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文章關於體格檢查的內容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和共鳴,那麼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為什麼體格檢查不被重視?其深層原因有哪些?
可以說,導致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全球共性的問題,有些則是有中國特色的情況。全球共性的問題包括:
首先,教學模式的轉變:曾經有一段時間,"住院醫生 "實際上是住在醫院裡,這樣他就可以透過完全沉浸的方式學習他的技能。完全浸入式學習的一部分是在住院醫生觀察和學習老醫生的身體檢查技能。在每次出診後,帶教醫生會與住院醫生、實習生和學生一起看望每個新入院的病人。他們會一起回顧病人最初的表現,然後檢查病人,回顧團隊注意到的(或沒有注意到的)重要的身體發現。這些非結構化的、非正式的 教學課程,是教授體檢和病人護理的主要方法。
但是,現在一些與教育完全無關的趨勢已經侵蝕了這些傳統。首先,不斷上漲的住院費用將工作重點放在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上,導致很多有教學意義的病例醫學生無法接觸到。例如,1980年時美國醫院的平均住院時間超過了一週,可是到了2004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三天多一點。在國內,雖然數字沒有這麼誇張,但是短頻快的節奏下,進行床邊教學的機會更少了。我們可以說這是醫療經濟的勝利,只是它可能是以犧牲教育為代價的。病人進進出出醫院的速度太快了,住院醫生無法學習。
其次,醫療文書工作的增加和醫院工作的安排不可避免地影響了醫生與病人相處的時間。例如,不斷增加的文書工作,加上執行緩慢的電子病歷系統,讓人們很難靜下心來與病人交流。還有我們日常工作制度安排,例如在每家醫院,護士們都會催促醫生們要在上午11點,最少不晚於12點以前將醫囑開出,這當然是因為藥房和配液中心的要求。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體格檢查只能是早早了事,難以做到認真細緻。
第三,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和客觀結果。體格檢查即使再高水平的醫生,也很難保證100%的準確,比如聽心臟雜音,人耳的辯識度絕對無法和心超這種直觀的動態的影像相媲美。觸膜淺表淋巴結和甲狀腺結節也遠遠不如超聲提供的細節豐富。因此,在恐懼體檢漏檢的心態中,讓儀器檢查替代常規體檢也就成為了很多人最終的選擇。
屬於中國特色的情況有:
第一,醫院內病房環境對於查體的影響。如果大家關注每天新聞,可以看到美國醫院內基本上是一人一間,就算是ICU也常常是單間,這種環境下一來保障了患者的私密性,二來也能讓體檢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但是我們國家大多數病房都是多人房間,體格檢查很容易受到干擾。我到一些基層醫院,查房的時候病人還開著電視機,都不要說查體了,連基本的對話都會受干擾。
第二,查體的意義在哪裡,我們的教科書沒有說清楚。大家先不要忙著拍磚,我問一個問題:如何透過體格檢查來判斷患者是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我問過很多醫生,但答案都讓我不滿意,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也因為書本上就沒有說。於是乎我們只要一看到患者有II型呼衰,恨不得馬上就給病人用上全身激素,也不管是不是有使用激素的適應證,甚至還會教條地拿書本上的話來做論證。拜託,你連診斷都搞錯了,還在那跟和我說激素是用五天,還是十天?這個話題以後專門和大家探討一下。
第三,體格檢查不值錢。是的,特別是在國內,每天的查房費和診療費多年未變,由於醫生的基本功不值錢,那麼自然會尋求能用定價來衡量的儀器檢查,於是為什麼病人來醫院要做大量檢查,有一部分原因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