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礎設施工程軟體公司Bentley舉辦了2021 線上縱覽基礎設施大會和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頒獎典禮,大會同時宣佈了2021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獲獎名單。此年度賽事旨在表彰Bentley軟體使用者在推進全球基礎設施領域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做出的傑出貢獻。據悉,來自45個國家/地區的230多個組織提交了近300個參賽專案,16個獨立評委會從中評選出了19個獎項類別的57個決賽入圍者,同時還頒發了22個創始人榮耀獎,共有10箇中國專案獲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海上風電工程、鋼鐵產能減量置換工程、高爐煤氣發電工程、地面光伏發電工程等能源專案。
以此次獲獎的由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東臺子水庫工程為例,該專案屬於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工程總投資21億元,是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大型工程。“我們利用Bentley的BIM軟體和數字孿生解決方案進行了多專業的協同設計,主要是做了穩定負荷以及地面的選擇最佳化,透過對地質的三維建模,進行資料分析。還有我們的壩址、壩線選型,都是透過軟體來實現的。再就是電站的設計,也進行了專業協同。BIM的優勢在於比傳統軟體的功能更加豐富,也能為業主提供全生命週期管理的資料基礎,這是非常重要的。”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數字中心主任王一鑫說,遼寧院將致力於數字化智慧水利,透過三維設計與GIS結合走向數字孿生,做好數字化服務。
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隨縣廣水8萬千瓦地面光伏發電工程也是此次光輝大獎賽的獲獎專案之一,該專案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位於不平整的丘陵地帶,需要透過數字化的方式最佳化光伏區域裝置佈置。
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數字化分公司技術處處長舒磊介紹:“這個專案在一個丘陵地帶,地形高低起伏,另外專案佔地面積相對較大。因此有幾個工程難點,一是要選擇比較好的位置佈置光伏裝置,要注意排除湖泊、農田、灌木林等不合適的地方;二是要選擇地形合適的位置,比如要考慮光照時間,地形也不能太陡峭。”
“透過Bentley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了多種模型融合的平臺,透過實景建模,模擬設計現場環境,避開不必要的位置,透過合理的區域佈置、多種模型的融合,達到了比較優秀的佈置設計,從而使我們在設計階段就實現了方案最佳化,節約了工程造價。現在市面上並沒有太多光伏的設計軟體,湖北院和Bentley合作,一起研發了一款三維光伏設計軟體,從設計到施工管理上順利應用,解決了工程中的難題。這件事情其實也標誌著我們公司在企業數字化方面提高了能力,透過工程經驗的總結和IT技術的融合,直接解決了工程中的難題。”舒磊說。關於未來的數字化發展,湖北院制訂了第二個五年規劃,要積極採用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拓展數字化業務。隨著光伏電站、風力發電廠和電網的智慧化發展,也在考慮如何去提供無人值守的智慧化電站。
業內專家表示,能源轉型、碳達峰等大趨勢正在重塑社會與經濟,而BIM、數字孿生等數字化技術正在助力能源電力企業提升效率,減少碳排放,創新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數字工程專案經理黃均輝介紹說,在五強溪水電站擴機工程中,數字化技術幫助解決了設計與施工難題,大幅提高了效率,有效縮減了投資。該專案全階段全流程利用Bentley軟體開展正向設計,節約工期將近1個月。利用三維模型進行安全結構計算,保證了結構的安全穩定。三維模擬實現施工最佳化,縮短工期約15天。實景建模技術的使用使得施工用地減少約20%。
三峽集團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江蘇大豐H8-2#30萬千瓦海上風電專案的EPC總承包單位,已經在海上風電數字孿生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該院智慧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滕彥介紹說,利用Bentley的iTwin數字孿生技術,透過建立全風場BIM資訊模型,關聯建設期檔案、屬性,形成虛擬風場竣工電子資產,透過開發全生命週期海上風電數字孿生平臺1.0,實現風電場資產的系統、最佳化管理。
Bentley行業銷售總監張璟說:“各大能源電力集團紛紛嘗試或者已經開展了數字化轉型工作,這對相應的軟體平臺以及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entley不斷完善和最佳化包括數字孿生在內的電力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使用者能夠儘快的掌握數字化技術,形成數字化生產力,儘早實現和完善比較好的數字化轉型目標。”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影片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