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1年是世界扭轉局勢,對抗新冠疫情的一年,那麼在2022年,人們需要把精力更多放在適應新的社會現實上,無論是在被新冠疫情重塑的領域(如辦公的新形態,旅行的未來等),還是在更深層次的變化趨勢中(如世界局勢變化,氣候問題的加劇等)。
以下是《經濟學人》釋出的2022年值得關注的十大主題和趨勢:
01
2022年,美國即將進行中期選舉。
美國總統四年選舉一次,而國會則是兩年選舉一次,總統任期中間的這次國會選舉,就被稱為中期選舉。國會作為美國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其選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美的政治制度是如此不同,那麼,究竟哪種制度更有利於實現穩定、增長和創新?這種競爭將從貿易、技術監管、疫苗、空間站等方方面面展開。
當美國總統拜登試圖將自由世界團結在民主的旗幟下時,美國運作不良、矛盾加劇的境況,無疑是一種糟糕的宣傳。
作為世界兩大政治體和經濟體,中國與美國的發展和競爭無疑值得關注。
02
全球多款抗新冠口服藥物取得進展,抗體治療方法得到改進,越來越多的疫苗正在生產...這些都在逐漸改變新冠疫情的整體態勢。
對於發達國家的接種者來說,新冠病毒將不會再威脅到生命。
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它仍將構成致命的危險。如果不能進一步加強疫苗接種,新冠將成為一種地方性疾病,只折磨窮人,不折磨富人。
03
供應鏈的中斷和能源需求的激增推高了價格,全球都面臨大規模通貨膨脹的問題。各國央行行長都表示這是暫時的情況,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這種說法。
英國由於脫歐後勞動力短缺,加上對昂貴的天然氣的依賴,尤其面臨著「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風險。
04
一個廣泛的共識是,未來的辦公形態會是 「混合型」的,越來越多的人將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家辦公。
但在細節上,這種新形態還有很大的分歧:在家辦公應該多少天?是哪幾天?這是否公平?
調查顯示,女性更不願意回到辦公室,因此她們可能面臨無法晉升的風險。而稅收規則和對遠端工作者的監督等方面也存有爭論。
新冠對未來的辦公形態究竟會有多大改變?我們拭目以待。
05
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多年來一直試圖控制科技巨頭,但尚未對其增長或利潤產生影響。
而現在,中國已經加強了對科技公司的管控。中國希望科技公司專注於「深度技術」(deep tech),以提供地緣戰略優勢,而不是遊戲、購物這些細枝末節。
但這會促進中國的創新嗎?還是會扼殺行業活力?這一問題值得關注。
06
隨著監管機構收緊規則,加密貨幣也正在被馴化,就像所有顛覆性技術一樣。
各國中央銀行都在尋求推出自己的、集中的數字貨幣。這導致的結果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傳統技術公司和各國中央銀行三方對未來金融的爭奪,將在2022年加劇。
07
即使野火、熱浪和洪水越來越頻繁,決策者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還是明顯缺乏緊迫感。
此外,脫碳轉型的目標需要全球合作,而東西方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卻在加深。
哈佛大學的太陽能地球工程研究小組是個值得關注的物件。在2022年,他們想要測試使用高空氣球釋放塵埃來減弱陽光。按照目前的速度,這一技術可能會為世界實現脫碳轉型爭取更多的時間。
08
隨著經濟的重新開放,旅行活動的頻率正在回升。但是那些追求零新冠病例、堅決實行抑制性戰略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面臨著如何向病毒流行的世界過渡這一棘手任務。
與此同時,多達一半的商務旅行已經一去不返。這對地球來說是好事,但對遊客來說是壞事,因為普通遊客的旅行實際上受到高消費商務旅行者的補貼。
09
2022年將會是進入太空的付費乘客數比政府僱員數還多的第一年,他們將由相互競爭的太空旅遊公司帶入太空。
中國將建成自己的新空間站;電影製作人正爭相在零重力環境下拍攝電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把一個太空探測器撞向一顆小行星,這個現實任務,聽起來卻不真實得彷彿一部好萊塢電影。
10
北京冬奧會和卡達世界盃無疑是2022年引人注目的兩項重大賽事。它們將提醒人們,體育是如何將世界團結在一起的;但與此同時,大型體育賽事往往最終會承擔政治功能。足球無關政治,也許永遠是句空話。
怎麼樣,這十大趨勢你猜到了嗎?
你對2022年又有哪些期許呢?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