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年輕人更加青睞主旋律劇集,不如說2021年的主旋律崛起之勢,來自於創作者的創新表達與觀眾審美迴歸的合流。
作者|魏僑
編輯|太子
2021年的最後一週,《王牌部隊》空降播出,用曲嘹亮的主旋律結束了劇集市場跌宕起伏的一年,也點亮了2022開年第一抹顯眼的軍綠色。劇集播得如火如荼,觀眾或被40年的強軍歷程震撼,或為主角們坎坷的命運唏噓,社交媒體上的討論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2021年劇集市場最突出的現象,非“主旋律崛起”莫屬。《山海情》作為一部講述脫貧攻堅故事的主旋律劇集,卻成為了2021開年第一匹劇集黑馬。緊接著播出的《覺醒年代》,更是將主旋律熱潮推至頂端。
如果說主旋律靠硬核品質和愛國情緒吸引觀眾,同樣站在風口上的女性題材劇,則在持續的內容細分的趨勢下,總體對內容進行了縱向延伸,以細緻的共情贏得圈層熱度與口碑。
剛剛過去的一年裡,劇集市場風起雲湧,無論是觀眾、創作者還是平臺,都被浪潮裹挾著蹣跚向前。亂花漸欲迷人眼,眾聲喧譁中,有多少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又將對新一年的市場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主旋律扎堆,《覺醒年代》憑什麼封神?
主旋律劇集好像變得好看了。
或許觀眾還記得,去年同期,一陣西海固的粗糲風沙席捲而來,沒有人能想象,一個西北偏遠山村種植蘑菇的致富之路,將牽動千萬觀眾的心。開年播出的《山海情》,再現了最真實粗糲的西北貧困山村。
千里戈壁、風沙漫天之下,勤勞質樸的人民為生存拼盡全力、攻堅克難的執著尤其動人。而影片網站播出的版本中,全員方言的表達進一步推進了戲劇衝突、完善了人物刻畫,贏得觀眾的廣泛認可。
如果要在2021年選擇一部最具代表性的劇集,大多數觀眾都會選擇《覺醒年代》。有趣的是,《覺醒年代》在首播階段並沒有激起過多水花,反倒是收官後憑藉口口相傳突然爆火,引發收視熱潮。
這部七年磨一劍的黨史劇,以生活化的筆觸勾勒出鮮活的人物形象,讓史書中的革命先驅不再單一刻板,同時又以浪漫的視聽語言抒發澎湃情感。沉鬱厚重的歷史與浪漫寫意的氣韻纖穠合度,契合了大眾對於歷史真實的想象。
《山海情》開年爆紅,《覺醒年代》後勁十足,暑期檔播出的涉案劇《掃黑風暴》,在熱度上與傳統強勢的甜寵愛情劇分庭抗禮。國慶臨近時一部《功勳》,讓觀眾重新領略共和國功勳們的偉岸事蹟,甚至不少觀眾認為,《功勳之李延年》中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書寫,勝過瞭如今的影史票房第一《長津湖》。
顯然,主旋律題材的劇集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正在熱播的《王牌部隊》,使用者畫像中18-24歲的觀眾佔比37%。軍旅劇的年輕化表達帶動了年輕觀眾關注主旋律,主演的高人氣無疑給劇集帶來了第一波高漲的熱度。
隨著《王牌部隊》劇情漸入佳境,觀眾的反饋出現了有趣的現象,相比主角們輾轉糾葛的情感關係,觀眾們更願意為硬橋硬馬的訓練歷程喝彩,為殘酷真實的戰鬥場面落淚,為波瀾壯闊的改革之路讚歎。相比於為迎合年輕觀眾而增加的愛情橋段,“搞事業”反倒成為最大的觀劇訴求。
除此之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大決戰》與諜戰題材的《叛逆者》表現不俗,細分軍種的《號手就位》也為當代軍旅題材爭得了一席之地。《理想照耀中國》即使在單元劇中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可以說是國產劇中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詩選劇”。
綜合來看,與其說是年輕人更加青睞主旋律劇集,不如說2021年的主旋律崛起之勢,來自於創作者的創新表達與觀眾審美迴歸的合流。
離開熱搜敘事 女性題材百花齊放
2021年,女性題材熱度不減,“小而美”的女性劇憑藉細分化、輕量化脫穎而出。
《我在他鄉挺好的》是其中翹楚。這部劇以真實的筆觸和悲憫的姿態勾勒了都市中努力生存的女性群像,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中融入了懸疑元素,以一場觸目驚心的自殺開篇,在一步一步揭開主角自殺原因的同時,都市中人難以啟齒的苦辣心酸也一點一點浮出水面。無論是職場社畜的身不由己、身在異鄉的惶恐不安,還是愛情關係中女性的弱勢、社會對單身女性的歧視,都引發了女性觀眾的廣泛共情。
同期另有一部《突如其來的假期》,雖然聲量較弱,但更具創新意味。劇中透過女主角荒誕不經的人物行為,展現出主角在尷尬境遇中的笨拙與堅持,表達是誇張的,但共情卻直抵人心。
播出前期遭遇年底大劇環伺的《愛很美味》,則集上述兩部劇之長,為2021年女性群像劇的的出彩案例再添一枚。故事核心圍繞女性生存困境,如職場歧視、性別偏見、蕩婦羞辱等等。雖然包含了出軌、催婚等元素,但故事沒有流於家長裡短的拉扯,而是為女性如何掙脫困境提供了方向。
不難發現,今年憑藉口碑逆襲的黑馬劇大多具有“小而美”的特徵。《我在他鄉挺好的》與《突如其來的假期》是12集的短劇,《愛很美味》的容量也只有20集。一方面由於觀眾對於小製作、小體量劇集的期待不高,容易達成預期,另一方面小成本的試錯空間大,更有利於主創進行型別融合與內容創新。
另外,在這些“小黑馬”中,即使是以愛情關係為主的《御賜小仵作》和《我的巴比倫戀人》,也包含了女性主義的表達。首先是對女主角職業身份以及個人形象進行了完整立體的刻畫,其次是劇中摒棄了“女性競爭”的矛盾衝突,而注重“女性互助”展現。
伴隨著女性主義思潮的興起,近年來以女性群像為核心的“新女性劇”逐漸佔據市場,2016年《歡樂頌》迅速升溫,2020年《三十而已》達到頂峰。就連初次“下凡”拍攝網劇的馮小剛也選擇了此類題材。
雖然《北轍南轅》揹負名導光環和頂級班底大製作,由於劇中過於優越的人物設定,以及對於社會問題、女性困境的輕率表達,觀眾並不認可,這部劇也被貼上了“懸浮”的標籤。另外,《愛的理想生活》播出前期對於“好嫁風”的爭議,《我是真的愛你》傳遞的過度生育焦慮,都讓觀眾感到厭倦。
遙想《三十而已》所引起女性的話題熱議,餘韻仍在,但女性劇如果繼續沿用“話題熱搜法”的邏輯去創作,觀眾反饋會告訴創作者,“這已經行不通了”。
縱觀今年異軍突起的“小而美”女性題材劇集,觀照現實、真誠共情、型別創新,是通往女性題材創作萬變不離其宗的成功道路。
劇場化運營,仍困於“迷霧”
2020年,迷霧劇場第一季的驕人成績,或多或少影響了影片平臺來年的佈局。但實行全面劇場化後,平臺反而進入了迷茫期。
寄希望第二年也能考滿分的愛奇藝,2021下半年打出迷霧劇場第二季首張王牌——《八角亭迷霧》,雲集一眾老戲骨,製作團隊找來王小帥保駕護航,但緩慢的生活流敘事,讓期待快節奏懸疑劇的觀眾難以適應。隨後上線的《致命願望》雖然搭建了高概念的未來科幻世界,但由於故事邏輯的欠缺遭遇了口碑崩塌。
《誰是兇手》迴歸本格推理,邏輯相對嚴密,比起前兩部有了燒腦懸疑的“迷霧”氣質。最後一部《淘金》定檔1月18日,或許能為第二季迷霧劇場收個可期的尾。
愛奇藝劇場化的另一張牌則是戀戀劇場,主打甜寵劇進行型別疊加,是愛奇藝一以貫之的劇場化運營策略。戀戀劇場推出的7部劇中,有5部都加入了高概念奇幻設定。
其中以男女互換為噱頭的《變成你的那一天》引起了一定反響,小有出圈;《月光變奏曲》以職場表達為支點,守住了基本盤;《一生一世》則是一書兩拍,憑藉與前作《周生如故》的互動而收穫了較高的熱度。
從觀眾的反饋不難看出,單憑“戀愛+”的噱頭和幾部稍有聲量的作品,並不能讓戀戀劇場打出名號。對於型別化劇場來說,平庸以上,優秀未滿的作品,並不足以讓劇場形成規模效應。
同樣以甜寵劇為主的優酷寵愛劇場,在2021年上線了31餘部,題材包羅永珍。只要存在男女主角的戀愛關係的劇集,幾乎都被寵愛劇場囊括其中,劇集體量有大有小,劇集生產分銷模式也包含了版權、定製、自制以及分賬劇四種。
因此,寵愛劇場播出的劇集中既有《風起霓裳》這樣的頭部歷史傳奇劇,也有《小女霓裳》這樣的小體量古裝甜寵劇;既有圈層爆款《司藤》,也有引起熱議的黑馬劇《我的巴比倫戀人》……
寵愛劇場作品琳琅滿目,收效表現其一在於,優酷的女性使用者有了顯著增長。除了五大劇場外,優酷還會儲備創新題材內容——譬如開拓真人漫改賽道。
據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介紹,國漫頂級IP《一人之下》改編的真人劇將在近期開機,連載十年以上的經典熱血國漫《鎮魂街》正在開發真人劇第二部;展現少年俠客的江湖義氣的《少年歌行》也正在拍攝中。
芒果TV推出的季風劇場,是平臺中少見的非型別化劇場,也是唯一臺網聯動的劇場,以多元化型別、精品化短劇為劇集標準。
季風劇場甫一開播,接連推出兩部懸疑刑偵劇集《獵狼者》《謊言真探》都差強人意,直到女性都市劇《我在他鄉挺好的》播出才真正贏得口碑。而其後播出的劇集雖然題材多元,包括型別創新的前沿之作,都未能達到該劇的成績。
回望令人對劇場化產生無限遐想的迷霧劇場第一季,五部作品中也僅僅只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兩部精品之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作者紫金陳與優酷達成長線合作,或許才是對迷霧劇場最大的衝擊。
騰訊影片雖然仍未對長影片劇場化動心思,但也似乎有入場之勢,在2021年12月22日釋出了專注微短劇的“十分劇場”,公佈新一年片單。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在剛剛收官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言明愛奇藝的喜劇劇場“小逗劇場”將在今年第一季度推出。
根據愛奇藝釋出的片單,小逗劇場包括現代職場喜劇《破事精英》、古裝市井喜劇《瓦舍江湖》(原名《德雲瓦舍》)、古裝武俠喜劇《醫是醫二是二》,劇集主創與觀眾所熟悉的喜劇廠牌都頗有淵源。在喜劇綜藝席捲熒屏的當下,小逗劇場否讓喜劇重現輝煌,留待作品播出後市場的檢驗。
對於平臺來說,劇場化運營或許為創作者提供了作品創作的方向,或許是招商引資、分攤流量、平衡成本的有效方式。但對於觀眾來說,核心的訴求仍然是高質量的劇集作品。當觀眾的期待被“劇場化”新概念充分調動起來,平庸的作品就更加難以令觀眾滿意。
平臺變局,寒冬之下如何求生?
2021也是影片平臺充滿變局的一年。
4月9日,70餘家影視相關單位及企業聯合釋出《關於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宣告》打響了長短影片版權之爭的第一槍,隨後500名演員、編劇、導演也聯合釋出了針對影視版權保護的《倡議書》助陣。可見,短影片的野蠻生長對長影片,以及創作者和平臺造成的衝擊已經不可忽略。
以劇集為例,觀眾固然對有權評價劇集質量,但短影片平臺上為博取流量,針對劇集斷章取義、隨意曲解的影片靡然成風,動輒產生數百萬的點選量,引起輿情如沸,對於作品以及創作者都是極大的損害。
經過半年多的反覆拉扯,12月15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路短影片內容稽核標準細則》(2021)。新版《細則》規定,“未經授權自行剪下、改編電影、電視劇、網路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的”等內容。
但一紙檔案並不能讓這場爭端塵埃落定,對於侵權行為的認定和追責,仍需要進一步明確。不可否認的是,優質的二創剪輯影片之於長影片,雖然存在侵權行為,但也對長影片的傳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短影片與長影片之間本不應形成相互傾軋的零和博弈,在混亂中尋找有效方式,形成互利共贏的良性競爭態勢,或許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之道。
在內容創作端,影片平臺對於內容源頭的爭搶仍在持續,從爭搶IP過渡到爭搶作者。
愛奇藝牽手馬伯庸,在《風起洛陽》之後繼續“華夏古城宇宙”的構建;《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原著作者紫金陳與優酷達成合作,深耕懸疑內容;而騰訊影片則將《司藤》作者尾魚納入麾下……原著作者與編劇走到臺前,受到重視的同時也承擔更多的責任,是提升劇集內容質量的積極之措。
從不斷傳出的平臺架構調整的訊息中,隱約可以看出平臺在低迷大環境下的自救之舉。2021年的市場現象與環境變化,無不提醒著創作者,無論題材、流量、話題,還是運營模式,真正能夠立住口碑、有效拉新、留存使用者、帶來營收的秘笈,只有持續不斷地輸出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