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過緊日子是預算安排的長期指導思想。2021年以來,財政部不折不扣地落實有關要求,構建過緊日子長效機制。同時,把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以下簡稱“三保”)作為預算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較大幅度增加中央對地方財力支援的基礎上,強化地方責任落實,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切實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節支保重點成效顯著
2021年,財政部繼續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推動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透過節支促進財政收支平衡,保障重點領域支出需要,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控制中央部門支出,在2020年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的基礎上,2021年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進一步大幅壓減非剛性、非重點專案支出和公用經費,重點專案和政策性補貼也按照從嚴從緊、能壓則壓的原則稽核安排。
在預算從緊安排的同時,財政部還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嚴格執行全國人大批准的預算,嚴禁無預算、超預算撥款。
對於“三公”經費預算,堅持從嚴從緊核定。據介紹,近兩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累計下降36%。同時,加強對“三公”經費支出事項必要性、合理性的稽核,強化“三公”經費執行管理。
“堅決取消無實質內容的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等活動,嚴格控制車輛報廢更新,切實降低公務用車執行成本。”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財政部還在構建過緊日子長效機制方面下功夫,按季評估中央部門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的情況,督促部門認真整改年底突擊花錢等問題;督促地方和部門嚴格執行各項經費開支標準,嚴禁擴大範圍和提高標準,並要求地方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過緊日子執行情況的評估,確保不反彈。同時,嚴禁地方違規建設政府性樓堂館所或建設政績工程、形象工程。
過緊日子有一個突出表現,即各級財政大幅度壓縮了一般性支出,這在全國不少地區的“財政賬本”裡都有所體現。
2021年以來,山東省各級財政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省直部門公用經費壓減了20%,省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實現了“八連降”。2021年,省級預算日常公用經費定額標準、業務類運轉專案、“五項經費”(即“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規模分別壓減20%、20%、30%,並嚴控辦公用房維修改造、公務用車購置、新增資產配置,騰出財力保重點支出。同時,完善政策專案評估清理機制,對到期政策、低效政策堅決取消或壓減資金,2021年,省級預算取消到期政策所涉及166億元、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90億元,佔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2.6%。
湖北省宜昌市財政局堅持按照“只減不增”原則安排一般性支出,2021年,市級“三公”經費預算壓減比例超過10%。同時,嚴控樓堂館所建設,停止新建、擴建、購置辦公用房和業務用房等。在精打細算壓減支出的同時,市財政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發展戰略、重點領域改革的必需支出,重點支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長江大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等領域,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實財力基礎。
基層“三保”達到預期目標
基層“三保”關係基層政府有效履職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必須作為預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1年,財政部進一步採取措施,督促和支援地方切實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透過努力,2021年,“三保”資金在預算安排和執行上實現正常增長,特別是民生基本支出保持了較高增長,基層“三保”達到了預期目標。
財政部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繼續將“三保”作為預算安排的重點,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堅持國家標準“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優先順序。按照“縣級為主、省級兜底”的原則,縣級財政要確保“三保”預算逐項足額編列,省級財政要抓好縣級“三保”預算編制的稽核工作。
在加強地方財政執行監測、防範化解風險方面,財政部將地方“三保”支出預算安排和預算執行、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庫款保障、直達資金分配和下達、暫付性款項消化等情況統籌納入財政執行監測系統。透過系統監測,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地區進行預警提示,督促相關省級財政部門指導風險縣區化解風險。
為有力支援基層政府開展“三保”工作,中央財政在持續加大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補助力度的同時,要求省級財政部門合理使用獎補資金,加大財力下沉力度,進一步提高對基層“三保”的支援力度,確保國家制定的基本民生及工資政策等落實到位。
2021年以來,山東各級財政在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的同時,全力保障民生支出。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中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9243億元,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比如,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孤兒、困難殘疾人等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在2020年底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0%,惠及困難群眾達361萬人;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580元等,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廣東省財政始終堅持“三保”支出的優先順序,嚴格落實各項“三保”政策,兜牢兜實“三保”底線。據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中央和省級財政的大力支援下,廣東縣級“三保”保障倍數達2.7,所有縣區財力均足以覆蓋“三保”支出並足額保障,未發生“三保”風險。
在具體做法上,廣東省建立“月監測、季通報、年關注”機制,即按月做好地方財政執行監測工作,按季度將“三保”預算執行進度通報至市縣財政部門,按年度分析測算各地“三保”保障能力並實施風險提示,確保“三保”足額保障到位;在“數字政府”的基礎上,廣東全省統建“數字財政”系統,實現省市縣鄉全面貫通連線,4.4萬家預算單位在“同一標準、同一平臺、同一系統”下辦理財政業務,解決財政資訊系統滯後、資訊管理碎片化、資訊孤島等制約財政改革的“硬傷”,為“三保”預算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流程化提供資訊化支撐。
宜昌市精準施策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例如,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2021年籌集就業補助資金8829萬元,用於求職創業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政策落實;繼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三年計劃,全市累計支付12677萬元用於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由“量”到“質”的提升;預算安排市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7190萬元,支援殘疾人康復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等,保障殘疾人就業創業權益。
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制度建設和改革為政府過緊日子和保障‘三保’支出的有效落實提供了堅實基礎。”白景明表示,其中,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預算績效管理的持續實施,就是很好的制度改革,保障了“三保”工作取得實效。
為提升基層“三保”管理能力,廣東省試點建立“三保”資金專戶管理機制,專門歸集省市縣財政安排的財力性補助和補助個人的基本民生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人稽核,省級補助資金“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專戶,確保資金優先用於國家和省定“三保”支出。
過緊日子,也要把日子過好。這要求在堅持節流的同時,也要做到提質增效。白景明表示,透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升了財政精準發力的水平,把資金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各級財政實行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從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等方面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並增強預算執行約束力,加強資金監控,為過緊日子和‘三保’提供了制度保障。”白景明說。
據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堅持結果導向,充分利用績效管理結果推動改進預算編制和完善相關政策,實現從“重分配輕管理”向“花錢必問效”的轉變,確保財政資金“用得出”“用得好”。一方面,明確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掛鉤,進一步做實預算安排掛鉤硬約束,對專項資金等事業發展性支出和部門整體支出,評價結果為“中”“低”“差”的,分別按一定比例進行扣減,確保每一分財政資金花得其所、花得有效。另一方面,將績效管理情況納入省直政府機關考核範圍,增加“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考核指標,強化績效管理約束力。
宜昌市財政局圍繞提高資金使用質效,不斷細化管理措施,大力削減低效無效支出,讓每一分錢都花出效益。例如,在評價資金範圍上,組織預算單位對上年的預算資金全面開展績效自評,督促單位做好預算執行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評價工作;在評價方式上,不斷加以改進,實現了由財政委託評價,到財政委託評價和單位自評相結合,最後到單位自評全覆蓋後由財政再評價全覆蓋的轉變。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完善基層“三保”的保障範圍和支出標準,不斷加大對市縣基層特別是財政困難地區的補助規模,加強對市縣財政執行的監測預警,切實兜牢兜實“三保”底線。
【來源:湘潭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