卡民眾非常高興,大家自發為許世吟娥一行準備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特別是許世吟娥一行抵達斯里蘭卡的那天,現場有無數人慕名而來,大家都想好要一睹世利巴交剌惹王子後人的風采。
除了民眾熱情外,斯里蘭卡政府也對許世吟娥的到訪格外重視,甚至不惜動用國家最高規格禮遇來接待。可以說,許世吟娥到訪斯里蘭卡引起的關注,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個國家元首。
許世吟娥來訪期間,斯里蘭卡政府為她安排了相當周密的行程,每到一處觀光,皆有部長級的官員作陪,代步工具也全是豪車。此外,斯里蘭卡媒體還對許世吟娥一行進行了跟蹤報道,那段時間斯里蘭卡的電視和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這位“錫蘭公主”的新聞。
作為一個從小就在普通家庭里長大的女性,許世吟娥哪裡見過這般大的陣仗,她和丈夫每到一處,都會有當地的貴族和民眾前來拍照合影,這些都讓她感到極度的不自在。好在,十天的斯里蘭卡之行很快就結束了,她如釋重負般回到了國內。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回國之際,許世吟娥還受邀參觀了斯里蘭卡的國家公園。公園裡有一排相當特殊的樹木,被稱為“國際友誼樹”。每每有外國元首訪問斯里蘭卡,他們都會受邀到公園裡種上一顆樹苗,這也幾乎成為了斯里蘭卡的一項特殊禮遇。
許世吟娥同樣獲得了這項特殊禮遇。在一眾斯里蘭卡官員的注目下,她親手種下了一株從泉州帶來的小樹苗,併為之取名為“中斯友誼常青樹”。而就在這株小樹的兩側,佇立的正是美國總統小布什,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等人種下的友誼樹...
從斯里蘭卡返回泉州以後,那場特殊的旅行給許世吟娥帶來了相當大的衝擊。她很難忘卻斯里蘭卡人民對她的熱情,這也讓她對自己的“公主”身份產生了強烈的認同。從那以後,許世吟娥便開始致力於中斯友誼的維繫和發展,逐步化身為了兩國和平使者。
在她的努力下,泉州市還於2009年與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結為了友好城市,這也宣示著兩國數百年以來的親密友誼再度得到了昇華。
值得指出的是,許世吟娥的生活在其身份揭示後雖然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但她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特殊,她依舊是照常開門做生意,過著一個平凡中國人最愜意的日子。
而且,斯里蘭卡還曾多次向許世吟娥發出過回國邀請,表示只要她回到斯里蘭卡定居,那麼就恢復她錫蘭皇室的身份,享受她作為皇室公主應有的待遇。
不過,面對如此極具誘惑的邀請,許世吟娥卻並沒多加考慮就拒絕了,在她看來,自己從小在中國長大,身上流的是中國人的血脈,所以中國才是她的故鄉。至於自己身上流淌的錫蘭皇室的血脈,她如此表示:既然當初自己的祖先選擇在中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那麼這裡就是她的家,她的血脈之地。
時至今日,許世吟娥依舊在泉州過著平淡的生活。在父親和兄弟相繼移民香港的情況下,她還是堅守了下來,守護著“世家坑”,守護著那片世家人時代生息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