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有嫩草有食用價值,可以做餈粑(艾餈)、贛州人做艾米果、廣東人做蔬菜,全草有藥用價值和製作染料,艾絨可以製作印泥,所以,艾草的收割時間和製作方法很多。現在主要介紹艾草作為藥材的收割時間、收割方法和製作方法(端午艾葉也屬於中藥材)。
艾草收割時間的確定
1.春季出苗時採集嫩苗作為茶葉和食物。
根據《名醫別錄》記載:“三月三日採爆幹,作煎,勿令見風。”《唐食療本草》記載:“春初採,為幹並子。…三月三日,可採作煎。”說明了唐代之前採集艾草的時間是春季發芽期和農曆3月3日以前,也就是清明以前這段時間。採集艾草的目的就是製作茶葉或者作為食物,也就是餈粑、艾米果和蔬菜。幼嫩的艾草作為茶葉歷史悠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一直延續到今天。
2.在沒有開花以前收割艾草作為中藥材。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二月宿根生苗成叢…七八月葉間出穗,細花結實累累盈枝……霜後始枯……皆以五月五日連莖刈取,暴幹收葉。”李時珍將故鄉湖北蘄州地區艾草收割的最佳時間確定在每年的端午節,並且是連莖割取,曬乾後摘下葉片供藥用。
《中國藥典》記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中藥志》記載:“4-7月花未開放前,割取全株,取下葉片或直接採下葉片,曬乾或陰乾” 。這說明了近代醫學的發展,以花蕾收割植株的藥效最好。實際上,這個時間段也與端午節基本吻合。
根據在湖北蘄春縣採集艾葉標本的實驗結果,採集日期為1988年4月18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15日和8月15日,4月18日至6月15日,艾葉中揮發油含量逐漸升高,7月15日艾葉中揮發油含量達到最高峰,8月15日(開花期)揮發油含量只有7月15日的一半,為揮發油含量的最低點。由此可見,每年的7月中旬是收割艾草的最佳季節。
3.在秋末可以再次收割一次作為中藥材。
在艾草產區的湖北蘄春縣,每年在收割第一次艾草以後,會在9-10月份枯萎以前再次收割艾草,可以明顯提高艾草產量。
一天當中什麼時間收割的藥效最好?
李時珍轉載《荊楚歲時記》時記載載:“五月五日雞未鳴時,採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意思就是端午節早晨露水未乾的時候藥效最好。
梅全喜等人對艾草的揮發油含量進行了研究:分別在早晨8時、中午13時、晚上20時採集艾葉,結果發現13時收割的艾葉揮發油含量最高,早晨次之,夜晚最低。由此可見,採收艾草的時間以上午12-14時最佳。
怎麼收穫和製作艾絨和艾條?
選擇晴天的上午,收割艾草的地上部分。
將收割回來的艾草地上部分攤開暴曬一天,溫度最高的時間段遮陰,防止要修奧成分降低。利用高溫蒸發掉葉片大部分水分,晚上將艾葉摘下來進行陰乾。用布袋或者麻袋裝好以後放在陰涼乾燥處儲藏。但不能放在不透氣的塑膠袋中,避免發黴、發熱和生蟲。
將艾草的莖稈再暴曬2-3天,然後進行陰乾,紮成捆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儲存。
經常檢查溼度,如果溼度上升,就需要進行晾曬。
艾葉和莖稈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加工艾絨和艾條。
可以利用人工捶打、也可以用石磨、石碾或者石臼進行處理,篩掉粉末,就可以得到純淨的艾絨。
製作艾條就是用棉紙或者桑皮紙等將艾絨捲起來,按照規格用糯米進行粘合, 然後風乾。艾草主要用於端午節,與菖蒲、香包、雄黃酒搭配在一起就,就滋生了一種氛圍。很多人就利用人們對於艾草的需求,專門種植艾草,就可以用短短几天時間賺到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