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一天,濟南軍區煙威警備區軍區大院,一位年輕的哨兵像往常一樣站在門口執勤。這時,從遠處走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農,衣服破舊,行色匆匆。
老農來到軍區大院門口,躊躇了好一陣,終於鼓起勇氣,向哨兵詢問:“同志,我有一位戰友住在裡面,你能不能行個方便,讓我進去看望他?”
戰友?哨兵變得警覺起來,大院裡住著的,都是煙威警備區的重要領導和他們的家屬,如果是他們的戰友,那一定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可眼前的這位老農,實在看不出有何身份。出於對軍區大院的安全考慮,哨兵拒絕了這位老農的請求,並善意地提醒他:“老人家,您首先要和您的戰友取得聯絡,接到指示後,我才能放您進去。”
老農的神情變得侷促起來,他本以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卻被攔了下來。當然這並不是哨兵的錯,他也當過警衛員,知道保衛人員的職責就是保衛領導的安全,對於身份沒有得到核實的人,是不敢貿然把他放進去的。
可是自己拖著一條傷腿,千里迢迢來到軍區,如果這次沒能見到戰友,恐怕會留下終身遺憾。儘管哨兵不放行,老農還是在門口徘徊著,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機會。
正在這時,一位身著一身筆挺軍裝的中年男子出現在軍區門口,哨兵看到這位軍人,立刻敬了一個軍禮,高聲喊道:“司令員好!”
司令員?哨兵的喊聲吸引了老農的注意,他拖著一條傷腿來到這位司令身前,經過仔細辨認後,用激動的語氣詢問道:“您是範團長吧?”
“您是?”從抗美援朝戰場回來後,已經很少有人稱呼他為“範團長”了。
“我是您手下的兵啊!”,老農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裡掏出一個紅本本,交到司令的手上。
司令接過這個紅本本,翻開一看,頓時感覺到痛心和無奈。這是一本《傷殘軍人證》,其中寫道:李海平同志,在服現役中因公致殘,特發給此證。在所屬部隊一欄中清晰地標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11師335團,正是他當年率領的“英雄團”!而他“範天恩”的名字,也隨335團一起揚名國內外!
“李海平......”看著這個熟悉的名字,範天恩一時感慨萬千,緊緊握住李海平的手,噓寒問暖。
由此,李海平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
隨38軍入朝,打響飛虎山阻擊戰
李海平出生于山東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如果沒有戰爭,他會像父輩一樣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然而這一切被日軍的入侵打破了。1937年,日軍來到山東,在這片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挽救山東局勢,八路軍東進支隊挺進山東,建立敵後根據地,李海平和範天恩這兩個山東漢子先後參了軍。
不過相比範天恩的成長速度,李海平要緩慢一些。國共內戰時期,範天恩擔任東北民主聯軍一縱警衛營營長,李海平則當了範天恩的侍衛,兩人第一次成了上下級的關係。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中,李海平立下大功,並且得到總政治部的嘉獎。
解放戰爭取得勝利後,年近40的李海平離開部隊,回到家鄉娶妻生子。然而正當他準備享受退伍生活時,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了。在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李海平再次入伍,成為38軍11師335團警衛連的一名戰士,奔赴朝鮮作戰。
38軍是解放軍的王牌部隊,戰鬥力在軍中首屈一指,因此被作為第一批部隊派往朝鮮前線。不過在第一次戰役中,38軍的表現並不好,因為放跑了美軍“黑人團”,彭德懷司令員甚至直言梁興初軍長是“鼠輩”,要“揮淚斬馬謖”。38軍能拿得出手的,是飛虎山阻擊戰,範天恩率領335團,在飛虎山堅守了五天五夜,為志願軍主力在朝鮮西線戰場包圍敵人贏得了時間和戰機。
1950年11月4日,335團奉命保衛老虎山。老虎山地勢險要,扼制平壤-滿浦鐵路,是敵人南逃的必經之路。335團趕到的當天,敵人就在數百架飛機和60餘門火炮的支援下向老虎山陣地發起猛烈進攻。335團在缺糧少彈,連續作戰十分疲勞的情況下,憑藉臨時修築的簡易工事擋住了敵人一輪又一輪進攻,在飛虎山上整整堅守了五天五夜,打死打死敵人1800餘人,完成了艱鉅的足阻擊任務,順利撤出了戰場。
美軍得知335團撤出後,立刻組織兵力在335團的必經之路上進行伏擊。作為警衛連的一名戰士,李海平在行軍途中突然發現地上有一個罐頭盒子。他敏銳判斷出這是美軍吃剩的罐頭,附近可能有美軍的伏兵,於是立刻向團長範天恩作了彙報。
範天恩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派出偵察兵前去偵查,果然發現了美軍的動向。範天恩於是決定適時的後退,躲過了敵人的陷阱。可以說,正是李海平的這一發現,挽救了335團,在這支英雄的部隊得以在後來的戰場上大顯神威。
血戰松骨峰,不幸負傷
1950年11月7日,在第一次戰役取得較大戰果後,志願軍一鼓作氣,發起第二次戰役,一舉將戰線推進至三八線,徹底扭轉了戰局。在第二次戰役中,以松骨峰阻擊戰最為慘烈,影響意義最大,也讓335團和範天恩的名字載入史冊。
第二次戰役打響後,在我軍凌厲的攻勢下,一萬多名美軍南逃,為了營救這部分南逃的美軍,敵人派出三個師進行救援,松骨峰是他們的必經之地。如果讓這兩股敵軍會和,將為戰役的展開帶來巨大麻煩。於是,38軍軍長梁興初命令離松骨峰最近的335團進入防禦陣地,阻擊敵人的援軍。
範天恩只有一個團的兵力,敵人卻有整整三個師,且裝備後勤遠勝於我軍。在如此不利局面下,範天恩率部急行軍到松骨峰,隨後進行緊急動員,就算戰至最後一人,也要守住陣地,戰鬥一觸即發。
很快,335團主力部隊3連就抵達松骨峰北側的無名高地,然而戰士們還未來得及修築防禦陣地,敵人要飛機大炮坦克齊上陣,發起了猛烈進攻。在敵人的炮火攻擊下,松骨峰儼然一片焦土,連石頭都烤成了熱的。
面對敵人整整一個機械師的進攻,3連的戰士們沒有絲毫膽怯,不停地用手中的機槍和手榴彈招呼敵人,死死釘在陣地上,十幾個小時不曾後退一步。戰鬥結束後,3連全連百餘人只剩7名戰士倖存,戰鬥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李海平所在的警衛連雖然不是主力部隊,但由於戰況膠著,警衛連的戰士們也被動員起來,和其他連的戰士們同心協力,粉碎了敵人多次進攻。
李海平英勇作戰,打死了好幾個敵人。然而在激戰中,他的右腿連中三彈,頓時血流如注,險些昏迷過去。由於李海平傷勢過重,不適合再投入戰鬥,團裡的衛生員緊急把他抬下戰場,送到後方的一戶朝鮮農家療傷。
松骨峰一戰,335團揚名天下,38軍也一掃第一次戰役時的鬱悶。得知38軍戰況後,彭德懷高呼“38軍萬歲”,“萬歲軍”由此誕生,成為志願軍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幟。
再見戰友,老兵不朽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李海平跟隨志願軍回國。此時的他腿部患有殘疾,無法繼續留在部隊,只要拿著一本傷殘軍人證和轉業費回到家鄉,在組織的安排下進入當地一個工廠工作。
工廠的領導知道他是去過朝鮮的退伍老兵,因此對他十分照顧。他自己也十分努力,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然而由於腿部的殘疾,李海平年齡漸大後,無法再勝任工廠的工作。領導心疼他,給他安排了打掃衛生的工作,待遇不變。
然而面對這樣的優待,李海平選擇了婉拒,他不能佔國家的便宜。於是他離開了工廠,回到家鄉過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務農生活。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李海平從不抱怨,他總是說:“和那些犧牲了的戰友相比,我這點苦算得了什麼!”
說到此處時,李海平就會想起在松骨峰犧牲的戰友,以及那些在戰場上倖存,卻未能再次謀面的戰友。直到1970年,李海平無意間得知,自己曾經的戰友、老團長範天恩在濟南軍區煙威警備區當司令員,於是他取出自己珍藏的傷殘軍人證,拖著年邁的身軀,來到軍區大院門口,希望能再見範天恩一面。
李海平的故事講到這裡,門口站著的哨兵聽得瞠目結舌,他想不到眼前這位老農竟是曾經與司令員並肩作戰的老兵,一時緊張得說不出話來。這時還是範天恩提醒他:“還不趕快敬禮!”
哨兵這才反應過來,向李海平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李海平見狀,顫顫巍巍地抬起右手,也向哨兵回敬了一個軍禮。
這是兩代軍人的交替,更是老兵和新兵之間的惺惺相惜!
隨著時局的變化,抗美援朝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越來越多老兵的事蹟被提及。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的貢獻,向老兵致敬!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