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呼氣性呼吸困難且伴有哮鳴音,胸悶咳嗽,可自行緩解或治療後緩解,哮喘的發作給患者身體和心理都帶來極大痛苦。中醫認為哮喘產生的最重要病理因素是“痰”,哮喘之所以反覆發作,不易治癒的原因就在於“痰”在作怪。在千年的實踐中,中醫有許多對於哮喘的治療經驗,膏方是中醫傳統的古老劑型之一,近年來的臨床實踐也證實膏方在防治支氣管哮喘方面有較好的療效,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中醫是如何認識和治療哮喘:
病因病機
支氣管哮喘屬於中醫“哮病”的範疇。中醫學認為哮喘產生的最重要病理因素是“痰”。“痰”的概念,狹義者是指咳嗽時咯吐出的白色或黃色的液體;廣義者是指一種“無形之痰”,是病理產物。中醫學認為哮喘之所以反覆發作,不易治癒的原因就在於“痰”在作怪,並把它稱為是“夙根”。在哮喘急性發作時,由於“痰”受到外邪的引觸,痰隨氣升,阻塞氣道,肺氣宣降失常,而出現痰鳴如吼、呼吸困難,為實證。如果哮喘反覆發作,正氣必然受到損害,就會出現肺、脾、腎三髒的虛證。中醫學認為引起哮喘的常見病因有以下三項:
1.外邪侵襲
如感受風寒或風熱之邪,邪蘊於肺,或吸入異味氣體、花粉、煙塵等,導致肺氣失宣,水溼停聚,痰溼內生而致哮。
2.飲食不當
如飲食生冷,或嗜食酸鹹肥甘,或進食海鮮蟹蝦等發物,以至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上幹於肺,壅塞氣道,而致誘發。
3.體虛病後
如先天不足,體質素弱或病後體虛。以上原因既是引起哮喘的重要病因,也是引起發病的誘因,如氣候突變、情志失調、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等均可誘發,其中尤以氣候因素為主。
治療常用中成藥
1.平喘丸
主要成分:款冬花、杏仁、半夏、五味子、桔梗、麻黃、生石膏。
功效主治:主治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一袋(6克),每日兩次。
2.橘紅丸
主要成分:橘紅、貝母、麥冬、桔梗、紫蘇、款冬花、甘草。
功效主治:清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氣喘等。
用法用量:每次1丸,日服二次。
3.哮喘沖劑
主要成分:由麻黃、牛蒡子、紫蘇、桑白成、半廈、旋覆花。
功效主治:主治氣管炎、咳喘氣急等。
用法用量:每次20g,每日2次。
膏方調理
1.八仙膏
組成:生藕汁、生薑汁、梨汁、蘿蔔汁、白果汁、竹瀝、蜂蜜、甘蔗汁各等份。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痰熱咳嗽,咳嗽痰多,色黃等。
治療特色:本方純屬生津養液、清熱化痰之品,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咳嗽氣急、咳痰黃稠者最為適宜。方中生藕汁《滇南本草》謂“多服潤腸肺,生津液”,佐以蜂蜜、甘蔗汁,其效尤著。竹瀝性寒,味甘,有較強的清熱化痰的作用,常與生薑汁同用。薑汁性溫,既可防竹瀝的寒性損傷脾胃,又能增強竹瀝化痰的功效。白果汁有斂肺止咳、降氣化痰的作用,一般用於咳嗽氣急較劇的證候。梨汁、蘿蔔汁潤肺清熱、祛痰平喘。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對痰熱型的支氣管哮喘有較好療效,藥性平和,可以久服。
2.延年天門冬煎
組成:生天門冬汁,貝母,紫菀,通草,百部,白前,橘皮,人參,炙甘草,生地黃汁,蜂蜜,牛酥,白糖,杏仁 (去皮尖)。
功用:養陰補肺,止咳化痰
主治:陰虛咳嗽,咳痰短氣、胸悶氣促等。
治療特色:肺為嬌髒,既易氣虛、又易陰傷,若氣陰不足,肺失宣肅則咳喘氣喘頻發。故此方以天門冬、生地、人參、甘草、蜜、糖、酥養陰補肺為主,橘皮、白前、貝母、紫菀、杏仁、百部化痰止咳為輔,通草洩熱為佐。全方共奏養陰補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對於支氣管哮喘肺氣陰不足者尤為適宜。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於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贊,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