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澄邁大美村遊逛,是因為海南電視臺介紹說,該村是海南全省唯一儲存完好的最古老的古村落。大美村的立村始祖是王武功,元朝元統三年(1335年),王武功從澄邑道面村(已廢)遷至此建村,此後“闔族兄弟團居此裡,綿衍數百年不雜以異姓”。
六百多年前的先民們建造、居住過的石屋,現在依然健在挺立。石屋有200多間。這些屋子均用火山岩石壘砌而成,一間三格,佈局合理。至今,這些屋子仍然是全村建築的主力軍。其中,有12間古石屋建築工藝精堪,石屋前後牆均用較大的火山岩方石壘疊而成,方石向外一面都是經過精雕細刻,表面平整,線條劃一。
村子東高西低,呈陡坡狀,幾乎所有石屋都依地勢坐東朝西而建。一條條窄窄的石塊小路將石屋串起,石塊間雜草青青,隨風搖曳。像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村中的大多數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多為老年人。
村西是偌大的一方池塘,池水碧清,波光粼粼。池畔有古榕樹,粗壯婆娑,樹冠巨大,正對著進村的大路。池塘四周花木環繞,有圓形和長方形的兩個亭子供人休憩。池畔還有一口古井,碧綠的井水距離石砌的井臺僅僅一尺不到,這樣清淺的水井真是少見呢!
池塘上還有一座狀元橋!也不知道是人傑地靈呢,還是地靈人傑,總之,在明朝的時候,這個全村都姓王的村子,出了一個狀元叫王贊襄,他走過的橋,自然叫狀元橋。村子前的路上矗立著楷體陰刻“內史王公里”的一塊火山岩石古碑,其意是:內史官王贊襄公的故里。碑高1.42米,下寬0.65米,上寬0.62米,厚0.08米。據有關部門認定,這是明隆慶五年(1572年)為明內史王贊襄榮歸故里之存照,是大美村的榮耀和驕傲。
村中十字路口的東南就是大美村“王氏宗祠”,與它隔路相望的似乎是村委會,門口掛著“免費提供法律援助”。我們問門口的一位老人,能不能參觀宗祠,他不說話,只是用手指了指宗祠。宗祠的門鎖著,院子有矮矮的護欄,我們遠遠的看著,不敢貿然走近。王氏宗祠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擴建於清道光年間(1836-1841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說,它是三進四合院式宗祠,宗祠照壁前的庭院裡,有五個凸露地面的大石頭,烏黑髮亮,呈直線排列,王氏族譜上記載它們是“龍石”,是難得的吉祥之物。
聽說,大美村周圍種植水稻,我們想看一看。問一位揹著一捆樹枝的老人,他搖手說:“不懂,不懂”。問一位老婆婆,她很熱情,微笑著說了一大串話,可我們一個字都聽不懂!
大美村就像一個沒落貴族,古舊、寥落、有一絲絲的殘敗。但一派古舊的跡象裡,彰顯著它曾經的繁華和優雅。
回程的路上,我們在滿是原生態雜樹和香蕉林的原野上,發現了一塊菜地。菜地上青一色全是辣椒,長長綠綠的線椒很繁密。有一對中年男女在採椒。奇怪的是,他們一邊採一邊給地上扔一些小辣椒!原來,收購商對辣椒的大小有要求,小一些就不要。幾毛錢一斤的辣椒也不值錢,菜農就隨手扔掉了。
這兩個人是君富村的,和大美村相鄰,他們很熱情的要送我們辣椒。我們參觀他們的菜地時,正是上午十一點多,一直陰沉的天氣忽然放晴,柔媚的陽光映照在他們黝黑的臉上,彷彿是對他們勤勞善良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