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個月,地產公司區域合併潮此起彼伏。
區域公司100個變60個,40%的員工秒變“冗餘”。
雖說地產公司裁員年年有,但今年卻大不同。
地產人大面積轉行,“地產人的好日子,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嗎?”
強制調崗,勸退成為高頻詞
過去的一個星期,就有三家房企宣佈區域合併。
萬達地產將原來的東南西北四個區,整合為了兩個區域;陽光城合併了津冀、山西、北京三大區域;世茂集團宣佈對集團及區域職能部門進行調整及合併。
區域合併除了架構調整外,隱含的一個詞就是:裁員。
據樓市君瞭解到的情況,在此之前,有架構調整動作的房企,大多進行了一輪或多輪血腥裁員。
裁員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過去基本上好聚好散,房企優化了結構、員工拿足了補償換下家。
而在這輪裁員潮中,房企人資動作開始變形了,勸退、無補償成為高頻詞。
有的房企手段較為溫和,好言相勸、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希望員工體恤公司難處自行離職,先人一步到外面闖蕩。
有的房企則粗暴許多,強行員工調離本職崗位,安插到其他非熟悉工作崗位,再稱因公司發展需要降職降薪,一來二去自動請辭就水到渠成。
以往財大氣粗的房企,當下或許連補償款都拿不出手,使用這些非常規手段,背後少不了無奈與唏噓。
廣東話有一句諺語:“有頭髮,誰想做癩痢。”
而且,大規模裁員或許只是蝴蝶效應的開端,裁員潮過後求職潮又將如期而至,地產人該何去何從?
樓市君透過小道訊息,瞭解到幾個房企的裁員套路,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綠地:裁就裁了!要補償的嗎?
早在去年二季度,綠地就被曝出裁員40%,綠地當時給出的答覆是:確有做出最佳化人員的動作,但沒有如此大的比例。
然而事實恐怕並非如此,以綠地灣區公司為例。綠地香港與綠地廣東合併以後,人員最佳化的動作就在不斷升級,最近一個月更是演繹到了頂峰。
白雲綠地中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綠地灣區公司在去年11月進行了城市公司合併,將原來的廣州、佛山、深圳、粵西、粵東五大城市公司全部收歸灣區總部。
與此同時,在灣區總部也進行了職能部門合併,比如將投資、客服、開發、運營等部門整體併入運營。
伴隨合併的是規模人員最佳化。據最新的訊息,灣區幾十人的投資團隊僅保留了3人,其他條線減員也在60%左右。
然而,與國企身份不符的是,綠地並沒有給出裁員補償,而是以主動離職的名義對員工進行“勸退”。
自從綠地香港接管原綠地廣東事業部,綠地在大灣區業內的口碑便急轉直下,如今看來是有原因。
畢竟裁員不給賠償這種事,連“囊中羞澀”的華夏幸福都不願意做。
華夏幸福:補償款也要分期支付!
去年底,華夏幸福也進行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涉及到總部職能條線與各大業務集團,最佳化員工人數也是規模龐大。
華夏幸福創新中心 圖片來源:獵雲網
與綠地不同,華夏幸福給出了N+1離職補償的承諾。
據知情人透露,人力部門與所有離職員工都簽訂了《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但因為華夏幸福的資金問題,有不少員工的離職補償款,並未及時發放到位。
華夏幸福承諾去年12月初到位的補償,延期到了一月初,接著又延期到了一月底。
原本承諾的“全款”支付也拖成了“分期支付”:首付20%,剩下80%視情況給。
此舉讓離職員工頗為不滿,有許多跑去總部維權討要。
漫漫寒冬,年關將至,被迫離職的員工,很難在這個節骨眼上找到工作;事關溫飽,離職補償是真正的雪中送碳。
除了基層員工的失業潮,組織架構的合併也讓高管們處在動盪之中。
最為典型是被總裁朱榮斌離職推上焦點的陽光城。
陽光城:自上而下大震盪!
早在去年10月份,原集團副總裁兼福建大區總裁徐國宏,晉升為集團執行總裁時,外界便猜測陽光城權力的天平,已經發生傾斜。
朱榮斌,圖片來源:北新建材
緊隨該次人士變動,陽光城進行了區域大合併,上海區域合併成渝區域;浙江區域合併陝甘區域;多位朱榮斌帶來的中海系區域總,層級都有所降低。
事實上,陽光城中海系高管的大撤退早已開始。
去年年初,陽光城北京區域公司原總裁兼區域營運長宮鐵軍、豫魯區域原總裁孔博就已離職。
直到中海系執行副總裁徐愛國轉投中交地產任副總裁,朱榮斌的離開便已是明牌。
一朝天子一朝臣,高管班子的動盪,陽光城一輪基層人員最佳化也不可避免,據瞭解部分割槽域裁員人數超過了40%。
只是對於本身已舉步維艱的陽光城,這輪折騰到底是脫胎換骨,還是換湯不換藥,需要畫上一個問號。
碧桂園:時多時少,公司架構是玄學!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此前財務狀況一直表現甚佳的全年銷冠碧桂園,也進行了大規模區域架構調整。
12月31日,碧桂園內部發文,將區域公司由原來的106個縮減至65個,縮減比例近4成。
據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園的大規模裁員已基本執行完畢,因為補償機制令人滿意,給予不少於“N+1”的補償,訊息並未在網上流傳。
碧桂園專案
面對行業大環境不利時,快速瘦身,行業火熱時立馬擴員,碧桂園每次都能快速應對樓市環境變化。
2020年,碧桂園先後4次進行區域公司架構調整,從47個區域公司擴充至100個區域公司以上,新增員工約6000人。
瘋狂擴張到歸零行動,前後不過短短1年。碧桂園快速應對不同環境的背後,反應出其員工的可替代性較高。
作為一個高週轉房企,人才或許只是一根又一根螺絲釘,按要求將”456“模式順利執行即可。
裁員潮後即求職潮,地產人薪資腰斬!
經歷過艱難的一年,地產人們心理素質已經被錘鍊得刀槍不入,但被裁員恐怕只是凜冬深夜,距離黎明還有很長時間。
據訊息稱,某TOP20房企已經開始在人事招聘上削減薪資,原先開年薪80W招聘的崗位,現在被削至50W。
不為啥,只為地產人才資源實在過剩。
獵聘網去年下半年釋出的資料顯示:房地產行業求職者數量大幅上升,每7個求職者中,就有一個地產人;而與之相反的是,地產新增職位量同比顯著下降。
無論是高管、中層幹部,抑或是基層員工,想要多少有多少,人才競爭內捲成價格競爭,保住份工比什麼都重要。
大規模減員控制成本的房企,怎麼有心思再額外增加人力成本?
在這方面,奧園的員工可謂覺悟甚高,現在全公司都進入了加班狀態,生怕稍一鬆懈,大刀即砍到自己脖子上。
圖片來源:中國奧園官網
或許你會問,奧園人怎麼還在加班?
內部人士透露:“保交樓、不停工是全公司上下的首要任務,要是情況再繼續下去,說不定2月份就只能發基本工資了。”
對所有人來講,獲得勞動報酬,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當工資對如履薄冰的地產人而言都成了奢望。
這份辛酸,使得對未來的迷茫,對自身價值的懷疑正拷問著地產人的內心。
要知道,那些奮筆疾書的方案、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樓、那些巧妙精緻的設計;都曾凝聚著他們的所有熱情、專業和汗水。
然而此刻,在行業前所未有的寒冬面前:
地產人仍然努力地工作著,卻正被這份投入畢生所學的職業拋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