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在兒科門診,醫生經常聽見家長說“我孩子下面鼓了個包”,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腹股溝斜疝。斜疝發病率不低,可達4%,多數為男孩發病,大眾常將其稱為“小腸氣”“疝氣”。
“疝氣”是怎麼來的呢?
男性胎兒在胎齡第8-9個月時,睪丸從腹膜後間隙降入陰囊時,腹膜隨睪丸下降而形成鞘狀突,一般來說,在胎兒出生前後,鞘狀突就會完全閉合。
不過,部分早產兒或患兒可能會有先天性的鞘狀突未閉,這是斜疝形成的解剖基礎;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遇上咳嗽、便秘等導致腹內壓增高的情況,腹腔內的臟器就可能透過鞘狀突下降至陰囊,形成“疝氣”。
鞘狀突未正常閉合,有哪些後果?
- 未閉合鞘狀突較小時:鞘膜積液
腹腔內的液體流到陰囊,可以引起陰囊增大,我們稱之為鞘膜積液,白天活動後明顯,夜間睡眠後減小,很多新生兒存在陰囊較大的情況,多數就是這個原因。
鞘膜積液有一定的機率自愈,因此可以觀察到1歲左右,最晚不超過2歲,在此期間應就醫,遵醫囑觀察或治療。
- 未閉合的鞘狀突較大時:腹股溝斜疝
腹腔內的臟器下降,就會形成腹股溝斜疝,因為最多見的是小腸,又稱“小腸氣”;女孩則多是卵巢和輸卵管。
斜疝表現為腹股溝處的腫物,孩子哭鬧時出現,安靜時消失。由於就診時不一定正好出現症狀,醫生會主要依靠查體或是B超輔助來檢查。在此,提醒家長們,在孩子出現症狀時,可以對患處拍照留存,以幫助醫生快速診斷。
- 最嚴重的可能:嵌頓疝
如果掉下來的臟器不能自行復位,而是停留在疝囊內,就會形成嵌頓疝,這是小兒腹股溝斜疝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併發症,若未能及時處理,就可能造成疝入的臟器缺血壞死。
斜疝自愈可能性小,通常醫生都會建議觀察到孩子6月大後,就安排手術,如果出現反覆嵌頓,更要提前手術,避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