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型戰爭時,靠什麼獲得最後的勝利?
上一集,我們講了美國製造業如何在英法盟軍快要手無寸鐵之時,用最短的時間實現了民用向軍用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給戰場局勢帶來的影響。
今天,美國二戰獲勝秘密的第二期,我們聊一聊,在日本瘋狂挑起珍珠港事件後,如何讓美國海軍感受到了火力不足和無力救援的恥辱?以及一名搞建築的“包工頭”,如何引導美國造船廠造出一款“奇蹟般”的產品,讓美國海軍後來輕鬆“反殺”日本艦隊?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軍共有8艘戰列艦、4艘驅逐艦和2艘巡洋艦遭到嚴重襲擊。而沒過多久,又一場血腥的浩劫向正在太平洋威克島上整修軍事基地的美國工人襲來。
當時,這座基地還沒有投入使用,美國建築工人和一小波海軍陸戰隊成員正在島上進行最後的建築工作。可是,日本人透過轟炸機、艦隊和登陸艇,向這座小島發起了數輪猛攻。
美國士兵和工人試圖利用機場上倖存的“野貓式”戰鬥機,和兩座5英寸大炮的炮臺來堅守威克島,他們奇蹟般地擊沉了幾艘日本軍艦,美國海軍高層也立刻派出一支艦隊前去支援威克島的人們。然而,這場救援行動卻失敗了。
在這場戰鬥過程中,上百名美國工人喪生,甚至超過了犧牲的海軍陸戰隊隊員。而在投降的人群中,有208人先後死於日本戰俘營的惡劣環境,還有20名被押在威克島做苦役的工人,在1945年日軍潰逃之前遭到槍殺。
日軍在珍珠港的偷襲,徹底激怒了美國;美國工人在威克島參與的抵抗行動,也讓美國人看到了獲勝的信心,然而,在威克島戰役過程中,美國海軍支援速度的緩慢和戰力上的羸弱,也刺激到了參與過威克島基地建設的一名“包工頭”:後來,他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美國艦艇的建造工作中,最後創造了世界造船史上“速度”的奇蹟。
這名“包工頭”名叫亨利·凱澤,在1945年美國的一期民意測驗,調查為贏得二戰做出最大貢獻的平民人選中,凱澤的名字緊隨富蘭克林·羅斯福,排名第二。而羅斯福也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想提名他成為總統的競選搭檔。
那麼,這個凱澤究竟有什麼能耐,可以排在羅斯福後頭當老二呢?
我們就從凱澤的成名之役——造船開始說起。
事情的起因是,1940年,德國潛艇在大西洋戰場上和英國人打起了“潛艇戰”,而納粹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茲提出了一個“狼群戰術”,他認為,只要德國潛艇打得夠快,使盟國船隻被擊沉的速度高於新建的速度,那麼英軍的物資供應鏈就會斷裂,別說軍火和彈藥了,就是食物都可能要斷供,到時候英國人就該老老實實投降了。
所以,德國潛艇在海域裡瘋狂攻擊英國的商船,德國轟炸機也在空襲英國的造船廠。在1940年冬天,英國商船被擊沉的速度,是英國人造船速度的3倍,所以恐怕過不了多久,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輪船就要被納粹打絕種了。
丘吉爾只得向羅斯福求助,說,至少需要美國協助建設60艘萬噸貨輪,多多益善。可是,當時美國的造船廠並沒有如此強大的產能,而且這些船廠早就接滿了美國海軍的訂單,根本沒有精力再給英國人造輪船。
我們上一集的主角克努森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代表國防顧問委員會,給羅斯福寫了一封私信,要求他緊急在預算中批覆一筆興建造船廠的費用,否則英國就要完蛋了。隨後,克努森在討論會上提出,能不能像造汽車那樣,搞出一個通用款的萬噸貨輪設計方案,然後立刻在全國同步建設至少10道同樣模式的船臺,以流水線的模式吃下英國人的這筆訂單?
這個提議,讓海軍和造船廠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萬噸貨輪的體積規模,和汽車、坦克甚至飛機相比,都壓根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而造船時需要考慮的地理因素,也比建造其他軍備要複雜得多。
所以,要把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生產線進行“標準化”,造出“流水線”般的船臺,且不說浩大的工程量,如何找到10處地理條件類似的海港,完成選址工作,都近乎是無解的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在凱澤看來,什麼萬噸巨輪的生產線,不就是修幾個大型的濱海專案嘛。在英國人給出的這份當時“美國史上數額最大合同”的誘惑下,凱澤很快做足了功課,決心競標這個專案。
在凱澤投標後,負責此事的英國官員問他:“你的造船廠在哪裡呢?”凱澤二話不說,帶著這些英國人來到了加州舊金山附近的一片無人問津的泥灘。
凱澤對這些英國人說到:“呶,就在這裡。幾個月後,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將出現一座巨型造船廠,裡面會有數以千計的工人為你們造船。”
英國人覺得,這一切太荒謬,但事已至此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就和凱澤簽訂了合同。而凱澤和他的“六大公司”團隊夥伴,就在這片爛泥潭上創造了一個個工程奇蹟。
簽下合同後,很快凱澤就開始了造船廠的“一期工程”——里士滿造船廠的建設工作。根據專家預測,光是完成船廠的土勘、設計和土地平整工作就至少需要六個月,然而凱澤的團隊,只用了不到三週時間,就完成了這些工作。
而凱澤的成功經驗則是:不管怎樣,先幹再說。一輛輛載重卡車運來了23萬立方米的石頭和沙礫,剛剛把材料傾倒在這片泥灘上,就有工人在這裡打鐵樁。而這時,工人們甚至連船廠的設計圖紙都沒有。
凱澤的工程隊搭檔貝德福德回憶說:“凱澤的繪圖人員和施工人員,乾脆在現場搞了一場競賽,看是工程師和建築師先把圖紙畫好,還是我們把廠子先蓋起來。”在凱澤看來,有沒有圖紙不重要,反正計劃趕不上變化,大不了邊造邊改嘛。
凱澤之所以有這麼強大的基建能力,則要從他的“包工頭”履歷說起。他的事業是從修公路開始起家的,在1910年左右,他成立了一家“凱澤築路公司”,開始在美國境內承包公路建設的工作。而隨著他公司的公路越修越長,他的人生之旅也越走越寬。終於,他遇到了一個完美的機遇,就是修築胡佛水壩。
胡佛水壩,算是美國30年代最著名的“超級工程”了。這樣一項大工程,招標的門檻也很高,需要投標的公司拿出500萬美元的保證金。當時凱澤手頭拿不出這麼多錢,他決定聯合幾家值得信任的公司,合夥承包這項工程。
在凱澤的努力下,有五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先後加入了他,湊齊了這筆保證金。這些“包工頭們”給他們的合夥團隊取了個名字,叫“六大公司”。
最後,“六大公司”成功拿到了胡佛水壩的專案,而在政府設定的“提前完工可獲得大筆獎金”這一規則的激勵下,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水壩建設的速度,原定四年半的工期,他們只用了兩年半就蓋好了,多分了一大筆錢。
這主要是因為,“時間就是金錢”的精神,已經刻在了凱澤的骨子裡。當年,他連羅斯福主持的水壩完工剪彩儀式都沒有參加,而是“趕場”跑到了俄勒岡州,為“六大公司”的下一個專案做準備。
對此,凱澤這位“時間管理大師”說到:“在你完成上一件工作,準備撤走之前,必須先找好下一件更大的工作,然後直接撤向新的工作地點。”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不允許自己有“空窗期”。
就這樣,幾十年的時間裡,儘管後來“六大公司”裡的成員有進有出,但這個名字以及背後的團隊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參與了美國大大小小的建築競標活動。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威克島美軍基地”專案,也是由“六大公司”參與建設的部分。
這裡也有一個小趣聞,當年凱澤在做海軍基地“包工頭”的時候,主要負責為美國在太平洋小島上的各個“建築工地”提供水泥。而就是在這件小事上,凱澤仍然把自己“節約時間”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他嫌海軍運送水泥的方式太慢,就要求負責馱運水泥的海軍軍官,根本不需要運輸袋裝水泥,直接把散裝水泥鏟進運輸船就好了。這樣不僅省了“袋子錢”,還可以節約大量時間。當海軍軍官質疑他,散裝的水泥難道不會在船艙裡變硬固化嗎?凱澤回應道,“你要是不放心的話,我來負責運輸全過程。萬一出現質量問題都算我的,我來承擔風險。”
這就是極致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凱澤,最後,這座幾乎是“即興設計”的里士滿造船廠,就從爛泥灘上拔地而起。它總共擁有七座船臺,內側有一個龐大的鋼架建築,裡面是制板車間和裝配工段,其他地方則主要是大片大片的空地作為堆場,幾個部分靠鐵軌和龍門吊進行連線。
那為什麼要有這麼大的堆場呢?
這就是凱澤在造船業引入的新模式——“模組化”“眾包”生產。凱澤把生產輪船的步驟拆解成一個個的小模組,他希望可以調動起全國各地的產能為他先生產好這些標準化的小模組,然後靠鐵路運輸過來。而這個里士滿造船廠,其實主要起到的只是裝配作用。
凱澤一邊建設這個核心的裝配基地,一邊買下了周邊幾個小船廠,又拉了一些分包商入夥,把這些小模組的生產線提前組織了起來。然後,他再為每個合作的船廠提供了相應的生產規範,保證每條流水線上都可以提供標準化的零件。
在里士滿造船廠準備投產之後,凱澤還是覺得,這些大船的生產組裝速度太慢了,然後他就像克努森對M4“謝爾曼式”坦克提出的改款要求那樣,要求把船上所有的鉚接工藝,改成效率更高的焊接工藝,這樣造船的工時又可以縮短一半。
凱澤的這套造船方案也得到了克努森的堅決認同,克努森進一步希望,可以直接推出一套允許透過標準化、模組化方式生產出來的萬噸巨輪圖紙,作為戰時美國新一代貨輪的生產標準。
經過一番努力,美國海事委員會認可了這一建議,後來一名叫威廉·吉布斯的船艦設計大師,擔任了這款巨輪的標準設計工作。最後,他設計出了一款儘管看起來很醜,但完全適合快速生產的輪船。
這款船究竟有多醜呢?
為了方便焊接,整艘船上的鋼板都是“直來直去”的,看不到曲線美,更不要說什麼流線型設計。《時代週刊》直接管它叫“醜小鴨”,就連羅斯福都忍不住稱他為“看起來很糟糕的東西”。此外,它還有很多弱點,比如船員生活空間狹小、缺電缺水、幾乎沒有通風和防火系統,等等。
然而,“醜小鴨”也有一些非常“實用”的細節設計。比如,它內部大量材料,如內甲板、艙口蓋等等,都沒有采用鋼製,而是採用木質。當人們問起吉布斯如此設計的原因時,他說:比起鋼板來,木板可以在船隻被敵人擊沉之後,讓船員抱著漂在水面上逃生。
“醜小鴨”最重要的特點,還是造得快、效率高。1941年9月27日,第一批14艘“醜小鴨”終於建成,羅斯福親自為它們主持了下水儀式。
當時,第一艘下水的船,名叫“帕特里克·亨利”號,這個名字來源於美國獨立戰爭時的一名革命家,他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
羅斯福在下水典禮上也引用了這句名言,從此,這些“醜小鴨”就集體有了一個新名字——自由輪。在反法西斯陣營人們的心中,它們儘管粗糙、醜陋,看起來也不太耐用,但它們都將為自由而戰。
凱澤等船廠的“包工頭”們,也正為了自由輪的生產速度努力改進生產流程,將製造工期一步步縮短。第一艘帕特里克·亨利號用了244天才造好,而一年之後,自由輪的平均建造時間就被壓縮到了平均40天一艘。而壓縮工期的方式,主要在於進一步應用預裝配的方法,到後期,整個造船過程的95%都是透過預製完成的。
當凱澤和他的“六大公司”團隊,最後只用10天時間就造好了“約瑟夫·蒂爾”號自由輪的時候,羅斯福總統再一次親自出席了下水儀式,鼓勵了人們取得的成就。人們當時以為,這就是自由輪建造速度的極限了。而凱澤對此卻自信地表示:“我認為,這項紀錄要不了多久就會變成明日黃花。”
凱澤的預測很快就實現了。這歸功於他手下一名得力干將,名叫克萊·貝德福德,早在幾十年前,凱澤還是修公路的“包工頭”時,剛剛從工程學院畢業的貝德福德就進入了凱澤的公司。
在跟著凱澤造船的時候,貝德福德就一直在琢磨最佳化工序的事情。看到凱澤旗下的另一家船廠,以10天的時間造出一艘自由輪後,他和工廠總監、生產經理們以及凱澤討論,能不能再把自由輪的製造時間壓榨一半,創造新的紀錄。凱澤表示:那你就試試吧。
1942年11月7日,在所有預製件都已經運送到船塢後,貝德福德的“五天造船挑戰”正式啟動。零點零一分,龍骨正式鋪上,隨後預製件被起重機一件件吊入船殼裡面,一天之後,總重量達1450噸的船隻部件已經安裝完畢,船體已經基本成型。
數不清的裝配工在工位上緊張地工作,人們都很激動,甚至有許多工人在輪班休息的時候,為了圍觀紀錄的誕生,仍然站在附近圍觀工友們的操作。
最後,由於圍觀的人太多,貝德福德不得不下了一項命令:禁止一切不在工作時間內的人靠近船臺。一名工人在回憶當時盛大的場面時也表示:“我覺得,當時的電焊和巨大噪音快要把我弄瞎和弄聾了,可當時最大的挑戰並不是這些,而是擠出自己的工位,不要讓別人打攪我的工作。”
等到第三天結束的時候,船的艙面船室、桅杆和夾板裝置已經全部到位,甚至都不需要等到第五天結束,這艘船就可以被造好了。11月12日下午3點27分,這艘被命名為“羅伯特·皮裡”號的自由輪成功下水,將萬噸輪建造速度的世界紀錄定格在了4天15小時,直到今天都沒有被打破。
“羅伯特·皮裡”號安裝完畢的那一刻,人群中爆發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貝德福德也收到了來自凱澤的賀電。而6分鐘後,下一艘自由輪的龍骨預製件,就已經被送到了船塢中,人們又要開始下一艘自由輪的裝配工作了。
4天15小時的造船紀錄被報道後,人們不禁懷疑,這艘船造的這麼快,質量靠譜嗎?而實際上,“羅伯特·皮裡”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如其他船隻”的缺點,它在戰時順利地航行了42000多公里,甚至在戰後還作為一條巨型貨輪,在海上繼續航行了將近二十年。直到1963年6月,這條老船才被送進了拆船廠,結束了它的“傳奇一生”。
歷史上,美國用四年的時間,一共建造出2751艘自由輪,這意味著,平均每半天的時間,就會有一艘自由輪成功下水。這些自由輪被比喻成往返在大西洋上的“列車”,極大地支援到了歐洲戰場上的局勢。當時有人形容說,在美國的海面上,已經看不到任何的漁船了,因為所有的航線都被貨輪和軍艦所佔據。
凱澤從“自由輪”的建造中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而這時,正如他過往的經歷一樣,他又在尋找自己新的工作方向了。在當時,美國海軍也提出了新的訴求:造航母。
一方面,自從珍珠港和威克島事件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海域一直被日本人壓著打;另一方面,目前德國潛艇還在大西洋裡遊弋,嚮往返於英美之間的自由輪發動襲擊。而擺在美國人面前的破局之術,就是造航母,造很多航母,靠海量生產的航母,重新奪回制海的主動權。
凱澤聽到美國海軍需要航母的訊息後,立刻參與到招標過程中,他提出了一個製造小型航母的生產計劃。然而,美國海軍一開始卻拒絕了凱澤,他們覺得小航母的作戰能力肯定不行,還將凱澤的設計嘲笑為“嬰兒航母”。
不甘心的凱澤,直接“上訪”到了羅斯福總統那裡,在總統的勸說下,凱澤的製造方案才得以批准。然後,凱澤就開始用製造自由輪的方法批次生產航母。1943年4月5日,第一艘航母“阿拉佐”號順利下水,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出席了它的下水典禮。
在出席下水典禮時,羅斯福夫人讚歎道:“這裡是我見過的最整齊、最有條理的船塢,似乎每個人都在忙於自己的特定工作。”後來,凱澤旗下的船廠,在兩年的時間內生產了足足50艘航母,佔據了美國二戰期間總共生產的147艘航母的三分之一;而反觀日本,一共也只造出20多艘航母。
美國突然爆發出的強大造船能力,首先,直接讓德國在大西洋海域的“無限制潛艇戰”和“狼群戰術”徹底破產。因為,德國的潛艇打得還不如美國人造得快,怎麼打得過來呢?況且,隨著美國的軍艦越造越多,尤其是當凱澤的輕型航母批次下水之後,美國人也具備了反潛艇戰爭的能力,從43年開始,德國的潛艇就沒辦法在大西洋海域囂張了。
美國的艦船在大西洋上站穩了腳跟,然而,這對美國人來說還不夠,在太平洋戰場上,他們還等著找“日本鬼子”報仇呢。儘管客觀來說,凱澤造出的航母又慢又不禁打,卻可以從量變帶來質變,讓美國海軍透過“航母海”的戰術壓制日本人。
終於,美國海軍迎來了向日本人報仇的機會。1944年10月20日至26日,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航母互毆”的戰鬥,在菲律賓的萊特灣爆發了。
整場戰役過程中,美國海軍派出了17艘航空母艦,和18艘凱澤製造的輕型航空母艦參戰,而對面的日本海軍只有4艘航母,戰局的結果從數字上就已經可以預料到了。
這場戰鬥的過程其實很曲折,美軍賣了個“大大的破綻”,原本應當做好守衛工作的哈爾西上將34艦隊,被小澤治三郎的機動艦隊“嘲諷”到,發了瘋似的派出主力艦隊追逐、攻擊幾艘誘餌艦艇,卻把幾艘輕型航母和驅逐艦完全暴露在日軍慄田健男主力艦隊的火力下。
據說,當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發了好幾封電報去找哈爾西:“全世界都想知道,你的34艦隊跑哪去了?”
看到美國的輕型航母艦隊出現在眼前,慄田健男大喜,立刻向塔菲3號分遣艦隊發起攻擊,甚至派出“神風特攻隊”撞向這些輕型航母,最後也擊垮了四艘輕型航母。然而,這些原來被認為“不禁打”的輕型航母,卻透過“約翰斯特”號等幾艘驅逐艦的熱血迎擊和艦載機的起飛空襲,同樣也擊沉了慄田艦隊的幾艘重型巡洋艦,雙方在這時打了個平手。
終於,“跑丟了”的哈爾西艦隊在收到訊息後回撤,把慄田艦隊包了個圓,直接消滅乾淨。整場戰役下來,美軍一共擊沉了日軍的重型軍艦13艘,日本在菲律賓一代的航空力量也被消滅,基本宣告了日本海軍退出戰場。
這裡的細節,大家也可以參考“瑞雲深幽”的太平洋戰爭系列,會有更多的細節內容。
估計日本人在決定襲擊珍珠港、登陸威克島的時候,做夢也想不到,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美國不僅突然爆出幾隊航母叢集直接“騎臉”,後面還能源源不斷地“接兵”,彷彿開了掛。所以,如果誰穿越回去的話,記得“奉勸”日本人一句:“不要以為你贏了。”
美國人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實現“開掛”的生產率,本質上還是因為率先運用了現代化的生產模式,而在當時現代化裝配線生產還沒有流行起來的時代,就屬於一種“降維打擊”。放在今天,則不足為奇了。
而且,美國船廠爆發的生產效率,也只是暫時性的。無論是凱澤的自由輪還是輕型航母,實際是把船做成了“快銷品”,而“快銷品”的前提是能銷得出去。凱澤能夠無限制地生產船,是因為不管怎麼造,美國、英國政府都可以為他的生產買單,不會出現“賣不動貨”的問題。
可一旦當時的美國製造業被戰時的大批次訂單餵飽了、吃慣了。而在戰爭結束後,工人們沒有那麼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使命感了,政府也提供不了無限量的軍火訂單了。這時,美國的生產線上和工廠裡,就只能開始“內卷”了。
“內卷”這個詞大家現在都比較熟悉了,人們都想獲得進步,然而外界提供的資源卻早就達到了上限。人們沒辦法“造蛋糕”,就只能想著花樣“搶蛋糕”,而“搶蛋糕”就導致了大家的競爭,朝著奇奇怪怪的方向發展過去,說白了,就是都不願意“幹實事”了。
如今的美國軍工業,就“卷的要死”。各家軍火商輪番推出各種“科幻風格”的新式武器,一個個都把噱頭拉滿,想方設法把國防預算要到手,然而,等到生產製造過程中,卻是各種延期、超預算、爆出質量問題。
比如今天美國海軍的“未來戰艦”, DDG-1000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一亮相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它身上集結了各種前沿科技:全新設計的電傳系統、自動化補給系統、全艦自動滅火裝置,甚至連外殼都是“隱身”理念設計的,可以盡最大可能抵抗雷達的掃描。
結果這種所謂的“未來戰艦”,每艘的預估造價達到了75億美元,還爆出各種設計缺陷。比如,經常“剎不住車”、導彈容易“殉爆”、防空武器如同“小水槍”,等等。尤其是,美軍還計劃把“電磁軌道炮”搬上這艘艦艇,可這項武器自2005年研發以來,燒掉了至少五百萬美元,卻始終沒有進展。
過了這麼多年,“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製造計劃一拖再拖,目前為止也只生產出兩艘,還被美國海軍好幾次勒令退回船廠改造。而這對美國的軍工企業來說倒是沒有關係,反正造船也能拿錢,修船也能拿錢,乾脆就把一條船上的利益最大化。
在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綁架下,美軍的武器裝備也朝著這條追求“花哨”和“噱頭”的道路,一去不回頭。而過度追求“花哨”、“噱頭”的先進裝備,又將在實戰中造成哪些問題呢?下一期影片,我們藉助一個實際案例,分享一個答案。我們將繼續前兩期故事主人公:克努森和凱澤的故事,並將視角轉向天空,看看引以為傲的流水線上,為什麼造出“飛不起來”的飛機?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大蘑菇”,為何也有克努森與凱澤的功勞?美國二戰所謂的“民主兵工廠”神話,背後還有哪些“黑歷史”?
大家別忘了一鍵滴滴滴,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參考文獻:
阿瑟·赫爾曼:《拼實業》
陳華文:《一支沒有穿軍裝的產業大軍》
郭姍姍:《大戰背後的實業較量》
鄭渝川:《美國贏得二戰的奧秘:企業家精神》
陳華文:《剖析美國贏得二戰的新視角》
邱建群:《論羅斯福新政與美國西部經濟的崛起》
龐衍鵬:《美國海軍補給船現狀與未來發展》
紀明葵:《把老鼠消滅在窩裡——從萊特灣戰役看正確決策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